舉報

愛因斯坦的宇宙
最新章節: 譯后記
愛因斯坦的理論有這無窮的含義。但他確實通過簡單的物理圖景進行思考的——加速的火車、墜落的電梯、火箭、走動的鐘表等等。對宇宙的認知產生重大影響的相對論,正是源自兩幅這樣簡單的圖景。第一幅圖景從愛因斯坦16歲起就一直縈繞在他腦際。在這幅圖景中,他考慮的是如果自己追隨一束光運動,光會是什么樣子。這最終導致了相對論和E=mc2(質能方程)這一方程式的誕生。這個方程式揭示了恒星的秘密。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的時候,愛因斯坦坐在椅子上,想起了第二幅圖景:如果自己落下去,會出現什么情景?這一有點滑稽的情景使他想到空間和時間的彎曲,從而超越了牛頓學說中神秘的引力。這一圖景反過來也使我們了解了黑洞和大爆炸。愛因斯坦之所以未能建立起將所有自然法則納入一體的統一論,其根源在于他一直未能找到第三幅圖景。但是加來道雄雄辯的證明了愛因斯坦晚年學術生涯中所產生的一些觀點,雖然曾被認為和物理學無關,卻在后來不斷催生出新的科學領域、新的技術,甚至還包括好幾個諾貝爾獎。另外,他那種探索的精神仍然存在于弦理論之中。現在弦理論在理論物理學中處于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