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懸疑重重的UFO傳說(1)
- 天外來客:外星人與UFO大全集(超值金版)
- 阿凡德
- 5537字
- 2014-03-13 18:04:33
UFO與史前遺跡之謎。
蘇東坡夜游鎮江的金山寺,留下“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競何物”的疑問。他是遇見UFO了嗎?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一中記載的不明發光物是怎么回事?乾隆年間為什么會有螺旋狀飛行器的記載?光緒年間清人吳有如所作《赤焰騰空圖>,反映的是UFO現象嗎?瑪雅金字塔中的能量場從何而來?三星堆遺址中的青銅面具人像、文字為什么都古里古怪?復活節島上的巨型石像是何人雕鑿的?雕鑿如此眾多的石像的目的又是什么?阿爾泰山荒原的石人及其相關遺跡,是古代人類對外星文明的記錄嗎?
本章將一一展開懸疑重重的UFO傳說,并探尋史前遺跡之謎。
中外古籍中關于不明飛行物的記載。
據記載,UFO史上第一篇文字記載的目擊報告存在于梵蒂岡埃及博物館的收藏物中,那是一張古老的埃及紙莎草紙(紙莎草是埃及的國草,當時的古埃及人將紙莎草的莖制作成書寫的介質,被稱為“紙莎草紙”)。它記錄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圖特摩西斯三世和他的臣民目擊UFO群出現的場面:
“22年冬季第3日6點……生命之宮的抄寫員看見天上飛來一個火環……它無頭,噴出惡臭。火環長一桿,寬一桿,無聲無息。抄寫員驚惶失措,俯伏在地……他們向法老報告此事。法老下令核查所有生命之宮紙莎草紙上的記載。”
“數日之后天上出現更多此類物體,其光足以蔽日,火環強而有力。法老站于軍中,與士兵靜觀奇景。晚餐之后,火環向南天升騰……法老焚香禱告,祈求平安,并下令將此事記錄在生命之宮的史冊上以傳后世。”
在中國,UFO研究是一幅橫亙古今的歷史長卷。現在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不明飛行物現象的國家之一。除民間傳說外,大量有關不明飛行物的記載散見在中國各種古籍中。
早在三四千年前,中國就有“飛車”的傳說,以后又有“赤龍”“車輪”“甕”“盂”等說法,酷似現代目擊者對此種現象的描述或比喻。
除了民間的傳說外。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記載。如《莊子》《拾遺篇》《夢溪筆談》《御撰通鑒綱目》《二十四史》《山海經》等。此外,在許多地方志中,對這類奇聞異象有極為豐富的實錄。如在《湖北松滋縣志》中更是記錄了類似所謂“第三類接觸”的事例。
宋代學者蘇東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鎮江的金山寺。當時月黑星稀,忽然江中亮起一團火來。這一奇遇使蘇東坡深感迷惑,于是在《游金山寺》一詩中記載了此情景:“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競何物?”
宋代科學家沈括是用“地學說”來解釋UFO現象的。他曾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一中記載不明發光物事件:“盧中甫家吳中,嘗未明而起。墻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視之,似水而動,急以油紙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涅晃,正如水印,而光焰燦然。以火燭之,則了無一物。又魏國大主家亦常見此物。李團練評嘗與予言,與中甫所見無少異,不知何異也。”
據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張周生介紹,乾隆年間廣東《潮州府志》記載,明神宗萬歷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轉如輪,焰照天,逾時乃滅。此記錄為典型的古代螺旋狀飛行器的記載。這些記錄為那些認為螺旋狀飛行器只有現代社會才有的論斷提供了反面證據。今日人們所見的螺旋狀飛行器形狀在古人的記錄中是“尾星旋轉如輪”,而類似的記載還有許多。
清代畫家的《赤焰騰空圖》被認為是一篇詳細生動的UFO目擊報告。清代畫家吳有如的晚年作品中有一《赤焰騰空圖》,畫面是南京朱雀橋上行人如云,皆在仰目天空,爭相觀看一團團熠熠火焰。畫家在畫面上方題記寫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見火毬(即球)一團,自西向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舉頭仰視,甚覺分明。立朱雀橋上,翹首踮足者不下數百人。約一炊許漸遠漸減。有謂流星過境者,然星之馳也,瞬息即杳……自近而遠,自有而無,甚屬濡滯,則非星馳可知。有謂兒童放天燈者。是夜風暴向北吹,此球轉向東去,則非天燈又可知。”
眾口紛紛,窮于推測。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時微覺有聲,非靜聽不覺也,系由南門外騰越而來者。嘻,異矣!
《赤焰騰空圖》將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目擊人數、火球大小、顏色、發光強度、飛行速度皆進行了明確記述,然而各種猜測又不得其解。此畫約作于1892年(光緒十八年)。在一百多年前,世人尚無飛碟和UFO之說法,畫家顯然未能意識到,這幅《赤焰騰空》圖,竟成為今人研究UFO的一則珍貴的歷史資料。
民國時人張瑞初在《西神遺事》中曾記載:“是夜,星光滿天,卻無月色。”
各人(編者注:在成渝方言中,用“各人”來表示普通話的“自己”。)正在險灘,瞥見空中忽起一道圓光,大可畝許。圓光中有一紫一白兩種色,此前彼退,此縮彼漲,各人看得眼花。足有五分鐘,白光便不見,僅有紫光,在一圓光內漸縮漸小。初如笆,繼如斗,如碗,如拳,如指,忽盡滅。眾人靜坐呆看,其他游客見者,無不驚異萬分,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特別是在最近幾年,隨著通訊和科技的發展,以及媒體的追擊,使更多的UFO目擊事件呈現在公眾面前。對此,人們議論紛紛,各執己見。
古埃及金字塔中令人費解的謎團。
人類出現初期雖然沒有留下多少文字記載,卻留下了很多古跡。這些古跡反映出當時人類的智慧,同時也是留給后人的最形象的“實體文字”。現在,我們便談談埃及金字塔。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00多年前。金字塔有很多現代人無法理解的特征。胡夫金字塔由25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每塊巨石重12噸,如果按每天堆砌10塊巨石計算,也需664年。在金字塔高1/3處,有只垃圾桶,盡管桶內溫度相當高,但死貓等尸體不僅沒腐爛變質,反而脫水,變成“木乃伊”。有人提出,這是因為金字塔結構是一種較好的微波振腔體。
金字塔的一些數據也說明那時的設計者和建造者是具有高級智慧的人。其設計的參數極有含義:胡夫金字塔高乘以10億,大致是地球到太陽距離。大金字塔底的對角線之和是25826、6米這個數字正好是地球兩極軸心回到原來位置所需要的年數。在21世紀的今天,也沒有一個建筑師能夠再造出一座類似的金字塔,即使他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技術手段也不行。這從側面反映出建筑金字塔的人具有高超的智慧!難怪有人猜測這可能是高智慧的外星人的作品。
考古學家保羅·加柏博士在埃及金字塔進行內部設計技術研究時,發現塔內密室中藏有一具冰封的物體,用探測儀器顯示物體內有心跳頻率及血壓,據推測它已存在5000年了。
科學家們認為,冰封的物體是一具仍有生命力的生物。據在該塔內同時發現的一卷象形文字記載,公元前5000年有一輛被稱為“飛天馬車”的東西撞向開羅附近,并有一名生還者。卷中稱這位生還者為“設計師”,因而考古學家們相信冰封生物就是金字塔的設計者和建造者,金字塔是作為通知外太空同類前往救援的標志。然而,令考古學家們困惑的是:那個冰封生物是如何制造一個如此穩固和不會溶解的冰格,而把自己藏身其中的呢?為此,科學家們正在積極設法把該生物喚醒。如果成功,那就可能打開外太空文明之謎了。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知道,利用冰封方法是延續生命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美國人已冰封數十具目前尚無法醫治的病人的身體,待科學發達時再喚醒之以進行醫治。而外星人在5000年前就已了解這一原理,因此說,外星人是地球上諸多不解之謎的制造者。
聞名遐邇的埃及獅身人面像之謎。
長久以來,獅身人面像是神秘莫測的象征。據傳它是海夫拉法老建造的(它的人面頭像與法老的畫像非常相像)。與身后巨大的金字塔相比,它小得像一只貓。但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個碩大的物體,它高達20米,長達73米,是一座平臥的獅子,但它卻有一個人頭。它的臉部最寬處是4、2米。傳統說法認為它是建造大金字塔采石場上留下的一大塊圓石刻出來的。
嚴謹的考古學家指出,獅身人面巨像是在大約公元前2500年,處于古王國時代第四王朝的埃及法老海夫拉統治時期修建的。這個國王的陵寢雖然內部比其父胡夫的金字塔遜色,卻以其外部分布有致的建筑群而獨勝一籌。海夫拉巡視墓碑時,為沒有一個體現其法老威儀的標志而不滿,一位石匠投其所好,建議利用工地上一塊2000噸重的巨石雕一座象征法老的威嚴與智慧的石像,就這樣,馳名世界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就誕生了。
不過,地質家們發現了表明獅身人面像比人們認為的年代可能早一倍的證據,從而在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之間引起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地質學家斷言,獅身人面像的年代肯定更久遠;而考古學家們則認為,這一結論同他們了解的古埃及的情況是矛盾的。
波士頓大學的地質學家羅伯特·肖赫對吉薩遺址進行了第一次地震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獅身人面巨像最初雕刻時,裸露在外面的這座巨像周圍的石灰石床巖受風化和侵蝕的時間要比人們認為的長得多。另外,獅身人面巨像和其他年代確鑿的建筑物侵蝕程度的差異也表明獅身人面像要古老得多。
據推測,獅身人面是它身后墓地的守護神,但沒有人能對此肯定。頭像上有頭飾,額頭上有一條眼鏡蛇的王室標記。可是它的鼻子有一部分沒有了,胡須也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原先它也許是用泥抹過,然后用紅漆涂過。在它前面是一個石柱,或者說是一塊直立的大理石石碑,上面記錄著公元前15世紀圖特摩斯四世法老的奇異經歷:
一天他外出捕獵小羚羊時,坐在獅身人面像的陰影里休息時睡著了。夢中他得到啟示,只要他把獅身人面像上的沙土掃掉,他就會得到埃及的王位。他真的掃了沙土,也真的得到了王位。后來其他法老也來此掃沙。
顯然這個獅身人面像是一處朝圣地。
獅身人面像是刻在石灰石床巖上的,因此它坐落在一個壕溝里。壕溝的四壁給地質學家提供了令人感興趣,但又不充足的證據。它們被水嚴重侵蝕的事實,表明這個壕溝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開鑿的,因為歷史上這一地區的降雨量只有那時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進行了揭示聲波穿透巖石的地震研究。風化在巖石上造成多孔,聲波穿行的速度使科學家們了解到巖石的孔隙度,從而表明巖石受風化和侵蝕的程度。這反過來又使科學家們知道巖石暴露在暴風雨中的時間有多長。研究揭示,獅身人面像的“尾部”是在海夫拉統治時期刻在石床上的,它的年齡約只有巨像前面及兩邊的壕溝年齡的一半。即是說,海夫拉只是對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獅身人面巨像進行了整修,并納入他的墓群之中。
考古學家對上述結論感到十分震驚,因為這意味著獅身人面像的頭部在海夫拉出世時已經屹立在那里幾千年了,顯然,這擾亂了他們所掌握的有關古埃及的常識。
地質學家于1991年10月22日在圣地亞哥舉行的美國地質學年會上,提交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認為巨像的實際修建年代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間。
針對上述觀點,考古學家爭辯說:就他們所掌握的知識來看,在海夫拉統治埃及以前的幾千年間,生活在該地區的人根本不可能掌握建造這一建筑物的技術,甚至沒有這種愿望。顯然地質學家的結論與考古學家和埃及學家“對古埃及了解的一切情況都是背道而馳的”。
至于埃及學家的另一證據,獅身人面像酷似海夫拉,則有人聰明地反問,海夫拉在把這一現有的建筑物納入其墓群時,難道不能讓人整修它的臉嗎?當然,在沒有確鑿證據時,不能排除任何一種可能。
考古學家們堅信,獅身人面巨像的修建技術比已確定年代的其他建筑物的技術要先進得多。因此,將獅身人面像建筑年代再提前幾千年是匪夷所思的,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承認地質學家的看法,即獅身人面像可能已有八九千年的歷史的話,那么,修建這一建筑的不應是當時的埃及人,而是另一群高級智慧生物。
宇宙學的研究者根據金字塔建筑群種種與天文現象的巧合神奇之處,以及塔內遺存的超現代的物品,推測金字塔是外星人在不同時期單獨或幫助法老建筑的。
科學家以先進的儀器探測發現,獅身人面巨像之下也有類似金字塔內的密道和宮殿-莫非斯芬克斯真的出自外星人之手,作為外星人的宇航導向的標志,只是后來才被法老利用嗎?到底孰是孰非?我們要多久才會知曉答案呢?
目前這一切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瑪雅金字塔中的能量場從何而來。
瑪雅人在3000年前就在中美洲的心臟地帶過著安定的生活。約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8世紀時,他們的活動范圍更大,北達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島,南達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魯的安第斯山脈,這是一片廣闊的版圖。
所謂的瑪雅文明,通常是以墨西哥東南部、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為中心的古代文明。它發祥甚早,到公元初已有象形文字出現。瑪雅人有高度發達的天文、農業、數學、歷法和宗教儀式,并建有大量的“金字塔”,其水平可與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
1968年,一些科學家在探測金字塔內部時,發現了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他們在每天同一時間,用同一設備,對金字塔內的同一部位進行x線探測,但所攝得的圖形竟無一類同。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為了進一步弄清這一問題,科學家后來用激光來探測并試圖解釋這一現象。
另外,美國的人類學家、探險家德奧勃諾維克和記者伐蘭汀,在對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進行考察中,發現了由許多通道互相連接的地下洞穴。起初,他們的考察工作很順利,發現地道的結構和金字塔內的通道十分相似,同時,他們還找到了古瑪雅人的制作品。但當他們繼續在地道中考察時,卻遇到了許多困難,德奧勃諾維克想拍幾張照片,但照了九張,只印出一張,而這張照片上所攝下的竟是一片渦旋狀的白光。他們頓時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是不是遇到了傳說中的瑪雅祭司留下的保護圣地的能量場了?于是探測只好就此停止。
金字塔內和尤卡坦地道內的這種神秘的能量場,不禁使人聯想起使飛機和船只經常莫名其妙地失蹤的百慕大三角區。在那里遇難的船只和飛機連一片殘骸碎片也沒有留下,甚至海面上連一點油星也沒有。遇難前,它們差不多都向基地發出已經接近海岸、全部儀器失靈的報告和看到一片“白水”的驚呼,隨后一切聯系都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