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懸疑重重的UFO傳說(2)

那么,在百慕大三角區是不是也存在著和尤卡坦地道中一樣的能量場呢?

特別是當人們在百慕大三角區海面下發現一座金字塔后,有人就推測瑪雅人可能潛居在水下的金字塔內,或許他們就是這個魔鬼三角區的肇事者。

瑪雅奇欽伊查天文臺之謎。

瑪雅人的天文臺充滿特色,功能和外觀都與現代天文臺十分類似。

以凱若卡天文觀測塔為例:它建筑在巨大而精美的平臺上,有小臺階通往大平臺;一個圓筒狀的底樓建筑上面有一個半球型的蓋子,是天文望遠鏡伸出的地方;底樓的4個門剛好對準4個方位,向東方望去,是春分、秋分的日出方向,向東北方望去,是夏至的日出方向,向東南方望去,是冬至日出的方向。

奇欽伊查天文臺。

瑪雅人有好幾處天文臺,考古學家認定它們是一個天文觀測網。最負盛名的奇欽伊查天文臺,是瑪稚文化中唯一的圓形建筑物。一道螺旋形的梯道通向三層平臺,頂上有一對觀察星座的天窗。從上層北窗口的墻璧(厚達3米)所形成的對角線望去,可以看到春分、秋分之際落日的半圓;南窗口的對角線又恰好指向地球的南極和北極。

天文臺的觀察窗,都對準肉眼根本無法看見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天王星,于1781年由赫歇爾發現;海王星,于1846由柏林天文臺發現。數千年之前的瑪雅人何以知道它們的存在,又何以掌握它們的運行呢?

埃及金字塔中的神奇能量。

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同時它也是神秘能量的代表。在這里,有著無數的謎團吸引著人們關注和探索。

法國考古學家鮑比有一次在進入金字塔考察時,發現塔內溫度非常高,但殘留于塔內的生物遺體卻并不腐爛變質,反而脫水變干。鮑比據此推斷,塔內可能有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在起作用。為了證實這種力量的存在,他做了一個實驗:用薄木板裁成底邊為1米的三角形,把4塊三角形的薄板拼起來組成一個金字塔模型,然后把動物的內臟、加工過的肉和生雞肉等放人模型內部,幾天后拿出來一看,肉類并未腐爛,依然新鮮。

鮑比的模型實驗進一步引起了各國學者的興趣,各國學者紛紛前來見證這一“奇跡”:把一枚銹跡斑斑的金屬幣放進金字塔,不久,就會變得金光燦燦;把一杯鮮奶放進金字塔,24小時后取出,仍然鮮美清新。甚至頭痛、牙痛的人,在金字塔里面待一小時后,就會消腫止痛,如釋重負;神經衰弱、疲憊不堪的人,到金宇塔里待幾分鐘或幾小時,就會精神煥發,氣力倍增。

許多學者都相信,金字塔內存在著一種“金字塔能”?!敖鹱炙堋闭f的是金字塔形的構造物內部產生一種無形的、特殊的能量,故稱之為“金字塔能”。據說,這種能量有著許多用途和奇特的功效。埃及木乃伊的形成或許也與此有關。

所謂的“金字塔能”究竟有沒有?是什么賦予了金字塔如此神奇的能量?

猜測一:“金字塔能”是客觀存在著的一種自然現象。

他們大多認為,“金字塔能”是客觀存在著的一種自然現象。在這個前提下,有的人認為,金字塔形狀相當于一個大鏡頭或電容器,里面積聚著無名的能源;有的人說,金字塔形狀能在其內部聚集宇宙射線、磁性震蕩和某些未名的射線:有的人設想這種能源是某種宇宙的力量和地球引力相結合的產物;有的人推測金字塔形內部產生一種高頻震蕩,影響著人體的細胞和肌肉,使之處于最佳狀態;有的人解釋說,不僅是金字塔形狀,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構造物都會在其內部產生一種力場,這種特殊的力場或與自然力場相互抵消,或增強或減弱自然力場。

大多數研究金字塔能量的專家都贊同博維和德鮑爾堅持的原則,即小金字塔模型必須放置在模型的中心位置,而且高度必須保持在從底部到頂端的1/,3處,這正是大金字塔中國王墓室的高度。金字塔模型必須面向北磁極,而且還需準備一個指北針,經常調整模型與磁場間的偏差。

猜測二:尸體不腐,是金字塔充分發揮了微波的作用。

有的科學家認為,金字塔的結構是一個較好的微波諧振腔體,微波能量的加熱效應可以殺菌,并且使尸體脫水。而在這個腔體中,可以充分發揮微波的作用??墒?000年前的法老,怎么知道利用微波呢?

猜測三:金字塔內的花崗巖石具有蓄電池的作用。

有的科學家認為:任何建筑物都可以根據它們的外部形狀而吸收不同的宇宙波。金字塔內的花崗巖石具有蓄電池的作用,它吸收各種宇宙波并加以儲存。

而金字塔內所產生的那種超自然力量的能,正是宇宙波作用的結果。然而,4000年前的法老,怎么能認識宇宙波,并且發現宇宙波與石質的關系呢?他是否受到了來自外星球的高級智慧生命的指點呢?

日本水下遺跡驚現金字塔。

在日本與那國島附近海域的水下有一處令科學家格外感興趣的石頭遺跡,它棱角分明,其中一個如金字塔形的結構矗立水中。日本海洋地質學家木村政昭經過多年研究后認定,這是一座如傳說中沉人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島一樣的古代人類遺址,它可能是在20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淹沒于大海。

與那國島位于琉球群島南端不遠處,距離中國臺灣省東海岸約120千米。

1986年,當地一位潛水員首先發現這處海底遺跡。之后,與那國島的一個海角被非正式地更名為“遺跡點”。從此,木村政昭便一直致力于對這處石頭遺跡的研究,并多次潛入海底,測量和繪制遺跡的結構圖。

關于這處神秘遺跡的起源,木村認為這是一個古文明廢墟,其中最大的一座建筑看似一個從水下25米處高聳而出的復雜而巨大的階梯式金字塔。木村列舉了他發現的一些證據,比如石堆里的采石痕跡、看似雕刻而成的如人臉的圖像和類似動物的巖石、似乎由人工開鑿的規則的巖石小洞。木村說:“我在實驗室中部分復原出的這些水下人像和動物雕像表明,這是一處來自亞洲大陸的文化遺址。我曾將其中一個稱做‘水下獅身人面像’,它看起來像是某位中國帝王或古代琉球的國王?!?

經過木村多次考察,他認為這處古遺址包括與那國島附近的十座建筑,以及沖繩主島附近的五座相關建筑,其中有一座城堡、一個凱旋門、五座寺廟和至少一個大型體育場等建筑。道路和水道將這些建筑連成一片,還有一些遺跡可能是巨大的圍墻。整片遺址占地總面積估計為300米x150米。

不管這座城市是誰締造的,木村認為它沉人海底的原因很顯然是由一次強烈的地震導致的。與那國島所在的環太平洋帶以地震頻發而聞名于世。據史料記載。1771年4月襲擊與那國島的那次海嘯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浪高度估計超過40米。因此,這處古老文明很可能因為約2000年前發生的一次類似的巨大地震海嘯而毀于一旦。

不過,木村的“海底古城說”也在科學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同樣曾潛入水下對遺跡進行考察的波士頓大學教授羅伯特·斯科奇說:“我相信它們都是自然形成的?!?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這些建筑可能是傳說中的太平洋“MU文明”留下的。

“MU”這個稱謂是由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斯·柴吉吾德提出的“消失的MU大陸”而來。根據柴吉吾德的說法,史前的太平洋全部區域,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在這一塊比南美洲大陸還大的土地上,曾有過高度發達的“MU文明”。據傳,這個古文明后來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質變動而淹沒于茫茫大海。

巨型水下“金字塔”露面。

在云南玉溪有個著名的淡水湖-撫仙湖,撫仙湖湖面面積216、6平方千米,是除東北長白山天池外我國已知的第二大深水湖泊。其平均深度95、2米,最深處達158、9米,水質為可直接飲用的I類水。1992年,一個名為耿衛的潛水愛好者在撫仙湖潛水探險時,發現了撫仙湖水下古遺跡。已經探明的水下古城遺跡面積已達2、4平方千米,規模不遜于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澄江縣城。

水下遺跡的“身份”撲朔迷離,專家各抒己見,還有眾多的謎團待解。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樣子?什么時間開始建城?它是史書記載的俞元古城。還是古滇國國都?它們是同一個城市嗎?是什么原因使它在約1800年前沉入湖底?

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活、勞動方式是什么樣子的?考古學家在撫仙湖周邊地區發現了大量古代青銅器,這一地區與中華文明的發源有什么關系?

想要解秘種種疑團,不妨先看下面一些資料。

撫仙湖水下古城發現者、撫仙湖水下考古協會會長耿衛公布了撫仙湖水下古遺跡建筑群基本方位圖,共有12個主要建筑,分布錯落有致。其中兩個高大階梯狀建筑和一座圓形建筑最為重要。一座高大的階梯狀建筑共分3層,基本走向為中國古代傳統的南北走向,東高西低,由東向西共分3層,第一階梯距離水面10-20米,第二階梯距離水面20-30米,最低的第三階梯距離水面30-40米,而且臺階整齊對稱。另一座階梯狀建筑氣勢最為恢弘。它上下共5層,第一層底部寬63米,第二層寬48米,第三層和第四層倒塌比較嚴重,無法仔細測量,第五層寬27米,整個建筑高16、9米,類似于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層大的臺階之間都有小臺階相連。

在另一片區域里還發現了一座圓形建筑,底部直徑為4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別出臺階,該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較嚴重,東北面有個缺口,形狀類似于古羅馬的斗獸場。

建筑物都是用石塊以人工堆積起來的。探秘后專家發現,在蒙著苔蘚的建筑石條上存在奇特的刻畫符號和圖案。其中比較重要的發現主要有5處。

一是五孔石板。在一塊約1、2米見方的大石板上,科考隊員發現了5個半圓形排列的大小不一的圓孔。這些圓孔深3厘米左右,孔與孔之間的距離大約15至20厘米。其中大的圓孔有乒乓球那么大,小的能塞進兩根手指,無論是底還是周壁都很光滑,很明顯是人工雕鑿的產物。這些圓孔可能與宗教、祭祀活動有關,也可能代表某一種星象。

二是“01”符號。在一個石板上發現了凸出來的陽刻“O”,旁邊是凹下去的陰刻“1”?!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研究員說,“不能把它們與阿拉伯數字對等起來,只能把它們看做符號。有可能一豎表示地平線或水,而圈則代表太陽。如果豎與圈的相對位置不同,其意思也就完全不同了。”

三是“人臉”圖案。這張“人臉”呈扁形,有長長的眼睛,短短的鼻子,還有大大的嘴巴。嘴巴是鋸齒狀的?!霸趽嵯珊浇睦罴疑匠鐾恋奈奈镏?,有一個巫師的畫像,嘴巴也是畫成鋸齒狀的?!庇袑<抑赋?,這一畫像也有可能是當時的工匠根據已有紋路鑿出的。

四是“太陽光環”圖案。在一個石塊上發現了兩個類似正在放射光芒的太陽的圖案。云南大學考古研究所專家李昆聲說:“類似圖案曾在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巖畫上出現過,但那是在陸地上,而且是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畫上去的。此次發現的這個圖案是在水下,是陰刻的,有凹槽,代表的是太陽的光芒,這更原始?!?

五是巨型石構高臺式建筑體。該建筑體非常宏偉,高19米、底部邊長90米,在圖像聲納掃描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該建筑體有5級臺階和部分位置斷裂的痕跡。5級臺階中第1、2級由砂巖組成,第3、4、5級由堅硬的青石組成。專家指出,該建筑的5級臺階之所以材質不同,主要是砂巖質地較軟,便于雕刻。目前發現的各種圖案和符號都是在第一級發現的。因此有人斷定,這完全是個人工建筑,而且可能是與祭祀有關的建筑。

然而,隨著水下探秘進程的加快,人們又有了一些新發現,它們打破了許多原先的理解和假設,修正了先前水下探秘的一些推斷:“水下古城”-稱之為水下建筑遺跡更為準確,城市形成的證據尚不充分;“水下金字塔”-證實其為金字塔的證據較少,但就臺階的形制來說,可必判斷是一個具有某種宗教意義的階梯式建筑;“古滇國俞元古城”-唐朝南詔都城都沒有發現石質建筑群,多為夯土結構,此前疆域較小的古滇國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石頭建筑群。

同時,探秘的新發現也帶來更多難解的謎團。最大的謎團是,這些水下建筑群的年代和“身份”。李昆聲激動地說:“盡管坍塌了,撫仙湖水下的建筑遺跡有2、4平方千米的規模,有許多難以理解的符號和圖案,這些可以讓我們確認,撫仙湖水下建筑群是一個重大發現,也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三星堆遺址是外星文明嗎。

出四川廣漢約三四千米,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挖水溝時,發現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四川“三星堆”遺址被發現。該遺址出土了1300多件舉世罕見的大小青銅文物,其中大型青銅立人像、大型青銅面具、帶純金面罩的古蜀王“直眼人”青銅人頭像、3米多高的青銅神樹等震驚世界。

三星堆遺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許許多多的神秘之處,世界各國的考古專家爭論至今,仍有許多千古之謎難以破譯。

未解之謎一:文明起源何方。

這里數量龐大的青銅人像、動物不歸屬于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青銅器上沒有留下一個文字,簡直讓人不可思議。關于三星堆文明的起源,目前,除了外星人遺跡說之外,還有夏商文明與古代西亞、南亞、印度等文明雜交成果說,受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影響的蜀地文化說,古氐羌和彝人巫神祭祀文化說及世界朝圣中心說等多種猜測。

三星堆出土的數量龐大的青銅面具、人像和動物,無論從造型還是從鑄造技術上看,都不能歸屬于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同時,這些青銅面具和人像均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耳朵上還有穿孔,表情也似笑非笑、似怒非怒,不像蜀人倒像“老外”。所以,很多外國媒體猜測三星堆的古蜀人可能來自其他大陸,三星堆文明也可能是“外星人的杰作和遺跡”。

未解之謎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國的繁榮持續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現一樣突然地消失了。歷史再一次銜接上時,中間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關于古蜀國的滅亡,人們假想了種種原因,但都因證據不足而始終停留在假設上-

(1)水患說。三星堆遺址北臨鴨子河,馬牧河從城中穿過,因此有學者認為是洪水肆虐的結果。但考古學家并未在遺址中發現洪水留下的沉積層。

(2)戰爭說。遺址中發現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壞或燒焦,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解釋。但后來人們發現,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數百年。

(3)遷徙說。這種說法無需太多,考證,但它實際上仍沒有回答根本問題:人們為什么要遷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夏| 大洼县| 从化市| 娄底市| 安化县| 镇宁| 洞头县| 应城市| 喀什市| 丹东市| 长丰县| 永平县| 信丰县| 信宜市| 安宁市| 延长县| 芒康县| 正安县| 安龙县| 河西区| 铜鼓县| 高密市| 富阳市| 黑河市| 公主岭市| 九江市| 南城县| 晋城| 牙克石市| 木里| 江阴市| 滦平县| 鄂州市| 莱芜市| 呼图壁县| 甘南县| 大姚县| 东台市| 赫章县| 乌兰浩特市|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