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二)模擬試題集
- 梁勤 張靜主編
- 1854字
- 2021-02-08 18:08:52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學(二)模擬試卷(四)
(課程代碼00442)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中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教育是在( )基礎上,在人和社會形成過程中產生的。
A.語言
B.勞動
C.經濟
D.政治
2.教育事實是正在從事著的教育實踐,它包括各種形式、各種類型、各種模式的教育事實,還包括教與學過程中的教育因素和( )。
A.教育問題
B.教育行為
C.教育發展
D.教育規律
3.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是( )。
A.對培養何種社會成員的規定
B.對培養勞動者的規定
C.對教育對象形成何種素質結構的規定
D.對中學生形成何種素質結構的規定
4.( )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由社會需要所決定的,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A.個人本位論
B.他人本位論
C.社會本位論
D.集體本位論
5.現代教育活動要求教師與學生是知己、朋友的關系,但是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又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威性,這種現象是( )。
A.教師權威
B.教師的角色沖突
C.教師培訓
D.教師的自我完善
6.青少年兒童有被父母撫養的權利,這屬于青少年兒童( )。
A.生存的權利
B.受教育的權利
C.受尊重的權利
D.安全的權利
7.學生的社會地位牽涉一個學生( )方面的問題。
A.義務
B.能力
C.事業
D.權利
8.目前,我國中小學校與學生家庭保持聯系的主要方式是( )。
A.召開家長會
B.傳遞書信
C.打電話
D.給家長寄送校刊
9.初中階段,一般稱為( )。
A.學齡前期
B.學齡初期
C.學齡中期
D.學齡晚期
10.教師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現在( )。
A.言行一致
B.衣著整潔
C.舉止端莊
D.談吐文雅
11.課堂教學中的第二課堂是( )。
A.傳統的室內課堂教學形式
B.新興的課外教學形式
C.雙語教學形式
D.培養特長的教學形式
12.中國古代學校課程要素的重點是( )。
A.道德經驗要素
B.智慧要素
C.認知經驗要素
D.審美經驗要素
13.( )可以為教師提供明顯的教學方向,提供選擇教材、教法及教具的依據,也提供了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
A.教學目標
B.教學策略
C.教學計劃
D.教學設計
14.核心課程也被稱為( )。
A.聯絡課程
B.合科課程
C.綜合課程
D.問題課程
15.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一定場所,通過對實際事物進行觀察、詢問以獲取知識的教學活動形式被稱為( )。
A.實習作業
B.參觀
C.輔導
D.實驗實習
16.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最終是要讓學生( )。
A.學會生存
B.學會思考
C.學會學習
D.學會分析
17.目前進行學習方法指導較普遍的一種理論方式是( )。
A.系統傳授式
B.專題討論式
C.學科滲透式
D.經驗交流式
18.( )屬于直觀教學方式中的實物直觀。
A.錄像帶
B.圖表
C.標本
D.幻燈片
19.形成和發展人的社會文化素質的基礎是( )。
A.生理素質
B.心理素質
C.審美素質
D.道德素質
20.共產主義道德的核心內容是( )。
A.艱苦奮斗
B.團結互助
C.開拓創新
D.一心為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中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 )屬于社會公德規范的內容。
A.助人為樂,互相幫助
B.守信用,講信譽
C.尊老敬賢,愛婦幼
D.愛護公共財物E.講究文明禮貌和公共衛生
22.教師的職業態度和情感包括( )。
A.教育的期待
B.消極的自我意識
C.與學生和諧相處
D.積極的自我意識
E.理解學生
23.( )屬于學生的本質屬性。
A.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B.學生是人
C.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
D.學生是以工作為主要任務的人
E.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
24.品德的主要成分包括( )。
A.道德方向
B.道德認識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E.道德行動
25.教育影響可分解為( )。
A.教育內容
B.教育媒體
C.教育手段
D.教育活動方式方法
E.教育環境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必修課
27.教育過程的控制
28.教學策略
29.學習診斷式
30.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1.簡述應試教育的負效應。
32.針對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33.一般說來,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主要有哪些特征?
34.隱性課程具有哪些功能?
35.簡述教學方法選擇的衡量標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6小題13分,第37小題12分,共25分)
36.試述教師的角色沖突。
37.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試述如何綜合應用各項教學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