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法國

巨人傳
(Gargantua et pantaruel)

拉伯雷

長篇小說,1532
[法國]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約1495—1553)

在一本霉爛的樹皮上寫的法國皇帝家譜上,詳載著某時期祖孫三代的極其偉大而驚人的事跡。說的是龐大固埃的父親是卡岡都亞,卡岡都亞的父親叫高朗古杰。

高朗古杰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樂天派皇帝,喝酒吃肉,號稱天下無敵。他娶蝴蝶國健壯的嘉佳美麗公主做皇后,婚后不久皇后就懷孕了。在她肚子越來越大的第十一個月里,即二月三日那天,她貪吃香腸,一口氣吃進三十六萬七千零一十四頭肥牛肉裝成的香腸,消化不良,拉起肚子來。她遵從御醫的吩咐吃收斂劑,誰知連子宮也同時收縮,把胎兒擠進大動脈,偏偏又是上行脈。胎兒一見洞口就鉆了出來,可那是皇后的左耳朵。胎兒一面世就大叫三聲:“要喝!”母奶來不及供應,只好先給了幾桶現成的酒給嬰兒喝,又忙著擠來一萬七千九百一十三頭高產奶牛的乳汁。高朗古杰稱贊嬰兒“高康大”(即“大肚量”的意思)。在認清嬰兒的性別后,干脆就用“高康大”(卡岡都亞的譯音)做了他的名字。

由于高康大長得十分肥大,因而服裝用料多于常人,單做開襠褲就用了寬幅棉布一千九百七十三點六二米還稍多一點。他長到五歲時,生活同初出娘胎時一樣很有規律,每天重復著喝、吃、睡,吃、睡、喝這樣一個規律。他對什么都不用心,認為褲子開襠不開襠都是褲子,屙屎撒尿,一律不脫。不過,他倒用心研究并通過千百次實驗,終于發現用鵝毛揩屁股才不大痛。

皇帝當然關心太子的學習,下詔搜求大學者當太子師傅,最后請到了舉世聞名的詭辯學專家、大博士士巴大師。士巴學識淵博,教學法空前絕后,只用了五年零三個月時間,就教太子認完了字母紙片。不過,他的命薄,幾十年后便生花柳病一命嗚呼。繼任教職的也是舉世聞名的若卜蘭·布立德(意譯為愚蠢的鵝)大師。他用了若干年時間教太子攻讀完了10種名著。他總算不負皇帝厚望,把太子教養成了堪稱人類萬代典范的昏昏庸庸、傻乎乎的好學生。

為了讓這位好學生進一步深造,現在,皇帝要送他去巴黎讀書了。高康大帶著兩名跟班即雄壯大師和福氣侍從,吃飽喝足后,起身上路了。高康大騎著非洲剛剛進貢的一匹牝馬。這馬奇形怪狀,碩大無比,它有六頭巨象那么高大。一路上,他們吃吃喝喝,順利地到了巴黎。巴黎市民十分愚蠢無知,見了高康大都驚奇萬分。大家緊緊跟隨著他,逼得他只好到圣母院的鐘樓上去休息。他到了那里,望見周圍都是人,他想給這些癟三開個玩笑。于是,解開褲襠,狠狠地撒了一泡尿,結果沖死了二十六萬多人,婦女小孩還不算在內。這事辦過了,他一眼望見大鐘,便叮叮當當敲起來,邊敲邊想,如果這鐘掛在馬脖子上倒是怪美的。于是他把圣母院的大鐘帶走了。

高康大感到玩膩味了,就去拜見神學大師短劍、醫學大師天賜等世界名家。在他們的指導下,從賭錢到演講,從打槍到烹調,從彈琴到治便秘,從觀天象到用剪刀……無所不學,也無所不學到高超地步。尤其不得不提說的是,他練就了一身好力氣,一只手輕而易舉地就能舉起一萬七千四百公擔重的啞鈴,而且低聲叫人,幾十公里外也聽得到。

正當高康大學習勁頭越來越大時,傳來了父王的召喚,要他回國抵御鄰國的侵略。災難是由法國農民向鄰國商人買燒餅發生爭吵而引起的。鄰國畢克肖(粗暴)皇帝替商人撐腰,立刻派出前部先鋒特萊波呂(破爛)王爺、尖刀班長安古樂方(喝風)任長進軍,再任杜克狄庸(吹牛)馬圈總督統領炮兵,拉克德納爾(刮錢)公爵作后衛,自任中軍主帥,由各家親王左右護衛,御駕親征。大軍旗開得勝,一入法境,就把從未見過武器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入侵者好景不長,在塞邑修道院就遇著了麻煩。

大軍壓境,塞邑修道院院長恭請畢克肖皇帝入駐,畢帝卻只要他獻出金銀祭器。被團團圍困的院長只得帶領眾修士跪在上帝、圣子和數不清的圣母面前,齊念咒語,祈求保佑。修士安脫摩爾(瘦高個兒)卻不守教規,抓根十字架當作棒子歡迎敵兵,惡毒地從頭打到腳,—下子送去一萬三千六百二十二名客人給上帝,還沒有計算進將士們的老婆。其時,畢克肖皇帝已繞道直攻法宮,高朗古杰皇帝派飛毛腿特使趕往巴黎召回太子,計議對敵。高康大得信日夜兼程歸來,路遇敵軍。他的坐騎當場出丑,撒了一泡尿,淹死了大半敵人。戰馬先立大功,其余敵兵及軍事設施被高康大扯起路邊大樹橫掃得精光,畢克肖皇帝被打得落荒而逃。

由于安修士協助高康大打敗了畢帝,高康大按圣旨酬賞安修士,給他修建“特來美(德廉美)修道院”。該院實行革新教育:規定只收青少年入學,須女美男壯;服裝華麗,首飾貴重,一律公費;提倡光明結合,自由發財。院訓是:“隨心所欲,各行其是!”

家譜在插記這家遠古祖先世系后,忘了寫上高朗古杰哪天駕崩、高康大繼位等情況,就稀里糊涂地說:高康大在二十四歲那年,皇后生下太子龐大固埃(又譯作胖大官兒)。媳婦沒有婆婆那種好運氣,沒拉肚也沒吃收斂藥,兒子又比老子大幾倍,所以在出生時把媽媽給憋死了。到了兒子該接受教育的時候,高康大叫他去巴黎求師,還書面教導:要全知全能,并說“無知是一種恥辱”。

龐大固埃在巴黎結識了巴奴日,巴奴日對他說,老師講的《褲苧法學》《大便法》《修士養情婦捐稅規例》……這幾百種書都毫無價值。而他的《六十三種找錢術》才是解決“沒錢即痛苦”的寶書。于是,龐大固埃便跟他學習此書。在飽學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在渴人國來侵犯的時候,龐大固埃上了前線。在戰場上,因怕遇著父王那種倒霉事,不等戰馬撒尿,就自己先撒,敵兵被這尿的洪水全部卷走了。敵國又派來三百個巨人,在他的打擊下,敵人又失敗了。為了徹底消滅敵人,他決定動員居民討伐渴人國,只一天就有一千八百五十六萬零十一人應征,還不包括婦女兒童在內。行軍途中,不料突然下起暴雨,在一時找不著那么多雨具的情況下,龐大固埃把隊伍排齊靠緊,只伸出自己半節舌頭,就為他們擋住了風雨。

家譜似乎又出了問題,高康大已許久未露過面了。

征服了渴人國后,龐大固埃進行移民,共有九十八億七千六百五十四萬三千二百一十人,不包括婦女、兒童、手工匠、技師等等。龐大固埃封巴奴日為渴人國總督。巴奴日想討個老婆,是結婚好還是不結婚好,龐大固埃無法給他拿主意,建議他去求教女巫、聾人、詩人、神學者、醫生、立法家,等等。在請教時,這幫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凡是已婚男子都有戴綠帽子的危險,還是不結婚的好。隨后他們又請教了哲學家,哲學家們的回答是:“可結婚也可不結婚。”當然,這回答是很富有哲理而又相當精明的。最后還是特里布萊(獨一無二的明智瘋子)明確指示去找神瓶解答。

神瓶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一個地方。龐大固埃親率各路大臣前去求教神瓶,他們不愿走好望角海路,而往相反方向朝西航行。皇帝遠游,自然隊伍龐大,隨從官員眾多且又高貴。巴奴日、安修士、雄壯大師,整天不離龐大固埃左右。一路上,耳聞奇事,眼見怪象不少,實在描述不盡,為免掛一漏萬,本應一概不提。但是,同巴奴日有關的和同婚姻有關的問題,還是一提為好。

航行第五天,他們就遇到一條從燈籠國回來的商船,龐大固埃十分興奮,不斷打聽燈籠國的風俗習慣。不料,巴奴日卻和商船的一位商人爭吵起來。原來是商人發覺巴奴日未穿褲襠,說他生就一副王八像。巴奴日為了報復商人,用高價購買了這位商人的帶頭羊,并將它扔進了大海。于是商船上其他的羊一只只跟著都往海里跳。商人嚇壞了,用盡氣力想攔住它們,結果一只大肥羊把商人自己也拖下大海,商人和他的羊群統統淹死在水里。巴奴日這時候得意地說,沒有什么人得罪了他而不后悔的。

龐大固埃的船后來到了聯姻島,島上的居民都是親屬關系。這兒的老頭稱三四歲的女孩為“我的父親”,小女孩稱老頭為“我的女兒”;男人稱女人為“炒雞蛋”,女人稱男人為“煮雞蛋”。“炒雞蛋”和“煮雞蛋”是脫不開的親屬關系。小伙子稱少婦為“無聲屁”,少婦稱小伙子為“大響屁”。龐大固埃聽到這里,實在聽不下去,而島上的總督卻說,沒有比“大響屁”和“無聲屁”更親近的親屬了。

他們結束了對聯姻島風俗的考察,船隊繼續前進。途中遇上暴風雨,安修士奮不顧身協助水手,巴奴日卻蹲在甲板上,哭哭啼啼恨天怨地。暴風雨過后,巴奴日又當起好人來,表示不怕危險,要第一個下船為大家辦事。船只在長壽島經過修理,一行人快樂地來到鬼祟島。島上居民以粗糙的素食充饑。這里的素食人與附近荒野島上的香腸人是死對頭。他們經常發生戰爭,仇怨極深,如果不是好心的鄰邦狂歡節插手保護,香腸人早被素食人消滅干凈了。當龐大固埃一行人來到這里的時候,香腸人誤以為又是死敵素食人來了,拿著各種武器向他們沖殺過來,但是他們被安修士等殺得尸橫遍野。這時,龐大固埃提出與香腸人皇后講和。皇后談判態度很好,對發生戰爭表示歉意,并提出愿對龐大固埃以及他的繼承人永遠效忠,連年納貢。講和后的第二天,香腸人皇后便派小公主率隊向法國王宮送去一萬八千斤皇族香腸。小公主應宮內嬪妃們的請求留住在宮里,后來和一位富有的如意郎君結了婚,生下了好幾個可愛的小寶寶。

龐大固埃告別香腸人皇后,離開了鬼祟島后又來到反教皇島。這個島的人原來自由富有,號稱“逍遙人”。而如今貧困不堪,受鄰島帕普瑪納人的統治。三年來這里流行鼠疫,幾乎十室九空。他們之所以遭到這樣的劫難,據說是因他們侮辱了教皇畫像,遭到了教皇派的屠殺。看到這里的人這樣窮苦不幸,龐大固埃非常同情,贈送了一大筆“王朝金幣”給他們。接著,他們到了教皇島。這里的教士把他們當作見過地上天主的貴賓,接待極為隆重。教皇派主教向他們獻殷勤,硬要他們瞻仰教皇畫像。巴奴日借機嘲弄教皇是喜歡搞陰謀、發動戰爭的家伙。主教反駁說,對違背教皇《敕令》的任何人都該斬盡殺絕。巴奴日等人又嘲弄教皇的《敕令》只能揩屁股,或當包裝紙。最后,龐大固埃接受了主教贈給的“善良的教徒梨”,而安修土則提出要島上的小姑娘,好讓她們生出些好教徒。說罷,他們乘船繼續航行。

不久,他們到了鐘鳴島。鐘鳴島原來住的都是“歌唱死亡者”,后來他們在特力頓湖洗過九次澡后都變成了飛鳥。這些大大小小的飛鳥和人一樣,會吃會喝,會談情說愛。這些鳥主要來源于“饑荒挨餓”和“人口過剩”兩個地方。這些可愛的鳥兒雖然種類繁多,但只由一個“教皇哥”領導著。它們不耕田,不種地,一天到晚只會嬉戲、啁啾和歌唱,可是卻享受著世上很少有人能夠獲得的豐富而美味的食品。這些食品從世界各處運來。凡到這里來的人,先要守齋四天,誰要反對,就受火刑,過后就可大吃大喝,盡情享受。龐大固埃一行人在這里好不容易看到了“教皇哥”,巴奴日呆呆地望著“教皇哥”,過了一陣,忽然大叫起來,驚呼“這里到處是欺詐、虛偽和哄騙”,因為他看見了“教皇哥”蹲的籠子下面有只貓頭鷹(賬房先生)。據說這里的鳥是千萬得罪不得的,否則,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世世代代都要遭到災禍。他們在這里住了四天,天天享用美酒佳肴,走時還獲得許多吃的東西。

在這以后,他們又到了第五元素王國,在那里見到了王后用音樂治療疾病的奇事,聽到這里的人正在爭論“羊身上的毛是否是羊毛”的問題。這問題與中國“白馬非馬”的偉大見解很相似,說明中國已臨近了。

離開了第五元素王國,龐大固埃一行人繼續前進。他們經過木履島,到達了風景秀麗的絲綢島,終于發現了燈籠國。在這里,他們見到燈籠夫人進餐,用的是中國古代的餐具。她派了七個青年“號燈”引導他們去神瓶大殿。大殿由神燈照明,殿中有一眼噴涌著美酒的泉。守泉的女祭司讓他們一一品嘗了美酒,問道,他們之中哪一位想得到神瓶的諭示,巴奴日答復是他。于是,女祭司將巴奴日特別打扮了一番,然后帶他去拜見神瓶。巴奴日被領入一個神秘的小神殿里,見殿中有一座白玉砌的七邊形的水泉,神瓶的一半就坐在這泉水里。不知道女祭司向泉水里扔了什么,只見水泉立刻沸騰起來。這時神瓶里發出這樣一個聲音:“喝。”女祭司接著解釋神瓶諭示“喝”的意思:這不是簡單的、單純的喝,而是說要喝爽口的美酒,它有能力使人的靈魂充滿真理、知識和學問。巴奴日對獲得神瓶諭示非常滿意,表示回到故土,就一定結婚。后來女祭司送給他們三瓶神水,交給他們一封帶給高康大國王的密信,便送他們登船起程回國了。

作品介紹

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 1495—1553)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最杰出的人文主義作家之一。他出身于法國富裕法官家庭,自幼受天主教教育,中年成博學之士,可謂“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時代的巨人”,終身當修道士和行醫。《巨人傳》的創作,使他成為法國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也使他多次面臨宗教審判的危險,出版商被處火刑示眾。

長篇小說《巨人傳》(中譯本簡稱,原書名《卡岡都亞和龐大固埃》)是拉伯雷的代表作,共分五卷,是根據流傳的民間故事改寫而成的。書中包羅了他對宗教、社會和各種學術領域的見解。作者對法國和歐洲的宗教專制統治和政治社會現實做了深刻的嘲諷。神瓶諭示的“喝”的意義,三百年來一直是哲學界文學界研討的熱門話題,大作家法朗士說指的是要痛喝真理、知識與愛情(廣義)。書中提出的“特來美”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是歐美教育界迄今仍奉行的典范;校訓“隨心所欲,各行其是”,表達了中世紀人們對完全解放個性的要求。

《巨人傳》是法國小說的創始之作,是一部高揚人性、謳歌人性的人文主義偉大杰作,鞭撻了法國十六世紀封建社會,是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教會統治發出的吶喊,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對人、人性和人的創造力的肯定。在小說中,拉伯雷痛快淋漓地批判教會的虛偽和殘酷,特別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兒童的經院教育。其藝術成就在于:作者發揮豐富的想象,把大千世界的種種怪異現象描繪得十分生動。作者得心應手地運用史地知識和古今雅俗語言,巧妙地刻畫出了成百人物的身份和個性特征。作者繼承了法蘭西民族富于幽默的光榮傳統,巧妙地寓諷刺于幽默之中,將自己深刻的思想用幽默的語言表現出來,令讀者在捧腹大笑之余,回味冷嘲熱諷中包含的斗爭意義。因而作者被稱為“偉大的笑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永新县| 遵义市| 定州市| 大城县| 佳木斯市| 交城县| 雷波县| 古田县| 汉阴县| 香港 | 丰城市| 潼南县| 迁西县| 中西区| 旌德县| 巴中市| 吴旗县| 洪江市| 东港市| 余姚市| 东港市| 天津市| 吉林省| 广宁县| 芜湖县| 金湖县| 长武县| 文山县| 揭西县| 胶南市| 黄大仙区| 新绛县| 吉首市| 调兵山市| 丹寨县| 马尔康县| 太白县| 嘉义市| 天祝|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