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嗓音障礙康復治療技術
- 萬勤 徐文
- 2131字
- 2020-09-09 12:25:06
第三節 喉炎性病變
一、急、慢性喉炎
(一)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為喉黏膜急性、彌漫性、卡他性炎性病變,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
1.病因 (1)感染:
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可先為病毒感染,后繼發細菌感染;亦可由細菌直接感染所致。
(2)用嗓不當或用嗓過度:
如發音過多、大聲喊叫、劇烈咳嗽等。
(3)有害因素刺激:
吸入粉塵、化學氣體、高熱蒸氣、煙塵或煙酒刺激等均可引起喉部黏膜急性炎癥。
(4)外傷:
喉部創傷、異物或器械損傷可繼發急性喉炎。
(5)其他:
疲勞、感冒致全身抵抗力下降易誘發本病。
2.組織病理學特征
喉黏膜彌漫性充血,喉黏膜及黏膜下層多形核粒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黏膜下組織滲出形成水腫。黏液腺分泌增加,隨炎癥發展分泌液由稀薄變為黏稠,嚴重時轉為膿性,亦可形成假膜。喉黏膜如發生損傷或脫落可形成潰瘍。
3.臨床表現 (1)癥狀
1)可有發熱、畏寒、疲乏等全身癥狀。
2)聲音嘶啞,重者甚至完全失聲。
3)喉部干燥、異物感、喉痛,發音時疼痛加重。
4)咳嗽、咳痰。
(2)體征:
喉鏡檢查可見喉黏膜彌漫性充血、腫脹,聲帶呈淡紅或鮮紅色,有時可見聲帶黏膜下出血。聲帶邊緣圓鈍,發聲時聲門閉合不全。喉腔黏膜表面常有分泌物附著。
4.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患者全身、局部癥狀及喉鏡檢查即可做出診斷。注意與急性特異性喉部感染疾病、變應性喉炎等相鑒別。
5.治療
(1)發音休息:適當禁聲或限聲。
(2)戒除煙酒,避免有害理化因素的刺激等。
(3)抗感染治療:可局部應用類固醇激素超聲霧化吸入,癥狀重者可全身應用抗生素和類固醇激素治療。
(4)中藥治療:可應用疏風清熱、宣肺開音的中草藥或中成藥。
(5)物理治療:應用超短波療法或紅外線照射,可促進喉部炎癥消退。
6.預后
急性單純性喉炎預后較好,經及時治療數日后癥狀改善,無后遺癥。部分患者7~10天可自愈。但如反復發作,未及時合理治療,可轉變為慢性喉炎。
(二)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chronic laryngitis)為喉部黏膜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可累及黏膜下組織,包括慢性單純性喉炎、肥厚性喉炎和萎縮性喉炎,后者近年較少見。
1.病因
(1)急性喉炎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
(2)發聲不當或發聲過度:多見于職業用聲者,因長時間用聲或過高、過強發音所致。
(3)有害刺激:如長期吸入有害氣體、粉塵,煙酒過度等。
(4)鄰近器官的慢性炎癥:鼻、鼻竇、咽、扁桃體及下呼吸道炎性病變蔓延及分泌物刺激,可繼發喉部慢性炎癥。
(5)咽喉反流因素。
(6)變態反應因素。
2.組織病理學特征
發病初期喉黏膜血管擴張、充血,上皮及固有層水腫,淋巴細胞浸潤,腺體分泌增多;繼而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及玻璃樣變性,黏膜及黏膜下組織增生肥厚,上皮化生、角化,腺體肥大,分泌物變稠厚。長期病變喉黏膜及腺體可發生萎縮,上皮纖毛脫落,與纖維素性滲出物混合成膿痰、膿痂。
3.臨床表現 (1)癥狀
1)聲音嘶啞:輕者間歇性嘶啞改變,發音易疲勞;重者持續性嘶啞甚至失聲。
2)咽喉部不適、干燥、刺痛、燒灼感、異物感等。喉部分泌物增加,有黏痰附著于喉部,患者有清嗓習慣。
(2)體征:
喉黏膜彌漫性充血,輕者淺紅色,重者暗紅色;聲帶腫脹或肥厚,邊緣變鈍,表面有分泌物附著,可伴有聲門閉合不全。室帶亦可肥厚,發音時呈代償性內收。
萎縮性喉炎喉黏膜干燥、變薄,喉腔可有痂皮附著。
4.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長期聲音嘶啞癥狀及喉鏡檢查所見可作出診斷,注意與可引起長期聲音嘶啞的喉部其他病變相鑒別。
5.治療 (1)去除病因
1)避免長時間或高強度、高音調用聲,糾正不正確發音方法。
2)改善工作環境,避免有害氣體、粉塵刺激;戒除煙酒。
3)積極治療鼻、咽及下呼吸道炎癥病變;對部分病例可以針對性應用抗反流治療及抗過敏治療。
(2)局部治療:
應用類固醇激素霧化吸入或物理治療有助于消炎、消腫。
(3)中藥治療:
應用宣肺開音中成藥等。
二、咽喉反流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是指胃內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約肌以上的咽喉部引起相應的癥狀。主要為液體和/或氣溶膠反流,常發生在白天、立位。在發聲障礙患者特別是歌手中非常多見。
LPR患者食管功能較好、食管炎癥少見。咽喉反流引起的直接損傷或繼發性損傷可能導致喉部異常,直接損傷是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與喉部黏膜的直接接觸引起。繼發性損傷可能由于胃酸刺激食管遠端黏膜引起迷走反射,引起慢性咳嗽和清嗓,繼而導致喉部黏膜創傷。
(二)臨床表現
LPR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常見癥狀的包括聲音嘶啞、咽異物感、咽癢、口腔異味、喉部黏液過多、頻繁清嗓、慢性咽痛、慢性或反復發作性咳嗽、喉痙攣、難治性哮喘等。
LPR患者喉鏡下最常見的表現為喉部黏膜紅斑和水腫,包括杓區黏膜水腫、杓間黏膜增生(結節樣或鵝卵石樣表現)等;其他體征還包括:室帶和聲帶水腫、喉室的部分或全部消失、假性聲帶溝、聲帶任克水腫、聲帶突肉芽腫或潰瘍等。
(三)診斷及鑒別診斷
對懷疑有咽喉反流的患者,首先應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還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和喉鏡檢查(反流體征量表評估及咽反流癥狀量表評估等),必要時進行藥物試驗性治療或24h pH監測。
(四)治療
結合生活方式改變,調整飲食及睡眠習慣,例如早餐、午餐多進食,避免煙酒、咖啡因及特殊食物刺激,睡覺前3~4h避免進食,睡眠時頭部抬高等。藥物治療(包括應用抗酸藥物、H 2受體阻滯藥或質子泵抑制劑)以及適時應用抗反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