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五味消毒飲加味治療溫毒(蜂窩織炎并敗血癥)
祝曉陸,男,24歲。會診日期:1992年4月30日。
4天前右上唇起一紫紅色癤子,痛癢不適,有麻木之異常感覺。2天后癤腫突然擴散,半側面部及上唇焮腫,疼痛加劇,畏寒心煩,半夜時癥狀進一步加劇,高熱寒戰,頭痛劇烈,冷汗甚多,即送往貴州某職工醫院。
癥見:體溫39.8℃,血壓85/50mmHg,脈搏120次/分,呼吸稍急,大量冷汗,面部腫脹發紫,右側為甚,頜下、耳后淋巴結皆腫大,神志時而恍惚,口渴,煩躁不寧,嘔吐黃色涎水,瀉黃色溏便數次,舌紅絳,苔黃黑燥,脈弦數。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23000/mm 3,有中毒性顆粒,中性92%,淋巴8%。
診斷:①急性蜂窩織炎;②敗血癥?
辨證:溫毒壅滯于上焦,燔散于營血。
治法:解毒消炎,清營涼血。
處方:野菊花15g,金銀花18g,蚤休9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30g,丹皮9g,石斛18g,西洋參9g,連翹15g,赤芍12g,生地15g,生甘草9g,紫背天葵15g。2劑。
5月2日二診:體溫38.5℃,血壓90/65mmHg,冷汗略少,面部腫勢稍有收斂,煩渴,夜寐不寧,仍有黃色溏便。舌絳干、苔黃黑,脈弦數。上方加蘆根18g、苡仁15g。3劑。
5月6日三診:體溫37.6℃,血壓100/60mmHg。面腫漸消,神情已安,嘔吐已止,大便已2日未解,仍感頭痛。白細胞18500/mm 3。病勢已緩,漸出氣分。
金銀花18g,石斛15g,泡參15g,紫花地丁15g,連翹12g,僵蠶9g,蒲公英15g,天花粉12g,生地15g,蘆根15g,甘草9g。3劑。
5月10日四診:體溫正常,面腫基本消退,上唇有局限性膿腫,未潰。體乏無力,精神差,口渴,食欲差,大便近1周未解,舌淡干,苔黃燥,脈細弱。白細胞9500/mm 3,中性78%,淋巴22%。1周前抽血培養結果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邪毒略盡,氣陰兩傷。
太子參15g,竹葉9g,炒扁豆12g,金銀花15g,蘆根18g,泡參15g,炒谷芽10g,天花粉12g,甘草5g。
服5劑后,精神體力明顯改善,上唇膿腫于四診后第2日有數毫升膿液潰出,現瘡口已經收斂,仍以上方清養之。
【評按】
本例急性蜂窩織炎合并敗血癥,血壓略降而出冷汗,邪實傷正,病情危篤。毒勢兇猛,不能局限成膿,反內竄營血,擾動神明,故有煩躁譫語之表現。毒勢上逆,故嘔惡黃水而頭痛;毒勢下迫,故大便溏滯而尿頻。
五味消毒飲為清熱解毒良方,不唯入氣分,亦入營血分;不唯用于局限之疔毒,也用于營血分之熱毒。加生地、丹皮、赤芍等增強清營涼血之作用。石斛不唯養陰,對于膿毒血癥,恩權教授謂可逐溫毒之郁滯。西洋參固正氣而托毒。全方縝密,故病情逐漸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