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辨證論治——中醫個性化治療的法寶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它與中醫的“整體觀念”一道,被視為中醫的基本特點之一。

在這要提醒大家的是,辨證論治的“辨”,是辨別、分辨的“辨”,而不是辯論、辯解的“辯”。“辨”的意思是根據不同事物的特點,在認識上加以區別或選擇;而“辯”的意思是用語言來說明某一見解或主張。之所以要把這兩個字說清楚,一是因為有些人對此不夠重視,經常隨意混用;二是要防止有些人時常指責中醫為“自圓其說”的“詭辯術”。

接下來就要搞清楚“證”與“癥”的區別。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對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它包括了疾病的起因,病變的部位、性質、程度,正邪之間的關系及疾病可能發展的趨勢等。它反映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而“癥”則是指疾病的某一個癥狀,是病人訴說的不適,如頭痛、發熱、身痛等單一癥狀。同一癥狀可以由多種不同的病因引起,其病理機制常大相徑庭,基本性質也可以完全不同,如頭痛既可以由瘀血引起,也可以由痰濕引起,還可以由外感所致。所以,我們從某個單一的癥狀是不能判斷疾病的性質的。故中醫講究的是“對證治療”,而不是單純的“對癥治療”。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辨”和“證”的基本含義,接下來就談談如何辨證的問題。所謂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也可包括西醫的相關理化檢查結果),通過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正邪之間的關系,并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辨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疾病做出診斷的過程。

中醫說

辨證是為論治服務的。論治,就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中醫的理、法、方、藥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工作的基本原則。

前面我們一直強調的是“辨證”的重要性,肯定有人要問了,“中醫診病是只辨證不辨病嗎?”當然不是!其實“辨證”與“辨病”,兩者是同步進行的。作為一個現代的中醫,在診病時不僅是要給出中醫的病名診斷,最好還能做出西醫的病名診斷(這里無須諱言,中醫的病名診斷往往不如西醫的病名診斷準確、規范)。既要精中醫,又要懂西醫。所以經常有中醫醫生感嘆:“做醫生難,做中醫醫生更難,做一個好中醫更是難上加難!”正如本人的診療風格追求的就是“西醫的病名診斷,中醫的辨證治療”。那為什么中醫既要辨證還要辨病呢?西醫為什么只辨病而無辨證之說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得弄清楚“病”與“證”是什么關系。“病”的概念反映了某一種疾病全過程的總體屬性、特征和規律,包含了該病的自然進展過程及其轉歸和預后。“證”則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病與證,雖然都是對疾病本質的認識,但“病”的重點是全過程,而“證”的重點在現階段。比如說,乳腺癌是一個病名,乳腺增生癥也是一個病名,這兩種病或許在某個階段都會存在“氣滯血瘀”的證候表現,但從總體來看,這兩個病的發展轉歸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可見,對“病名”診斷是十分重要的。既然病的概念是如此重要,那我們為何不說“辨病論治”,而是要強調“辨證論治”或是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論治呢?那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其一,疾病的臨床表現并非都是千篇一律的。比如,有甲、乙兩人同居一室,且同時患“感冒”,同去就診。醫生診斷:甲為“風熱感冒”,乙為“風寒感冒”。為什么呢?那是因為甲、乙二人的體質不同。由于“甲”素體陽盛,外感之后,機體的反應易向熱的方面轉化;而乙呢,身體虛弱,素體虛寒,故外感后,機體的反應就容易向寒的方面發展。對“甲”的治療宜辛涼解表,而對“乙”的治療,則應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看見了吧,兩人雖然同患感冒,但因兩者臨床表現的“證候”各異,故治療方法也就各不相同。這就叫“辨證論治”,也稱為“同病異治”。在此,我們不妨來看看西醫是如何處理的。大家知道,西醫是很重視診斷的。若甲乙二人的診斷都是感冒,那病因就是感染流感病毒,治療原則理所當然就是抗病毒,所以兩人所服藥物很可能就會完全相同。因此人們常說“中醫是治療患病的人,西醫則是治療人患的病。”

前面談了為何要重視辨證論治的原因之一,接著說說原因之二,疾病的發展可分為不同的階段,而且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一種或幾種并發癥,雖然病名則一,但由于疾病所處的階段不同,臨床上所表現的證候也就不同,故治療若要做到有的放矢,那就必須是“辨證論治”。當然,也可同時配備一些治療該病的“專藥專方”結合治療。

此外尚需提及的是,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中醫對兩種完全不同的病,只要表現為相同的“證”,有時也可以用同一種方法給予治療。比如,有這樣三位患者,一為久痢脫肛、一為子宮下垂、一為胃下垂,雖然三者的病名各不相同,且差異很大,如果其病機都是“中氣下陷”,就都可以用提升中氣之法給予治療。對此,中醫叫作“異病同治”。

由此可見,中醫的“辨證論治”是一種靈活機動、有的放矢、強調病機病理、重視個體差異的一種治病模式,也是中醫對付復雜多變的疾病的制勝法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罗源县| 东阳市| 北票市| 吉安县| 莆田市| 康乐县| 工布江达县| 阿尔山市| 呈贡县| 新宾| 东源县| 睢宁县| 韩城市| 新竹县| 延津县| 洪湖市| 定襄县| 绥德县| 乐安县| 永定县| 扶绥县| 西和县| 莲花县| 陆川县| 芦山县| 周至县| 甘谷县| 莆田市| 香港| 南召县| 泰安市| 壤塘县| 邛崃市| 四会市| 墨江| 顺义区| 伊宁市| 钟山县| 灵寿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