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捷團隊績效考核:KPI、OKR和360度評估體系的應用與實踐
- 管婷婷
- 1079字
- 2020-09-09 10:52:58
1.2 敏捷團隊及其成員的特點
在流程和分工比較成熟的行業中,人們之間的協作主要通過遵守流程來實現,所以在這類行業中,提升效率的主要思路是流程優化。但在敏捷方法的適用環境里充滿了易變性、模糊性和復雜性,很難建立能夠長久使用且有效的流程。敏捷團隊為了取得成功,更加依賴團隊成員之間靈活的合作。團隊內部擁有在項目生命周期內所需的各種技能,人們能夠根據變化和挑戰的不同,隨時調整合作方式以進行應對,這也是敏捷團隊“自管理”的由來。
由于敏捷團隊是“自管理”的,所以相比成熟行業對員工的要求,敏捷團隊的成員更要擅長合作,尤其要有能力處理在成員之間合作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敏捷團隊的成員需要具備以下特質,以便彼此之間能更好地協作:
● T 形人才,在某一種技能上達到專業程度,同時在完成任務目標所需的其他技能上也具有一定的水平。
● 善于收集和利用信息。
● 有做決策的能力。
● 有一定的沖突管理和風險管理能力。
● 擅長與他人溝通。
成熟行業中的員工對以上特質的需求較弱,因為成熟的流程和精細化分工已經為他們提供了清晰的協作指導。成熟行業對普通員工的要求是,將重點放在專業技能的深度上面。而對敏捷團隊而言,團隊成員是否具備上述特質直接決定了敏捷團隊可能達到的敏捷程度。即使專業技能特別強的人,也不可能預見和應對環境中的所有變化,如果無法與其他人協調工作,專家也不能交付成功的產品。
與由一群專業技能強但是協作技能較弱的專家組成的團隊相比,具備以下角色和特長的一群人所組成的團隊更容易在高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取得成功。
●“智多星”:才華橫溢、富有想象力。
●“外交家”:性格外向、開朗、熱情、好奇心強、聯系廣泛、消息靈通,是信息的敏感者。
●“協調員”:沉著、自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推進者”:思維敏捷、主動探索。
●“監督員”:清醒、理智、謹慎。
●“凝聚者”:擅長人際交往,溫和、敏感。
●“實干家”:保守、順從、務實可靠。
●“完美主義者”:勤奮有序、認真、有緊迫感。
●“專家”:誠實、從自我做起、專注,能在急需時帶來知識和技能。
在團隊中,這些角色未必對應某個具體個人。一個成員可能同時具備“協調員”和“智多星”兩種或更多種的角色,但是從整體來看,在團隊中,這9種角色都能有對應的人選。
以上 9 種角色來自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由英國劍橋大學雷蒙德·梅瑞狄斯·貝爾賓博士(Dr.Raymond Meredith Belbin)于1981年首次提出。貝爾賓博士認為,高效能的團隊工作依賴默契協作。團隊成員必須清楚其他人擅長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彌補不足,發揮優勢。成功的團隊協作可以提高生產力,鼓舞士氣,激勵創新。使團隊達到這種成熟度,也恰恰是敏捷轉型的終極目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