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篇 各成員國之間相互為敵的后果 

原載于《紐約郵報》,1787年11月20日,星期二

漢密爾頓

 

致紐約州人民:

假設從此之后,邦聯解體,各成員國不再結盟,或者在邦聯廢墟的基礎上組成了幾個聯盟,那他們之間必將會和很多沒有統一政府的相鄰國家一樣,經歷和平與戰爭的輪回,友好與敵對的變遷。讓我們來詳細看看,這樣的情況將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在分裂之初,各成員國之間的戰爭,將會比長期擁有常備軍的國家之間的戰爭,帶來更多的災難。歐洲諸國的軍隊長期訓練有素,這固然會對該國的自由造成威脅,并增加經濟上的負擔,但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防范敵人的突然襲擊,避免出現沒有常備軍時,戰爭所導致的遍野哀鴻。防御的藝術,也有同樣的效果。歐洲諸國的周圍都環繞著防御要塞,從而阻礙了各國相互入侵。因為如果要入侵別國,就必須要先通過一定的戰爭,攻克邊界的兩三個要塞,然后才能進入敵方領土。在前進的每一步,都將遇到類似的障礙,這就極大消耗了入侵者的力量,拖延了侵略的進程。以前,幾乎在戰爭的情報傳達到對方中央政府的同時,一支入侵軍隊就已經能夠迅速插入鄰國腹地;但是現在,只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小規模部隊,堅守要塞,就足以拖住強大得多的敵人,并最終挫敗對方的入侵。歐洲的戰爭史,已經不再是國家之間的彼此征服與顛覆,而是對城池的反復爭奪;戰爭持續不斷,卻無法決定勝負;選擇明智撤退甚至好過戰勝,因為勝利的代價太大,而所獲卻極小。

在美國,事實卻恰恰相反。人們對建立軍隊的戒心,使常備軍的建立被盡量拖延。防御工事的缺乏,使各個成員國之間門戶大開,方便了入侵。人口眾多的成員國,可以毫不費力地推翻人口少的鄰國。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征服者,卻很難阻止他們的腳步。因此,戰爭將會在各成員國之間此起彼伏,進退劫掠。非正規軍所到之處,將會燒殺搶劫,極盡破壞之能。以人民遭受的普遍災難為主,所描繪出的生靈涂炭景象,將是我們軍事行動的突出特征。

這幅景象并非過分夸張,盡管我承認不會長期如此。保衛國家安全不受外敵威脅,是一個國家行動綱領的最有力指南。哪怕是對自由的熱愛,在一段時間之后,也將會讓位于它的指揮。戰爭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帶來的暴力破壞,使人民長期處于擔驚受怕的狀態之中,這將迫使最熱愛自由的國家,為了國家的安全與社會的安寧,不惜建立機構,哪怕它們有可能會破壞他們的公民和政治權利。為了更加安全,他們最終將會甘愿冒險,寧肯犧牲一部分自由。

這里所說的機構,主要是指常備軍及其附屬軍事機構。建立常備軍并不違反新憲法草案。因此也就意味著,在新憲法草案之下,可以建立常備軍。1不過,按照這種說法,常備軍的存在仍然存在疑問,是不確定的。但是或許可以說,如果邦聯解體,那么常備軍的建立就必將是不可避免的。頻繁的戰爭和長期的憂慮,要求時時處于戰備狀態,絕對會導致常備軍的產生。弱小的成員國或者聯盟,會首先試圖建立常備軍,以便使自己能夠和更加強大的鄰國達成平衡。他們會盡力通過訓練嚴明的軍隊,構筑堅強的防御工事,以更加正規有效的防御系統來彌補人口和資源的不足。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加強政府的行政力量,這將使他們的憲法向君主制的方向發展。增強行政力量,削弱議會權力,這是戰爭的性質使然。

采取上述政策的成員國或者聯盟,很快就會獲得超越其鄰居成員國或者聯盟的優勢。國土較小或者自然資源較弱的成員國,在強力政府的領導下,倚仗訓練有素的軍隊,經常會戰勝那些缺乏這些優勢的較大成員國,或者自然資源更強的成員國。對于那些較大成員國或者聯盟來說,不論是出于榮譽,還是出于安全考慮,都不會甘心處于這種痛苦而尷尬的弱勢地位。他們很快就會向對手學習,求助于類似的手段,恢復他們失去的優勢。這樣,我們就將在短時期內看到,舊世界災難的專制統治將會在我們國家的每一個角落建立起來。這至少是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我們的推理與這個規律的標準越吻合,也就越趨向于公正正確。

以上這些話,并非是基于對憲法缺點的假想或者猜測所得出的無端推測。憲法的全部力量都掌握在人民手中,或者在他們的代表手中。但是以上的話是根據人類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所推理出來的可靠結論。

或許有人會以反問的方式來質疑,為什么古希臘共和國經常陷于彼此競爭的局面,卻沒有催生出常備軍呢?對此,有不同角度的答案,但都足以令人滿意。現代社會,人民有勤奮的習慣,一心追求利潤,潛心改進工商業,不能容忍全民皆兵的情況出現,而這正是古希臘共和國的真實情況。金銀數量和工業產品的增加,成倍拓寬了國家稅收的渠道,現代社會還催生了財政科學的發展,它們改變了國家的行為習慣,也完全改變了戰爭系統的面貌,使訓練有素的軍隊從其他公民當中脫離出來,成為國家之間經常性敵對行為不可分離的伙伴。

有的國家很少受到內部動亂的困擾,而有的國家則時時處于對內亂的擔憂之中,這兩種國家的軍事建制有著很大的區別。后一種國家是有必要建立一支規模龐大的常備軍的,而對于前一種國家,即使統治者很想維持一支同樣龐大的軍隊,也沒有什么好的借口。在很少發生內亂的國家,自然很少需要調動軍隊去平息內亂,人民也不用擔心陷入軍隊的統治之下。他們的法律不會因為軍事上的緊急需要,而逐漸松弛;文明國家活力充沛,既不會發生內部腐敗,也不會看到其他國家的不同制度特點就感到迷茫。軍隊的規模比較小,社會的自然力量供給他們綽綽有余;人民沒有養成尋求軍事力量庇護的習慣,也不會屈服于軍隊的壓迫,對士兵既不感到特別喜歡,也不會特別恐懼;他們以一種猜忌的心理看待軍隊,將之視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罪惡,并時刻準備著抵抗這種可能傷害自己權利的軍事力量。

在這樣的環境下,軍隊可以協助執政官平息小規模內亂或者偶然發生的暴動或叛亂;但是它沒能力去與廣大人民的聯合力量相對抗。

而在一個經常面臨內亂窘狀的國家,情況卻截然相反。揮之不散的內亂危險,迫使政府時刻準備著去鎮壓它;其軍隊必須足夠多,才能及時進行防御。由于國家一直需要軍隊的保護,使得軍人的重要性凸顯,相應就降低了平民的地位。軍隊將會凌駕于人民之上。這個國家的領土時常成為戰場,其居民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經常受到侵犯,他們的權利被侵犯的多了,權利意識也就漸漸薄弱了;在某種程度上,這些人民不僅會把軍人當作他們的保護者,同時還會把軍人當成自己的統治者,從此過渡到把軍人視為自己的主人,也并非遙遠不可及的事情;但是一旦整個民族形成了這種觀念,面對有軍隊力量支持的篡權行為,他們就很難再有勇氣去采取有效抵抗。

英國就是一個很少發生內亂的國家。它四面環海,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有力地保護它不受外敵入侵,從而消除了該國建立大規模陸軍的必要性。他們的軍隊,只要能夠在民兵召集到位之前,迎頭擊敗來自海上的突然襲擊,就已經足夠了。他們的政府沒有任何動機,在國內組建大規模的陸軍,而其民意也不會容忍政府這么做。長期以來,英國很少有人以內亂的危害作為原因,要求擴建陸軍。這種特殊的幸運形勢,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該國綿延至今的自由,盡管其政府中貪污腐敗成風。但是,如果事實相反,英國不是孤懸海外,而是位于歐洲大陸的話,他們就將迫于周邊環境的壓力,加強國內軍隊建設,使之能夠與歐洲其他列強相匹敵。那樣,他們也就極有可能像那些國家一樣,成為某一個人絕對權力的犧牲品。英國人民確實有可能因為其他原因淪為奴隸,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是英國通常維持的軍隊規模是如此之小,這使他們永遠不會淪為本國軍隊的奴隸。

如果我們足夠明智,把合眾國長期維持下去,就可以享受到類似島國的幸福形勢。歐洲離我們的距離相當遙遠。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與我們力量懸殊,看起來不會有所變化,也就不會給我們造成實質性的威脅。這樣的話,我們就不需要為了保障安全,去建立龐大的軍隊。但是一旦我們的聯邦分裂,各成員國完全獨立,或者分裂成為兩三個聯盟,我們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陷入歐洲大陸國家所面臨的窘境: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彼此的野心侵略或猜忌進攻,我們將不得不犧牲我們的自由。

這種觀點并不是膚淺無用的,而是堅定而有分量的。它值得任何黨派中每一個謹慎誠實的人,以最嚴肅認真的態度加以考慮。如果這些人能夠堅決而莊嚴地停下來,冷靜地思考這個有趣觀點的重要性,如果他們能夠從各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并詳細探究它的所有后果,他們就會毫不猶豫,放棄那些對新憲法草案的反對,因為反對憲法就意味著終結合眾國的存在。某些反對新憲法草案的人胡思亂想,竟以為廢除新憲法草案比較好,但他們腦中一閃而過的美好幻象,很快就會讓位于更實質、更真實、更確定、更可怕的危險。

 

普布利烏斯

1 我們將會在合適的地方討論對這一點的反對意見,屆時將會指出,在此問題上可以采用的唯一合理預防措施已經被新憲法草案采用了。在美國之前的各國憲法大多沒有包括對這個問題的防范,所以我們需要提出更好的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会理县| 阳新县| 台东市| 安国市| 新乐市| 华蓥市| 邯郸市| 灵石县| 灌南县| 鱼台县| 长宁县| 长寿区| 东莞市| 桂林市| 芜湖市| 营口市| 四子王旗| 临泉县| 临猗县| 连州市| 固安县| 金川县| 都江堰市| 苍溪县| 哈尔滨市| 隆子县| 东安县| 焉耆| 江阴市| 英吉沙县| 龙海市| 射洪县| 白朗县| 台南县| 海城市| 腾冲县| 临洮县| 娄烦县| 会理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