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章
身心靈與道合一

載(zài)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柔致,能如嬰兒乎?

滌(dí)除玄覽,能無疵(cī)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zhì)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shì),長而不宰(zǎi),是謂玄德。

妙解

你能身心對焦,與道合一,片刻不離嗎?

你能心平氣和、身心柔軟,像嬰兒一般天真純凈嗎?

你能滌除心靈污垢、毒素,讓心靈恢復清凈、光明、無染嗎?

你能用無為的方法來治國愛民嗎?(無我無私、不擾民、不制造對立沖突。)

你能說話柔軟、動作柔和、慈悲善待一切眾生嗎?

當你明白生命實相、通達宇宙真理,你能做到大智若愚嗎?

當你體道、悟道、行道,漸漸就會做到道的特征特性:只是默默地生化萬物、養育萬物。生養萬物而不占為己有;做許多利益眾生的事,心中沒有任何傲慢;能長養萬物,但又不去主宰。這就是所謂的玄德。

注釋

玄覽:指人的心靈深邃玄妙,清澈如鏡。

天門:五官。

雌:柔軟。

知:同“智”,這里指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畜:養育。

恃:傲慢。

導讀

這一章非常重要而實用,是日常生活中如何修養心性的指南。

開篇第一句話中的“載營魄抱一”5個字,諸多版本的詮釋各有不同,但對全句的解釋大體一致,即身心合一、人道合一。

全章一共七句話,依次講了修養心性的七個建議和方法,可以做如下概括:

1. 身心要合一。

2. 身心要柔軟。

3. 心靈要凈化。

4. 施政要無為。

5. 言行要柔和。

6. 通達也內斂。

7. 無我亦無私。

這七個內容,每句話、每個字都不難理解,但身體力行并不容易。只有真正體悟體證,才能來到與道合一的境界。

智慧分享

莊子的《外篇·達生》有個“痀僂承蜩”的故事,說的是孔子去楚國游歷,走到一片樹林中,看見一個彎腰駝背的老人正在用竹竿去粘樹梢上的知了。眼見風兒在吹,樹梢在動,知了在爬,但老人把竹竿輕輕往上一舉,就粘下一個知了,百發百中,從不失手。孔子大感奇怪,便深施一躬,向駝背老人請教。老人說:自己捕蟬時,天地與萬物都不存在了,心里只有蟬的翅膀,這樣便達到了萬無一失、出神入化的境界。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事時專心致志、身心合一,才能有所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闽侯县| 辽宁省| 乌鲁木齐县| 株洲县| 贵州省| 望谟县| 溧水县| 南川市| 竹山县| 宝兴县| 元江| 鞍山市| 克什克腾旗| 孙吴县| 杨浦区| 翼城县| 丰台区| 称多县| 万宁市| 株洲县| 陈巴尔虎旗| 辽阳市| 柞水县| 江安县| 宁国市| 上栗县| 高平市| 博野县| 永川市| 洪江市| 丰原市| 抚州市| 安西县| 灌云县| 新闻| 星子县| 德格县| 青河县| 鸡西市|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