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譯注
- (清)蘅塘退士編選 史良昭 曹明綱 王根林譯注
- 465字
- 2020-08-27 13:49:20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1〕。
人隨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歸鹿門〔2〕。
鹿門月照開煙樹,
忽到龐公棲隱處〔3〕。
巖扉松徑長寂寥,
惟有幽人自來去。
【題解】
鹿門,即鹿門山,在今河南襄陽。詩人在開元十八年(730)西游長安求仕無成、返回家鄉后,在此辟建別業,隱居終老。詩寫一天夜間返回鹿門住處時的所見所感。自然環境的清靜與人心境的疏淡渾然一體,彼此滲透,突出了一個“幽”字;而引古隱者為同調,也是詩人真性情的流露。
【注釋】
〔1〕 漁梁:地名,在今湖北襄陽東,離鹿門不遠。據《水經注·沔水注》載:“沔水中有魚梁洲,龐德公所居。”
〔2〕 鹿門:鹿門山,在湖北襄陽。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別業。
〔3〕 龐公:指東漢末年的襄陽隱士龐德公。荊州刺史劉表請他出仕,他不愿做官,帶著家人入鹿門山采藥,一去不復返。
【譯文】
山中寺廟的鐘聲響起天已昏暗,漁梁洲渡口喧鬧滿是爭渡的人。有人沿著沙岸向江邊村莊走去,我也坐上小船歸返寄居的鹿門。月光照亮了鹿門山的煙氣樹木,忽然來到龐德公當年隱居之處。巖壁為門松樹夾道多么空曠冷清,只有那些幽人高士在這獨自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