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安身
《易經》特重實用,字字不落空言,經傳中處處可見“用”字,從第一爻“潛龍勿用”開始,一路用九、用六,“用說桎梏”“用馮河”“用行師”“用見大人”“用涉大川”“用拯馬壯”“用大牲”“利用禴”“藏諸用”“備物致用”“興神物以前民用”“制而用之”“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迭用柔剛”……
除了正面運用外,也作反面運用:坎陷艱險,恰好用以鍛煉意志或設險防敵,“險之時用大矣哉”!人際睽違,同而異,異而同,借派系矛盾達到目的,“睽之時用大矣哉”!王臣蹇蹇,風雨同舟,敵愾同仇,“蹇之時用大矣哉”!
《系辭下傳》云:“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研究易理到最高境界,仍是為了經世致用,活用《易經》的智慧確可安頓身心,自保無咎,一步步累積實踐的經驗,進而造福人群。除此以外,那些怪力亂神、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都不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卦爻辭的創作,充滿了人文精神,以之斷占,必須精確掌握,以免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歸妹卦()“征兇,無攸利”,兇由征來,當事者克制欲望,勿存幻想,不征即不會兇。大畜卦(
)“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貞才有利,不貞即不利,畜不以正,往下吉利全部作廢。困卦(
)“亨貞,大人吉”,小人受困則不吉。大過卦(
)棟橈,若能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則利有攸往,亨。
《系辭上傳》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形勢預警,或有天機,趨吉避兇可事在人為。根據太極圖陰陽變化的理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轉陽,陽極轉陰,天無絕人之路,處境再艱險,仍有亨通之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爻一世界,一卦一乾坤,其中窮兇極惡的悲慘世界在所多有,觀象玩辭,善體言外之意,照樣激發智慧,找得出應對的最高辦法。
舉例來說,既濟、未濟,一成一敗,占者遇此,如何籌謀?生門何在?
既濟卦()卦辭云:“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大象傳》云:“水在火上,既濟。君于以思患而預防之。”
上經終于坎、離,下經終于既濟、未濟,其間皆有深意。既濟、未濟由三畫卦的坎、離組成,熟悉了水火之性,即可巧妙搭配運用,以掌控成敗。火性炎上、水性潤下,本質迥異,行動方向相反。既濟上卦坎、下卦離,水在火上,上卦下行、下卦上行,正是互動交流、相反相成之象,所以初期能成功。一旦相處久了,基本矛盾凸顯,必然水火不容,最后又歸于散亂,整體來看,亨通是有限的。接觸的蜜月期間,為防水火相傷,還得小心翼翼、力持正道,以免禍患上身。
一般狀況下,水滅火,但容器中的水會被底部燃燒的火所蒸發,這就是《孫子兵法》所稱的“五行無常勝”。換句話說,占筮遇既濟,本身若處低位,對手居高位,低位之火為防被上水消滅,即須設置一道屏障將敵我隔開,不要走得太近。如此保持距離,可策安全,而且隔空傳熱,時間一久,反居上風,既趨初吉,又避終亂。本身若處高位,則須撤除屏障,充分運用相反相成的功效,另外早做部署,終亂時迅速轉換。若情境中無明顯的對待關系,而系指事而言,則勿輕易定型,保留或培養繼續往大亨變動的可能,再不然就先賺眼前小亨,勿作過高期望,隨時做好全身而退的準備。
未濟卦()卦辭云:“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大象傳》云:“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未濟上卦離、下卦坎,火在水上,上卦上行,下卦下行,各行其是,全無交集,當然不能成功,但也避開了矛盾摩擦,保留實力,未來還有亨通的機會。既濟坎險在前,先明后險,初吉終亂;未濟坎險在后,若能涉險不亡,前途光明在望,可稱初亂終吉。
未濟的生門,即在終而復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興風作浪,薪盡火傳。這一波不行了,不必逞強過涉,憋住氣再作下一波甚至下下波的打算,只要資源和實力仍在,終有成功的機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何必孤注一擲、招禍殞身?世界中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即為運用未濟而奏效的顯例。故事若講完,蘇丹要殺頭,那就想辦法制造高潮,永遠讓它未完待續,拖得一久,實力者聽得入迷,連殺人的刑令都忘了。
《孫子兵法·勢篇》有云:“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由此來看,營造激情,搞到飲酒濡首、不知節制的地步,連未來的機會也消耗殆盡。小狐貍渡河,功虧一簣,敗在智謀與經驗仍不足,若是修養功深的老狐貍渡河,就不這么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