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傳結構

無論義理或術數,都得研習原典。《易經》的內容,分為經、傳兩部分。經就是卦畫、卦名與卦爻辭,傳是最早解釋經文的,有《十翼》之稱。“翼”是輔助之意,讀了《十翼》,能幫助我們了解經文,《十翼》為《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系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彖傳》及《象傳》的上下篇,依經文分上下而來。乾卦至離卦,前三十卦為上經;咸卦至未濟卦,后三十四卦為下經。

《彖傳》是解釋卦辭的。例如: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就是解釋“元亨利貞”的《彖傳》,前面會以“《彖》曰”標明。“彖”有斷的意思,依此論斷一卦之義。乾《彖傳》音韻鏗鏘,含蘊深厚,寥寥數字,道出《易經》思想的核心,值得學者深探。本書往后各章,闡述易理,多有述及。

《象傳》又分《大象傳》跟《小象傳》。《大象傳》仍就全卦卦象引申,鼓勵學《易》,取法天道。例如:乾卦《大象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大象傳》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段話,中國人可謂耳熟能詳。進取與包容,宇宙間兩種最基本的勢用,陰陽調和,便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又如困卦(),上卦兌為澤,下卦坎為水,水在澤下,表示澤已枯竭。《大象傳》據此卦象發揮:“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干涸的沼澤,了無生意,象征困苦的環境,資源耗盡。君子處此困境,不能怨天尤人,得奮力苦戰,拼命也要達成既定的志向。

《小象傳》解釋每卦的爻辭。例如:乾卦初九,爻辭為“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就是《小象傳》。初九之所以不能輕舉妄動,是因為地位太低,發揮不了作用。上九爻辭為“亢龍有悔”,《小象傳》云:“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陽氣太盛,一定無法長久,必然招致遺憾。

《文言傳》只有乾、坤兩卦才有,對兩卦的卦爻辭作更深一層的闡釋與發揮。乾《文言》更是反復申論,不厭其詳。“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元德是創造力的根源,所有善行的發軔點,多去培養、體會,人的智慧會有日新又新的成長。嘉美的事物會合在一起,彼此互敬互重,遵守游戲規則,便能亨通無礙。行事不走極端,分寸恰到好處,大家都可獲益。堅持重大原則,不以處境順逆變移操守,這樣才能負責任事。創始、亨通、產生效益、擇善固執,就是乾卦的四種德行。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潛龍是具有創造力,又耐得住寂寞的人,不隨波逐流,不征逐虛名,安心隱遁,一點也不郁悶。別人不認同,他也不在乎,自己高興的事就去做,不喜歡的就不做,世俗的習尚完全影響不了他。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依循這樣的體例,近八百字的剖析,將乾卦的特性講得淋漓盡致,其中精義無窮,非常值得品讀。乾、坤兩卦是父母卦,其他六十二卦都有乾、坤的影子,透過《文言傳》,深刻掌握其內涵,有助于對全《易》的了解。

《系辭傳》長約四千五百字,上、下傳各十二章,為通論《易經》的文字。過去講《易經》,一般都先講《系辭傳》,以明學《易》指歸。《系辭傳》在中國思想史的價值很高,行文簡練,音韻鏗鏘,也是極好的文章。我自己十幾年前,曾利用上下班擠公交車的時間背誦過,至今非常受用,許多獨到的心得都受其啟發。

《說卦傳》講八卦成卦之理、方位、特性及其所衍伸的卦象。由于取象為列舉式,無法涵蓋盡易象的靈活多變,與經文所用的卦象也不盡相同。例如:“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相信現代的讀者看了就很頭疼。古今器制不同,物象日新又新,《說卦傳》宜活看,不必拘執。

《序卦傳》講六十四卦依序相生之理。我們在第一章中討論綜卦時,已講過“乾坤屯蒙需訟師”一段,原文是這樣的:“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易經》最后一卦是未濟卦(),未濟卦前是既濟卦()。“濟”是涉水渡河,古代交通不便,渡河是樁艱難的大事。爻辭中每多“利涉大川”之語,以喻勇往直前,克服困難。“既濟”是已經度過艱難,從乾、坤開辟鴻蒙以來,歷經長期奮斗,終獲成功。按理全經應在此作結,從此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但《易經》偏偏在既濟后,又以未濟終結,這是先哲觀察敏銳、高人一等之處。就像三畫卦變六畫卦,重卦的觀念一樣,始、壯、究之上再接始、壯、究。世事的變化,文明的演進,永遠終而復始,生生不息。

《雜卦傳》很短,才二百五十字,綜合比較六十四卦的特性,言簡意賅,值得重視。舉例來說,同一“故”字,用以點明三個卦的特性:“豐,多故;革,去故;隨,無故。”

“故”是已有的成就。既有資源很多,就是“豐”。過去的東西整個不要,就是“革”。完全沒有過去的包袱,就是“隨”。隨和、隨遇而安、隨機應變,隨卦是《易經》里很精彩的一個卦,含有極高的處世功夫。

《十翼》雖然是解釋經的,千百年下來,已被后學視為經傳一體,代表易學思想的核心。整部《易經》是集體創作,從發端到集大成,至少經過上千年的時間。這么多人的生命經驗和生活智慧千錘百煉,流傳下來,現代人只要虛懷領受、慧心參悟,肯定對生涯規劃有幫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桐梓县| 青河县| 孟津县| 南雄市| 竹山县| 宜君县| 山东省| 太谷县| 安龙县| 田东县| 喜德县| 大邑县| 台前县| 凤阳县| 顺平县| 民勤县| 武定县| 民丰县| 襄城县| 惠水县| 松阳县| 崇信县| 汝阳县| 仁怀市| 周口市| 石景山区| 饶平县| 波密县| 霍州市| 滨州市| 绥江县| 葫芦岛市| 大连市| 大冶市| 年辖:市辖区| 丰城市| 公安县| 津市市|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