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請叫我大文豪

  • 公相
  • 旬十七
  • 2309字
  • 2020-08-20 03:52:00

小院門關上,李萬財半晌沒回過神,后面的隨從上來一名四十多歲忠厚的漢子,扶著李萬財問道:“當家的,您可還好?”

李萬財輕嘆口氣道:“沒事,走吧。”

漢子隨在李萬財身后,言語憤憤不平:“劉府都已落魄,還自詡望族,竟不將當家的放在眼里……大小姐如此風華,何必記掛婚約,許他一點好處,將婚約取消了便是。”

“你懂什么?”李萬財臉色不悅道,“當初我尚是寒門,便得麻衣神相批命,說我有二十年運程,果不其然就發跡,后又遇上神相,便說非要跟這江南劉府結下秦晉之好,便可續上大運三世……你說我能不相信嗎?”

漢子支吾道:“堪輿之言怎可輕信?若劉府有運,何至如此?”

李萬財突然停下腳步,道:“先前走時,賢侄與我說的,可有聽清?”

“這……他好像說讓咱運鹽時收斂些……當家的莫往心里去,體弱書生怎曉行鹽之事?咱的船運了兩淮的鹽,都已到秦淮江口,跟兩浙地方鹽商打好了招呼,只等將他們的鹽……混裝于船上便可進城……”

李萬財是大商賈。

并不單純只是販鹽,但這時代販運官鹽可是大買賣,每季的運鹽少不了他。

“今年不從兩浙買鹽,便如此運進城。”李萬財在深思熟慮后,做出決定。

漢子一聽急了,道:“當家的,今年咱一共才得了兩淮二百引鹽,城西張家和寧海的宋家,靠著跟兩淮都轉運使司的關系,都運到千引以上,若咱不加灶私,光靠這二百引運進城,刨除船只、人工和孝敬上去的,怕沒剩幾個。”

明初行開中法,鹽、茶等統一官售,官商買賣鹽以鹽引為憑。

弘治前,鹽引不分大小,一引鹽統一是四百斤,憑鹽引繳納稅賦,再到鹽場領鹽、運鹽、過關、賣鹽,因其中苛捐雜稅繁多,到實際施行時官鹽夾雜私鹽,已成定例。

二百引鹽,就是八萬斤,明朝斤小,不到四十噸,分兩條大船運來,再從地方上買一倍的私鹽混雜其中,兩船擴充到四船,一并運到南京城里來賣。

私鹽和官鹽混雜,也是一條產業鏈,只要關節打點好,官府也不會嚴查,即便查到不過是挨一頓打,鹽沒收……

幾十上百年也都這么過來。

李萬財擺擺手道:“這兩年的鹽是不好賣,就算是一切如舊,每斤鹽不過多賺個三五錢,合也不過二三百貫,于家業無增,便聽我那賢侄的一次,此事便如此定了,不得有誤。”

漢子很不甘心,但家主有命,他也不能去強辯,便恭敬應了,心中仍有不甘。

李萬財繼續往前走,口中感慨道:“李家已有衰落之象,若不把這運勢續上,怕真就步了劉家后塵。唉!”

……

……

劉家小院內,劉恒正在對劉源隆進行批斗。

教訓了一圈,連常順都分不清到底哪個才是老爺,但聽劉恒最后總結一番:“……說是去討債,一文錢不見;讓你去借書,書在何處?”

劉源隆坐在井沿上懊惱半晌,嘆道:“年輕人不知世道艱難,誰家沒事往外借書?為父問了幾名同窗,都在竊笑,以為我做那考舉人的春秋大夢,學業不成還要重拾書本,卻連本書都沒……不丟人嗎?”

劉恒暗想,你在姑姑和外祖父家撒潑的時候怎么不覺得丟臉?

一到同窗、朋友面前,那張臉皮又無端薄了起來?

不過再想想劉源隆的話,也有幾分道理,這年頭擁有書籍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都能當傳家寶世代相傳,怎會輕易借與他人?

“怪只怪為父行差踏錯,大不了為父花些心思,將腦海中曾記得的內容謄抄下來給你便是了。”劉源隆又出了個近乎天方夜譚的餿主意。

這老小子,多少年沒認真接觸過書本,腦袋里能有點墨水便不錯,就算真記得一些書本內容,謄下來也必定錯漏百出。

“人無千日好,花無白日紅,父親也不必垂惱。若是自己整理出書冊,跟人去換,你看如何?”劉恒提出了個大膽的提議。

劉源隆瞪大眼看著兒子,苦笑道:“兒啊,爹背寫下來給你看就行……若有錯處,拿出去不是現眼嗎?實在不行讓爹出去追你未來岳丈,央求讓他拾掇幾本書,你看如何?”

給你點顏色,你還準備開染坊了。

劉恒又拿出喝斥口吻道:“少廢話,正好也要練字,趁天沒黑趕緊寫一些出來,明天拿去跟你老友問問,看誰有興致,拿他們的藏書來換。”

……

……

劉恒很清楚,這時代的信息是非常封閉的,寫書有前景,比如說他之前便構想過要創作四大名著,定會有市場。

可問題是拿來換書,寫四大名著就很扯淡,長篇的他要寫到猴年馬月去?

最好是短篇的,一個個的小故事,寫出來讓劉源隆拿去跟老友賞讀一下,若覺得好直接提出交換書籍,即便不成也當是練字。

寫聊齋很好,可問題是那些神怪的故事未必對這時代人的口味,金瓶梅好似太重口。

還有個大問題,不是每一本名著他都記得,即便很多記得,也無法記全,行文章句要達到流暢必然要加很多改編,別說一年半載,幾年都未必成。

穿越眾們上來就搞四大名著的,劉恒只能自嘆不如。

能把四大名著背誦如流,比不了比不了。

挺好的設想,到落筆時,不知該寫什么。

“兒啊,你才多少閱歷,不讓爹來寫,你親自寫……算什么意思?”劉源隆見劉恒提筆坐在那構思,反而覺得面子掛不住,“這破紙,寫了也存不多久,拿出去跟人換閱……怕是不易。”

劉源隆旁若無人一樣在念叨,全然不顧劉恒對他的反感:“對了,你先前說的那個什么‘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從何處聽來?”

“嗯?”劉恒突然意識到什么。

他說的不過是民間諺語,具體出處,一時間還真想不起來。

在他仔細思索后,才想到了出處,便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醒世警言》,一部短篇白話文小說集。

劉恒一想,這不在正是眼下要找的書寫題材?

題材找到,可想到《醒世警言》內容,他記得的又偏少,主要是四十卷的故事不是每個故事都吸引人。

不過好在這些故事基本都獨立成章,但凡是找到才子佳人或是離奇荒誕的故事,必定是引人入勝。

他大筆一揮,在紙上寫下:“年少爭夸風月,場中波浪偏多。有錢無貌意難和,有貌無錢不可。就是有錢有貌,還須著意揣摩。知情識趣俏哥哥,此道誰人賽我。”

如此開篇,正是《醒世恒言》中非常有名,也是后來被改變成無數曲藝戲文的“賣油郎獨占花魁”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凌源市| 廊坊市| 左云县| 五莲县| 星座| 蒙山县| 文山县| 枞阳县| 威信县| 阿巴嘎旗| 安仁县| 深水埗区| 茌平县| 平塘县| 宽甸| 左云县| 长白| 丰原市| 杭锦旗| 荆州市| 文山县| 含山县| 凤山县| 祁连县| 额尔古纳市| 宜黄县| 抚顺县| 乳源| 日土县| 瑞丽市| 毕节市| 义马市| 德兴市| 泾源县| 衡阳市| 东台市| 长乐市| 巨鹿县| 金平|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