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墨子及儒墨之爭
──經驗論與先驗論的對立
墨子(約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戰國之際魯國人。他是先秦時期聲望僅次于孔子的思想家。他創立的墨家學派是作為儒家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如果說孔子的思想具有貴族的色彩,那么墨子則是平民的哲學家。墨家學派主要代表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過程中平民和小私有財產者的利益。墨子的思想主要記載于《墨子》一書。
墨子對周禮持批評態度,“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他反對儒家的復古主義,說:“吾以為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這是對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批評。可見,在“古今禮法”之爭上儒墨是對立的。在哲學上,墨子建立了一個經驗論的體系來同孔子的先驗論相對立。以下我們通過儒墨的對比來論述墨子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