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 青春 人生:北理人的成長印跡(2014—2018)
- 王泰鵬
- 3993字
- 2021-03-05 10:36:40
再遙遠的目標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
數學與統計學院 張世強
數學與統計學院2014級本科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三年純成績和綜合測評均專業第一,GPA93.6,專業課GPA96.9,其中滿分課程13門,95分及以上課程29門。曾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獲2018年徐特立獎學金特等獎、國家獎學金兩次,迪文獎學金一次,工信創新創業獎學金兩次等;獲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邀請賽金獎一次、區域賽銀獎兩次、銅獎四次,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金獎一次、銀獎一次,“藍橋杯”全國總決賽二等獎三次、北京賽區一等獎三次,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團體優勝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三等獎等。本科期間完成論文三篇。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可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2014級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張世強,很開心可以和剛來北理的你們分享我大學四年的經歷。四年前我剛入學時學校發了一本書《大學·青春·人生》,軍訓期間我就看完了,書上學長學姐的經歷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鼓勵,很感謝四年后我也能有這樣一次珍貴的分享機會。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我的座右銘——再遙遠的目標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我的故事都已是過去式了,而你們的大學故事才剛剛開始書寫,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一點點幫助。
目標,適合自己最重要
選好專業是大學期間很重要的事情,在喜歡的專業學習會更有興趣,更有求知欲。四年前我高考報志愿時只想選數學,這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學科,可是家人、老師、朋友都反對,覺得學數學很難,而且不好找工作。那時的我在大家的勸阻下沒有能堅持選擇數學,而是選擇了火爆的計算機專業。剛來北理,我對這個完全陌生的專業有抵觸情緒,但隨著專業知識的學習,開始慢慢對這個專業產生興趣,認真學習相關課程并且努力練習編程,我似乎已經給自己規劃好了路線——繼續學習+讀研+找個不錯的工作,正如家長們期待的那樣。但是我覺得這樣進行下去并不快樂,也沒有學習更多東西的欲望。我不僅僅想用計算機的知識去實現某個目的,而是想搞明白背后的理論的建立和應用方法。就在大一上學期這段迷茫期,我遇見了大學四年對我影響很大的兩位老師。第一位老師是我如今的導師孫華飛教授。孫老師當時教我線性代數,他幾乎每節課都至少會提前半小時到教室,和學生們聊天。孫老師在和我聊的過程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給我介紹黎曼幾何、統計流形這些很高深的知識,讓我了解數學專業學的是什么、在研究什么樣的問題,極大地激發了我的興趣。而且,孫老師在發現我對數學的興趣后,問我有沒有興趣轉入數學專業學習,他認為這樣可能會更適合我,并鼓勵我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學者,去學習更多的數學理論并學著將其應用在計算機領域。
第二位老師是我在有轉專業想法后與輔導員溝通,她給我引薦的林永鋼老師。林老師是數學專業出身,但從事計算機專業工作。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數學和計算機兩者的緊密聯系,同樣鼓勵我如果真的喜歡數學可以考慮轉專業。同時,林老師也是我校ACM集訓隊的教練,帶我走上了競賽的道路。在經過一年的深思熟慮并且得到家人的同意后,我在第三學期從計算機學院轉入數學學院。在數學專業的學習,不僅培養了我更加嚴謹全面的數學思維,提高了我的數學能力,讓我一直有動力去學習新的知識、鉆研新的東西,也讓我找到了未來想從事的事業。
學習,堅持一生的事情
講到轉專業,必須要說到學習。我入學時沒有現在的大類培養,當時轉專業對成績有很高的要求,大一還不錯的成績讓我有了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學習無疑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當然這不僅限于課程上的學習,競賽、學生工作、社團、個人興趣等各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學習。這里我主要分享我這四年的課程學習。
大學和高中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每學期都要學習七八門甚至更多不重樣的專業課程,短期內就需要我們掌握大量新的知識。我的學習方法總結為“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 “核心”是堅持,“基本點”是思考和訓練,這在我適應各方面學習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待新的課程,我會思考每個知識點由來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證明步驟和計算過程都會自己推導一遍,如此可以讓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學了什么。而訓練則是在對知識有一定掌握程度的前提下通過在具體例子上的應用來檢驗所學理論和方法,我在幾乎每門課程的學習中都會把課后習題做一遍,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查缺補漏,對于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再浪費時間做多余訓練,而對于薄弱知識則加之針對性地練習和進一步的思考。我大學在課程上取得的成績受益于此,同時也因為一段時間沒有這樣做受到了一些影響。
在剛轉入數學專業的時候,我只有高等數學的知識基礎,對數學分析完全沒了解,而我要學的第一門課就是數學分析Ⅲ,因為轉專業在學習新課程的同時要補學以往課程,時間比較緊張。在數學分析Ⅲ期中考試之前,我用很短的時間看了一遍考試內容和課后習題,覺得應該沒問題,結果只考了84分,這是我大學四年數學課程最低的分數。沒發試卷的時候我極不理解,我明明所有題都做了而且自認為做的沒錯,拿到試卷一看,幾乎每道題都被扣分了,都是推導不嚴謹或者證明不詳細導致的。我在學高數時可以直接用結論,但在數學分析中必須有嚴謹的解答過程。從那之后,我開始很認真地對待數學專業課程的學習,通過做大量的思考和練習去扭轉自己的工科思維,最終數學分析期末考試得了滿分。
這個小故事也引出了一個核心,也是今天分享的核心——堅持。學習是比較枯燥的一件事情,大部分人每個學期開始或假期開始都會給自己定很多目標,但是堅持下來的不多。如果決定要學好,那么堅持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很艱辛甚至比較痛苦,但最后也會有收獲的喜悅。我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是那個理解最快、掌握最好的,但是這四年我一直踐行“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堅持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入大量的思考和訓練,最終收獲了一份還算不錯的成績單。雖然學習的成果不能僅僅用幾個數字來衡量,但高分是我對這門課程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是對我努力學習的一種認可。
競賽,堅持積累有收獲
最后聊聊競賽,從大二到大四,我大學期間近一半的時間花在了ACM競賽上,ACM競賽是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有信息學的奧林匹克之稱,參加的隊員在程序設計和算法實現上有著突出能力,比賽過程則是三人一臺電腦,在五個小時內解決十個左右的編程題,所寫代碼要在給定的時間限制和內存限制下通過所有測試用例才算通過一題,而該類競賽中最高水平的則是ICPC和CCPC兩項比賽。剛剛接觸這項競賽是從ACM集訓隊的學長每周的算法講課開始的,當時聽了幾節課之后對算法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但是入門階段比較難。在大一上學期參加第一次程序設計新生賽我只做出了兩個題,排名八十多,沒有獲得參加集訓隊寒假集訓的資格,當時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參加這項競賽了。幸運的是我遇到了林教練,他不僅給了我轉專業方面的建議,還讓我考慮加入集訓隊,為隊友提供數學上的支持。當時非常高興,但也比較擔心自己無法通過集訓隊的選拔,所以開始了每天六點多起床開始寫代碼到晚上十二點的生活。三個月的堅持,我最終入選了集訓隊,開始了三年的ACM生涯。
集訓隊的生活很充實,也很辛苦。不放假的時候每周會有學長學姐們從中關村來良鄉給我們講課,一節課學習一個新算法,然后做十個左右的編程題,學會用新算法解決問題,且大部分周末都會有線上線下各種比賽可以參加,而每個寒暑假則會在中關村校區集訓,每天早九點到晚十點的學算法、編程、比賽、討論。
起初,和我組隊的兩個隊友都是高中就開始參加競賽的,有一定的基礎,我努力不拖隊友的后腿,認真完成所有練習,并且在集訓完之后保持同樣高強度的訓練。同時,我還利用自己的數學優勢去學很難的算法,大量的思考和訓練讓我從一個只是推數學公式的選手變成主力選手,可以游刃有余應對各類算法題目,在大三、大四也為學校摘金奪銀,獲得了一些獎項。這些獎項的背后是三年持續不斷的堅持訓練和近二十萬行代碼的積累。2017年11月是我參加的最后一屆比賽,也是我向區域賽金牌沖擊的最后一次機會,當然我注重的不是拿金,而是在準備過程中大量的積累對我思維能力和代碼能力的鍛煉,以及在比賽過程中面對不同的難題和狀況對我臨場發揮和團隊協作能力的考驗。
除了學習競賽,還有很多時間留給學生工作和業余愛好,不變的是,只要我選擇去做的事情就一定堅持做好。我開始學生工作是從大一當班委開始的,四年的學生工作經歷絕大部分是開展課程串講以及算法講課。大一時我作為班級的生活委員,一方面組織各種活動,服務班級同學,另一方面嘗試給班級同學組織集體自習和考前串講,盡力為班級同學準備考試提供幫助,每周一次的集體自習,考試月頻繁的串講,一堅持就是一年。大二入選曾經的程序設計與算法藝術協會培訓部部長,負責面向全校的算法普及。大三擔任數院學業指導中心導師團成員,每周固定時間為全校同學提供數學課程學習的答疑以及開展一些課程的串講。大三和大四擔任我校ACM集訓隊學生負責人,負責整個集訓隊的訓練和比賽事項,同時為集訓隊隊員講授多次算法課。而在計算機學院暑期實訓中,我和集訓隊其他成員負責其中的算法訓練部分,為計算機學院同學學習算法提供幫助。大學四年,我花了很多時間來和大家分享我在課程和算法上的學習經驗,但從來不認為這是浪費時間。我的導師孫華飛教授經常跟我說“講的人受益最大”,大量的串講和算法講課一方面讓我對課程和算法的掌握更加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在這個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快樂。
北理這四年很充實,很開心,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我學到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我對這里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也有著作為一名北理工學子的驕傲與擔當。如今你們也成了北理工的一分子,即將開始四年的大學生活,希望你們可以不懼嘗試,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標,并堅持朝目標努力靠近。再遙遠的目標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希望各位都能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