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墾荒地的想法(下)
- 大明世家子
- 瀟灑不羈大天才
- 3262字
- 2020-09-04 18:16:28
“嗯,王媽媽,你先吃茶,這是上好的茶葉,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反正是從姐姐那偷來的。”
“啊!這可是婢子天大的口福,誰不知道大小姐對茶葉最是挑剔,等閑的都不入她的眼呢。”
小心翼翼的端起面前案子上的青花茶盞,王管事不由得眉開眼笑,都說大小姐一兩茶葉就得十兩白銀呢,老天爺,這可是久聞其名,不見廬山真面目了。
“您盡管喝著,回頭我讓煙翠姐姐捎過去一罐,不夠了,只管和我張口。”張祈安隨意的說道,頓時聽得王管事眼睛一亮,感嘆的道:“這怎么好意思,二爺您的心意婢子就領了,有事您直說無妨,只要是我能辦到,一定盡心盡力。”
張祈安愣,原本就是一份心意,看得出她喜歡這茶葉,所以才會送些,沒想到被誤解成有事相托,賄賂人家呢,不過他也沒解釋,笑嘻嘻的道:“無妨,您本來就是母親身邊的老人,孝敬您是應該的。”
這話就暖人心底了,什么時候王管事見過如此體貼的主子,如此慰藉的話,眼眶頓時紅了,深深的吸了口氣,動情的道:“多謝二爺,有您這句話,婢子這輩子算是心滿意足了,今后除了夫人,婢子就只聽二爺的吩咐。”
順勢而為,王管事哪還不趁著如此難得機會,大表忠心,這二爺可是未來的國公爺啊!
“王媽媽,如今府里沒有差事的人家多不多?有沒有精于農桑的老人家。”
“咦!二爺這是要置地,還是辦作坊?”
“兼而有之吧,為人子者,當孝敬父母,我如今年紀幼小,將來恐怕也會一事無成,今日做些農家準備,省的來日敗光家產,無法侍奉雙親頤養天年。”
“真真的大孝心啊!二爺聰慧天成,將來何愁不能定國安邦,這田桑賤業,商賈污垢,不值得二爺費心籌謀,聽婢子的一句話,用功讀書,勤練武藝才是正途。”
“呵呵,王媽媽的金玉良言,我自會記在心里,但我還是想先招些人手,一來開墾田園種植果樹,廣開財源,二來安頓府中無所事事的家人,不提前做些準備,這人口繁衍,以后不免坐吃山空。”
“這話倒也說的是,那婢子就不避嫌疑,向二爺舉薦一個人。”
“快說,您舉薦的人肯定不凡,難道是王媽媽的夫家不成?”
“就說二爺聰明,果然一猜就中,正是我的夫家,另外還有爹爹張真昌,他們都是多年種地的好手,還有這下面確實有幾戶人家沒有差事,平日求的我真是焦頭爛額,如今真是大好,一股腦的遷過來,也省的太太每日費盡心思,無法安置他們。”
“嗯,那你給我說說,府上各家各戶的情形?”
好半響,王管事歡天喜地的出了正屋,手里緊緊摟著一罐茶葉,生怕給人瞧見,用那衣襟蓋住,急匆匆的走向自己屋子。
大廳中,香霧繚繞,躲在走廊過道上的張婉兒,此刻背靠墻壁,望著紗窗怔怔愣,剛才廳中二人的對話,全被她聽得清楚。
這個猶如浴火重生的弟弟,真是一件接著一件事,讓自己震驚莫名,小小孩兒真是好生讓人看不透,還不知以后能帶給自己多大驚喜,只希望老天保佑,不要惹出天大的禍事。
輕輕嘆了口氣,張婉兒輕聲吩咐道:“秋蕊,把院子最后那間廂房收拾下,改成一間靜室,在請上一尊菩薩。”
“小姐,這是為何?”秋蕊神色驚訝,連忙問道。
“唉,祈安如此年幼,為人處世,說話想法都與眾不同,我擔心他太過聰明靈秀,以至遭到天妒,這幾日我就沐浴素食,幫他敲上幾天木魚,念上千遍佛經,多多祈福吧。”
“小姐,唉,婢子這就去辦。”神色復雜的秋蕊,默默低頭嘆息,朝著外面走去。
一連三日,院子中的生活依舊,打算在此落戶的張祈安,除了每日鍛煉幾個時辰外,其他時間都用在思考莊子的籌劃上,姐姐也不知道每天做些什么,只說是潛心讀書,不想被外物干擾,整個人都大門不出。
張祈安也樂得自在,一面命王管事趕回城里向母親報信,詳細解釋自己的計劃,一面命二管事張虎帶上足夠的盤纏,快馬到父親的大營中送信,又命長隨張六趕去云南,求見黔國公沐晟,也就是自己的舅舅,討要些南安的稻種和當地有經驗的農夫。
這幾天張祈安才從姐姐那了解到,原來母親乃是沐晟的遠房表妹,明初開國功臣沐英堂妹沐鳶的親生女兒,如今這沐晟繼承黔國公爵位,沐家開始世代鎮守云南,在大明朝聲威顯赫。
而祖父當年乃是元朝摳密知院,元朝滅亡后遠走大漠,后來和弟弟張云在洪武十八年時降明,后來大軍北伐,隨軍戰至摸魚兒海,擊敗蒙元余孽,因戰功卓著,戰后被朝廷授予濟南衛副千戶,在后來就是追隨燕王,因身先士卒,勇冠三軍,足智多謀,成為燕王手下第一大將,經由燕王妃親自做媒,把母親許配給父親張玉。
成親時的母親,因為年幼時雙親就已先后病故,一直被沐英收養在家中,當作掌上明珠般視如己出,燕王用意自然是籠絡雙方,所以母親身份非同小可,背后有整個黔國公府撐腰,這么多年來,才沒有被二太太的宗室女身份壓制住,反而穩穩的勝出一籌。
論尊卑,大家都是皇親國戚,論親近,母親身為國公妹妹,叔叔乃是太祖義子,可比一個普通皇室遠親強上許多了。
給母親的口訊自是討要銀兩,順便解釋下自己的計劃,而給父親的書信除詳細解說計劃外,就是讓他把多次遠征南安,受傷的將士挑選些舉家遷來,一來增加莊子人口,二來替父親分憂,畢竟愛民如子的他,不可能不為手下出生入死的兄弟著想,遷過來后是軍戶也好,還是農戶也罷,反正是平民,都要向朝廷上繳賦稅,而不會成為自己家的莊戶。
要做的事很多,不過可用的人才卻少的可憐,除了張棟兄弟倆,跟來的長隨主要任務得守護園子,一來二去,張祈安就把主意打到身邊的丫鬟身上。
這日清晨,用完早飯后,張祈安拉著煙翠和碧翠跑到院子中,張婉兒看的稀奇,也跟著過來,她這一動,自然是滿院子丫鬟望風景從。
原本打算跑到假山涼亭中,可看著后面跟來的一大幫女人,張祈安苦笑著停下腳步,指著院子一個角落,那里正好有棵大槐樹,說道:“大家搬些木凳過來一起坐吧,正好我有事和你們說。”
不知道二爺要說什么,好奇的丫鬟們,趕緊四下去尋找凳子,張婉兒抬手整理下被微風吹亂的秀,笑道:“小弟,你又要弄出什么古怪的事?”
嘻嘻一笑,張祈安殷勤的跑過去扶著姐姐走到樹下,接過煙翠手中的椅子,放好后又體貼的扶著姐姐坐下,只看的張婉兒捂嘴嬌笑。
“這無事獻殷勤,肯定是有事求咱們呢,說吧。”
“嗯,我是想拜托姐姐教大家識字,還有術數,至于詩詞一類的,就不用了。”
秀眉一揚,張婉兒笑吟吟的問道:“為何不學詩詞,這女孩家家的,學些詩詞,可是能陶冶情操哦。”
笑著搖頭,張祈安不同意的道:“我的意思是讓大家學些有用的知識,識字可以看懂賬本,術數可以教會大家記賬,另外我還想請人教大家醫術等方面的學問,詩詞雖然高雅,但卻不適合平民百姓。”
了解的點點頭,張婉兒又問道:“可這些都有賬房先生去做,病了可以請醫師呀?”
“求人不如求己,反正我看大家平日也沒什么事,與其荒廢青春,還不如學些東西,就算嫁人后,這腹中有了才華,也能管好家中瑣事,處理好人情往來。”
“可是二爺,家里人都說無才便是德,以前我們都曾跟著小姐學過幾天字,自從家里反對,后來才不了了之。”秋云諾諾的言。
聽到這話,張祈安意外的看了有些得意的姐姐,接著笑道:“什么無才便是德,那都是那些文人說的混賬話,這沒有學問,就無法明辨是非,讀書可以見禮明透,可以改變命運,不要去相信什么女戒一類的混賬書,什么未嫁聽父,出嫁從夫,三從四德的都是狗屁,愿女兒粗識字,酒譜茶經相夫子,說的動聽,還不是要讓你們老實的遵守婦德,其實是為了男人能更好的欺壓你們,哼。”
這一番與眾不同的見解,只聽得一眾丫鬟目瞪口呆,神色間有些猶豫,就是飽讀詩書的張婉兒,也不理解的沉思,看到她們的樣子,張祈安知道這番話還不能被馬上接受,不過他也不強求有人贊同自己,畢竟女權社會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不可能形成的,只要讓她們多多少少能記住自己的話,也許將來會努力爭取一下,起碼不要任由別人去主宰她們的命運,隨波逐流的渡過一生。
張祈安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改變一個朝代的諸多陋習,畢竟這里面有很深層次的原因,而明初永樂皇帝太過強勢,任何反對意見都不會被輕易接納,而思想保守的文人大臣們,更不是隨便能說動的。
他也曾經想過去影響朝局,開海禁,通海商,改良火器,建立新式學校,取締東廠錦衣衛,消滅宦官,廢掉皇室宗親的特權,平衡文人黨政,傳播新思想,豎起新信仰,征服北方,甚至建立君主立憲制度,成立國民議會,最后三權分立,乃至人人平等,中華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