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勘探開發技術研究

【概況】 勘探開發技術研究中心(延安分院)于2010年10月15日在油田公司崖里坪生產基地掛牌成立。由集團公司研究院延安分院與油田公司勘探開發技術研究中心合署辦公,隸屬油田公司非直屬生產部門。有職工244人,其中集團研究院下派89人,化驗中心78人,研究中心在冊77人。設綜合辦公室1個、專業研究室10個,具體包括綜合辦公室、勘探研究室、鉆井工藝室、采油氣工藝室、注水工藝室、井下工藝室、地質研究室、油氣藏研究室、采收率研究室、地面工程室、信息資料室。業務涵蓋油氣勘探開發、鉆采工藝、非常規、頁巖氣、采收率技術、地面工程技術、油田防腐技術、油田信息化建設等諸多方面。

【探井井位審查】 審查探井230口,完成年計劃100%;探明含油面積220.76平方千米,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0278.49萬噸,完成年計劃9000萬噸的114%。

【常規井井位審查】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完成1885口常規井井位審查,協助完成204口水平井地質設計,編制投產跟蹤報告112份;全年審查常規井井位1885口,水平井地質設計204口,完成跟蹤評價報告139份,完成計劃100%。

【編制2017年勘探開發部署方案】 完成油田公司2016年勘探開發總結及2017年勘探開發部署方案。7月12日成立編制小組,制定編寫提綱。9月30日,根據各采油廠部署方案,結合勘探開發現狀,編寫完成《油田公司2016年勘探開發總結及2017年勘探開發部署方案》并上報審查。10月31日,通過油田審查;11月9日,通過集團審查。

【水平井壓裂設計】 全年完成水平井壓裂設計204口,對壓裂過程實時跟蹤指導,完成跟蹤指導報告204份,完成全部任務。12月9日,完成CO2增能壓裂設計25口、CO2泡沫壓裂設計4口,并對壓裂過程跟蹤指導,完成跟蹤報告29份,完成年計劃100%。

【基礎地質研究】 強化致密油基礎地質研究,實施《延長油田致密油潛力評價與甜點預測》課題,探索致密油甜點預測方法,優選致密油有利區帶;在旬平1井進行水平井+縫網壓裂勘探試驗,最高日產油25噸;尋求延長資源新接替,開展《侏羅系安定—直羅組、三疊系紙坊—和尚溝—劉家溝組油氣勘探潛力評價》課題,展現延長探區淺層深層勘探潛力和方向。

【縫網壓裂技術應用】 在定邊、黃陵、下寺灣等采油廠(部)對118口水平井實施縫網壓裂,壓裂后平均單井日產油8.4噸,比常規壓裂水平井增加2.8噸;對七里村、富縣采油廠的4個定向井組(包含16口油井)實施常規井整體縫網壓裂,壓裂后單井平均日產油2.2噸,是普通壓裂井的2~3倍。

【空氣泡沫驅應用】 在甘谷驛、子長、南泥灣、七里村等采油廠開展空氣泡沫驅技術應用,截至12月底,注入面積19.5平方千米,地質儲量961.4萬噸,注入井138口,對應受益井555口,累計注氣12.31萬方,累計注泡沫液5.51萬方,已累積年增油量5594噸。

【超淺層水平井鉆完井技術攻關】 開展超淺層水平井鉆完井技術攻關,保障延長油田首口超淺層大位移水平井(七平8井)成功建井。七平8井位垂比高達2.67,創鄂爾多斯盆地二開水平井最高位垂比紀錄,為超淺層難采儲量動用提供有效技術手段。

【防碰研究】 為解決高密度水平井井網碰撞問題,研究了一種更適用于延長油田高密井網的水平井防碰繞障算法,精確計算井碰概率(已申請發明專利)。全年實施204口水平井,未發生碰撞現象,降低井碰風險。

【優化部署方案】 為協助油田公司開展“井工廠”(水平井一體化開發)建設,對上38井進行詳細地質論證,優化上38井臺部署方案,減少1口水平井,降低建井風險,節約投資900余萬元。

【攻關降摩節阻】 開展復雜軌道水平井優化設計和摩阻控制技術研究,保障常規鉆井對永探225平1、子平21等10余口高難度水平井的建井,節約鉆井頂驅作業費用307萬元。

【優化機采工藝】 提出間抽制度優化方法(獲發明專利),在七里村和吳起采油廠試驗208口井,節電率30%以上,在兩個采油廠推廣;在志丹采油廠開展塔式抽油機技術試驗10口井,節電率50%以上;研發和引進變頻控制儲能、多參數閉環控制、低產井伺服控制等技術,在吳起、志丹、青化砭等采油廠安裝調試設備600余套,平均節電率30%以上;研發犧牲陽極管柱防腐技術,在志丹和杏子川采油廠試驗150井次,平均延長油井免修期107天。

【優化地面工程】 在志丹采油廠寨科集油站開展污水處理工藝、設備研究優化試驗,水質達標率穩定在90%以上,水質處理成本降低10%,節約無效注水費和清水處理費150萬元;在吳起采油廠開展地面系統調整優化、管輸分隊計量、卸油原油計量系統等試驗,預計每年節省各項費用1.476億元,管輸率由14.6%提高到33.0%,半管輸率由9.8%提高到20.1%,污水利用率增加到91.2%。

【CCUS項目】 承擔國家級課題CCUS項目(陜北煤化工CO2捕集、埋存與提高采收率技術示范項目),利用CO2驅油技術,實現增產和環保。12月底,建成靖邊、吳起兩個注入示范區,10個注入井組,累計注入CO28萬噸,累計增油5283噸。

【節能減排】 通過應用鍋爐回水循環利用技術,吳起采油廠每年減少73104立方米污水回注處理,節約費用近950萬元;在吳起采油廠開展聯合站鍋爐油改氣技術試驗,用相比更清潔的伴生氣代替原油,減少環境污染,全年節約原油(燃料)3萬余噸,增加銷售收入近7000余萬元。

【編制注水項目區實施方案】 3月,獨立完成《西區榆咀子注水項目區注水調整方案》;4月,完成《西區榆咀子注水項目區注水實施方案》。12月底,各項措施實施后,累計增油1920噸,新增產值374.86萬元。

【注水項目區跟蹤評價】 安排20名技術人員組成評價小組6個,對8個注水項目區注水開發方案跟蹤評價,并編制跟蹤評價報告8份。

【注水方案審查】 對20個采油廠(部)的油水井測試、監測方案進行審查(各廠都沒有調整方案),共審查監測方案20份;審查油水井測試資料3282井次,審查資料沒有出現任何紕漏,完成計劃任務100%。按照油田公司要求,油水井調剖、調驅設計審查工作由各采油廠(部)完成。

【信息化建設】 完成開發動態分析系統,增加開發動態業務報表31張,補錄數據116萬余條;每月分析總結數據庫運行情況,核對數據準確性,核減長期不變數據約1萬余條,保障數據準確;實行用戶和平臺統一管理,未發現人為壓產現象。

【化驗技術質量管理】 截至12月底,完成化工產品樣品10個、注水水質樣品10個、原油樣品2個、油田水樣品的實驗室比對工作1個,完成全年計劃115%;11月20日,拍攝制作完成實驗操作演示片31個,完成計劃103.3%。

【樣品檢測檢驗】 截至12月底,完成各類樣品檢驗檢測2514個(探井巖心246口、原油235個、油田水412個、煤質12個、注入水883個、壓裂支撐劑121個、瓜爾膠品122個、化工產品483個),按期出具報告。

【科技成果獲獎】 承擔科技項目53項,其中國家級1項,集團公司級5項,公司級21項,廠級26項。獲得科技成果獎勵7項,獲得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延安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申報專利43項,授權專利12項。發表論文59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8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盐津县| 锦屏县| 垦利县| 尤溪县| 白河县| 霸州市| 公主岭市| 兴城市| 休宁县| 昌乐县| 新丰县| 东乡县| 忻州市| 嵊州市| 家居| 东莞市| 白朗县| 北海市| 二连浩特市| 吉木乃县| 娱乐| 德州市| 新安县| 土默特左旗| 积石山| 永城市| 太保市| 甘南县| 陆良县| 宁阳县| 革吉县| 涞源县| 阳信县| 吴川市| 阿拉尔市| 固阳县| 缙云县| 无为县| 闸北区|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