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九龍傳說
  • 少陽子
  • 10535字
  • 2020-08-25 09:40:57

第六回 正德帝酣戰(zhàn)海盜土匪 少主武夷山建朱雀門

一副虎賁鎏金鎖子甲,一頂瑤光真武龍纓盔,一條齊腰卡簧貔貅帶,一面鵝黃夔紋天蠶袍,股蓋曳撒質(zhì)孫胡虜裙,腳踏昱珀渦紋雪花靴,手抄天子劍,坐騎噴云驊騮王,神威凜凜,穿行沙場足以受萬眾矚目。

乾清宮外,正德皇帝鎧甲齊備,揚揚得意正在試馬。

“皇上,你這身華麗裝備這樣瀟灑,馳騁在沙場上完全就是一活目標??!”侍從江彬笑道,皇上也齜牙一笑。

梁儲胡子一吹,推開江彬,抱拳道:“皇上,乾坤大定,國不可一日無君。此等蕞爾流寇,人無鞍馬,兵不滿千,鼠竊狗盜之徒,何勞圣駕親征?甚至毋須派兵,只吩咐地方團練巡撫足矣!”

“照這樣說和他們過過招定無危險。那你還一再上奏,是否在質(zhì)疑朕的能力,是說朕連強盜都打不過?”

“非也。皇上武功,天下無敵,只是殺雞焉用牛刀?皇上你說是不?”

“朕現(xiàn)在就是牛刀久置。想我大明鐵血王朝,太祖太宗馬背上打天下,何其壯烈?他的子孫豈能坐看江山,待在宮里當‘宅男’?朕需要出去讓寶劍見見血,過過癮,否則豈不生銹了?”

“皇上英雄之心,老臣欽佩。只是皇上非自己之皇帝,乃天下之皇帝,所謂一國之君,百官之長,千軍頌德,萬民仰仗,如此離去,讓老臣如何向內(nèi)閣諸位大臣交待呀?”

“就說朕出去遛彎兒,探察民情,微服私訪,總之你隨便找個什么理由說說不就行了?”

“如此,恐怕老臣要被內(nèi)閣同僚罵個狗血淋頭了。”

“他們罵你?那你就當是為朕盡忠吧,挨他們罵。老爺子,朕很看好你哦,畢竟你一直是內(nèi)閣的骨干成員嘛?!?/p>

“唉?;噬?,不湊巧這幾天謝大人抱恙,李大人出差,馬大人他們?nèi)チ诉吘逞膊?,劉大人本身脾氣就不好,要是臣再不當差,恐怕就管不住了……?/p>

“哼。管不???你們要管誰?老爺子,朕可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才尊稱你們一聲閣老。你們名為閣老,實為人臣,希望你們不要忘了君臣之禮的本分,莫要以進諫之名僭越朝政。朕是皇帝!朕有自由做任何事,人活著不能自由和囚犯有什么區(qū)別!朕可不想做一只籠中之鳥,那籠中之鳥的叫聲真的動聽么?它是在叫罵!叫罵這個世界,叫罵那些自以為是剝奪它自由的人,最后活脫脫在籠中被關成了失心瘋!林子里的鳥叫聲,才是真正的天籟……”正德皇帝揮一揮寶劍:“朕,要開辟一個年輕的大明王朝,即使犯錯,也要活力四射,朕才不在乎什么人言可畏。人,都是為自己而活,帝王,活著更是要實現(xiàn)自我。朕活得坦坦蕩蕩,任由裝模作樣的后人慢慢腆著個胖臉去評說!”

皇上決定的事,誰敢阻擋,這就是絕對權力。

絕對權力交給一個昏君,會導致國家崩潰;絕對權利交給一個明君,會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王朝或者為盛世打基礎。在以人治為主的中國,圣賢之道已經(jīng)成為帝王修身的不二法門,因此皇上也有另一個名稱——圣上。絕對的法制難以實行,實因為國情復雜,不同地域有不同之法、不同之制,又不能上綱上線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了的那就是秦。統(tǒng)一必將經(jīng)歷暴烈,而暴烈必將令當時的百姓難以接受,于是揭竿而起。所以,圣賢之道的培養(yǎng)在中國是必要的,尤其是對統(tǒng)治者的要求。

再者,圣賢可不是書呆子,而是將國情看透的圣人,所謂“國法不嚴指令難行,人君不慈民心難贏”,人主當既有雄心壯志,又能普度廣施,如此,方不失一代人杰。

圣賢之道并非一潭死水,而是萬流之源,一切經(jīng)綸之道,兵法要訣,存乎一心,仁心不變而有萬變之策,忠義不改卻設百般之謀,一言難盡,又一言蔽之。道策相生,道不變于心,策萬變于事,是真圣人也!例如,孔子曾經(jīng)告誡弟子——助人為樂、行俠仗義是君子;唯利是圖、自私自利是小人。其學生子路救了溺水的孩子,牽著人家作為酬謝的牛回來,孔子贊賞道,好啊,以后孩子落水有人救了。學生子貢同樣救了溺水孩子,卻沒有要酬謝,回來后孔子批評嘆息道,壞了,以后孩子落水沒有人救了。難道救人不要酬謝還是小人的行為?非也。因為當時的百姓都是普通市民,文化水平、知識層次、做人素養(yǎng)等等都沒有達到君子的標準,所以用小人的理解去定榜樣,能普遍得到社會宣傳。而子路作為小市民,自然是認為救人拿酬謝和干活拿工錢一樣,沒錯。子貢作為有文化的大商人,自然認為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自己也不缺錢,算了吧,就當自己鍛煉了一次游泳。而兩個名人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卻截然不同。所以,無私奉獻不是孔子的標準,有償助人也不是孔子的標準,孔子的標準只有一個——仁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些話是正德皇帝在一本書中看到的,雖然不知著書之人是誰,可是他堅信,如果能夠找到他,一定拜他為國師,因此那個人,命中注定會是當朝國師,道理很簡單——皇上看上的人,跑得了你?

如今大明科舉取士,弄出來的不是迂腐守成的老頑固,就是尋章摘句的書呆子。還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皇帝,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標準,一切都是圣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人生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正所謂:

圣賢之道貴張弛,張弛變幻皆有詞,萬萬策設由道出,一切用法貴當時。

體會時局生戰(zhàn)略,捭闔人心探欲識。但肯宏道彰圣舉,心海即是養(yǎng)龍池。

這本冊子,成為正德皇帝的枕邊書。每當他遇到掣肘的問題時,便翻開來讀一讀,最后總能找到豁然開朗的答案。正德皇帝頌道:像山一樣雄健,像云一樣奔騰,像風一樣瀟灑,像雷一樣嚴肅;像火一樣熱情,像水一樣柔和,像花一樣美好,像龍一樣正氣。

“一定要找到他?!闭禄实圻@樣想著。也許,這是他難以啟齒,御駕親征的動機之一,因為那些搖頭晃腦的大臣一定會說,一代天驕,怎么可以為了尋找一個人而打仗呢?實際上,正是他們這種掣肘,讓坦率爽朗的正德皇帝最討厭。讀死書的老古董們,不懂什么叫作真性情,什么是真愛,什么是真慕,這些源于人心最純潔最率直的真,只有如今這位童心未泯的少年天子有,而那些老臣,越老越世俗,皮越厚,心理承受力越強,心就越詭詐,好心人往往直率,賊心人往往淡定。故圣賢有云:老而不死是為賊也。過分承受淪為麻木,過分忍辱淪為茍安,為了貪求不擇手段,為了無事委曲求全,還創(chuàng)造一個詞,美其名曰——和平共處。

圣賢不平托日月,天地不平怒風雷,寰宇分燦,星辰交輝,萬物崢嶸,何其變幻?正是因為有風雷水火,暴雨閃電,才有風吹雨打之后的海闊天空,異彩紛呈!和平共處不是茍安和享樂,和平共處只是一種策略,一種雄者蒙蔽對手的假寐狀態(tài)而已。

雄者好動,雌者好靜。

春發(fā)之時,猴山出猴王,獅原出獅王,虎穴出虎王,蜂巢出蜂王。面對挑戰(zhàn),不必妄自菲薄,面對失敗,更不必一蹶不振,一朝跳動的心不死,眼前所有的齷齪,都可以憑借勇氣和力量改變!心里藏著的斗魂,要讓它們?nèi)麧M心房、融進血液,成為一股源源不斷的浩然之氣,灌輸進大腦,然后突睜雙目——為了榮譽、為了金錢、為了女人、為了地位、為了理想,即便咬牙切齒,頭破血流,目光反而更加明亮,笑容反而更加硬朗,人之所以不顧一切,只是為了要做到自己心里要求的最強。

天下,舍我其誰?未來,我當仁不讓。

正德皇帝仰天長嘆——是時候輪到朕登場了。

死水生蚊蟲。河水動起來,民族之林才能茂盛繁榮,帝王動起來,中華歷史才會真性真情。

正德皇帝決定動了,發(fā)動戰(zhàn)爭,只是為了天南地北找尋這個寫書的人,他叫——公孫向東。

無情的人會說,這個天下缺了誰都自然運轉(zhuǎn);有情的人會說,這個天下非你不可,沒有你,恍若彩云腹內(nèi)失明陽,群星之中無皓月。這個天下,還是有情點兒看著親切。

“梁儲,隨朕出發(fā)吧!”

反對皇上出征的梁儲,反而成了這次行動的監(jiān)軍,梁儲氣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但他又不能抗旨。于是他一路上跟皇上“勸諫”,皇上只好快鞭策馬。

陌上陽和錫蘭王子許世龍成了好朋友,這也難怪——兩個人都是海盜,兩個人都有正義之心,兩個人都是流浪人,兩個人都沒了爹,兩個人都想干一番事業(yè)。不同的是,陌上陽家大業(yè)大,祖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朝,而錫蘭王子只是永樂年間的一個小國家酋長孩子的后代。他的外祖父世利巴交喇惹,在永樂年間隨鄭和回到大明,晉見成祖(正德年間叫明太宗,嘉靖改為明成祖)皇帝,錫蘭國卻發(fā)生政變,王子不但回不去,還被人四處追殺,只好在福建泉州避難。世利巴交喇惹后來生一女兒,取漢名世明蘭,以示兩國友好親密之意,女兒嫁給了泉州商人許文東,生了許世龍,但公主卻不能忘卻漂泊一生的父親,因此世明蘭臨終前立下遺囑,命子孫后世以“許世”為姓。

許文東原本是做正規(guī)海上貿(mào)易生意的商人,生意做大后,受到福州知府尹灝的覬覦,常常以國家名義盤剝與威脅,強加罪名,侵吞家產(chǎn),后許文東郁郁而終,因此許世龍從小對尹灝恨得咬牙切齒,那天,他見尹灝在岸上被土匪大卸八塊,不禁嘆道:“民意就是天意!死得好!”

尹灝固然死不瞑目,卻也死有余辜,但是他是國家官員,這下問題就嚴重了。正德皇帝聲稱剿匪,剿哪些人?就是剿殺那些殺害國家官員、無法無天的匪徒。關鍵是尹灝在年少的正德皇帝印象里可是個好人吶!雖然正德皇帝根本就沒有見過他,只是聽親近的人說,就覺得不錯了,畢竟,皇上只不過是個十五歲的熱血少年。尹灝的功勞,就是懂得用搜刮來的錢巴結上司,上司再巴結上司,最受益的上司正德皇帝當然就覺得尹灝治理有功了。

但是正德皇帝不知道尹灝貪污,或者說十五歲的正德皇帝,眼睛還看不到所謂的層層貪污,所以他認為,尹灝的死,是強盜土匪所致。所以,他出兵的姿態(tài),有點為尹灝報仇的意思。

這就令一個人更看不下去了。

這個人叫廖鎧,是武夷山的匪首,尹灝之事,就是他帶手下們做的,廖凱很生氣——

我替天行道殺貪官,你居然敢剿我,昏君老子跟你拼了!

“所謂御駕親征,從龍有功,朕這次剿匪,身先士卒者必加官晉爵,諸位光宗耀祖在此一舉!”軍帳中,正德皇帝揚手一吼,諸將熱血沸騰。

江彬坐如洪鐘,雙手壓著稚刀,道:“哼哼,頭等功一定會是我了?!?/p>

梁儲看江彬身為護主寵臣,不但不勸阻皇上,居然還迎合,于是指責道:“江彬!你口口聲聲說要殺敵立功,想來也是忠心,卻何以佩帶倭寇稚刀?”

“這刀是我游歷日本時搶來的,它的主人已經(jīng)死在了他的刀下。如今我只不過覺得它好用,管它是誰的,老爺子你硬要給我安罪名的話,還是等這次戰(zhàn)役之后吧。說我用日本刀,但我用刀宰的是倭寇,是以牙還牙。”

梁儲啞口無言,只好轉(zhuǎn)身啟稟正德皇帝:“皇上!真的要這樣么?”

“來都來了,不殺幾個悍匪怎么有臉回去?”正德皇帝轉(zhuǎn)過身去。

梁儲道:“皇上,據(jù)老臣所知,武夷山險不亞于華山,悍匪虎踞彼處,正是因其易守難攻。老臣蒙先帝托孤之重,皇上以區(qū)區(qū)五百人犯武夷之天險,萬一有個什么閃失,老臣無顏面對先帝!”

“對啊,現(xiàn)在就是要入虎穴,要得虎子。唉,你的擔心朕明白。朕反倒覺得,朕茍且活著,吃喝玩樂才是給先帝丟人,大概你與朕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你是從你出發(fā),讓朕圍著你轉(zhuǎn),當個你手心的乖孩子,好寶貝??呻奚頌橐粐?,大明王朝的國父天子,正當雄視天下,只手遮天,做神一樣的存在,做男女老幼膜拜信仰的偶像,朕這樣偉大自由的志向,當然最討厭別人對朕指手畫腳,拖泥帶水。老爺子,朕求你,就讓朕當一回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吧?朕現(xiàn)在就差給你下跪了……”

“梁儲,你用先帝的名義挾持皇上,現(xiàn)在我是證人。”江彬冷冷道。

“你閉嘴!”梁儲轉(zhuǎn)身道:“既是這樣,有一件事皇上必須答應老臣,今天就當是當臣要挾皇上也好,臣死罪也豁出去了!”

“好,那你說。”

“皇上必須解除一切皇家裝備,做兵士樣,混雜在隊伍中,與大眾共進退?!?/p>

正德皇帝想了想,嘆了口氣道:“那好吧。唉……可是朕精心準備的鎧甲怎么辦?”

“讓江彬穿!”

梁儲的一席話,江彬魂飛魄散,而在座卻有將領叫道:“好計!”

梁儲見江彬有些膽怯,便問道:“如何,此正是考驗你赤膽忠心的時刻,為皇上做替身,沒問題吧?”

江彬笑道:“哼,我武藝高強,在宮里沒法施展,如今正好當主角,名揚天下!穿皇上的鎧甲,無上的殊榮,一般人還穿不上呢!不過是殺幾個土匪而已,到時候看我給你們表演!”

烏飛兔走,斗轉(zhuǎn)星移。清晨的武夷山,廖鎧帶領百余位弟兄從山上下來,人如潮涌,馬似山崩,山下的皇家部隊早已劍拔弩張,嚴陣以待。

雙方交鋒。亂軍之中,廖凱看到一少年小兵,龍騰虎躍,面露壞笑,劍法勢如破竹,轉(zhuǎn)眼之間已殺十余人。

“想不到大明王朝,真是人才輩出,連一個小兵都這樣厲害!讓老子來會會你!”

正德皇帝酣戰(zhàn)之際,廖鎧突襲,背后一腳將皇上踹倒,監(jiān)軍梁儲看得心驚肉跳,大吼一聲:“江彬!護駕!護駕——”

正在驊騮王上殺得起勁的江彬,手上頸上已沾滿了鮮血,環(huán)顧四周,無人敢靠近,他雖然穿皇上的鎧甲掩人耳目,但用的還是鋒利無比的稚刀。皇上的天子劍,固然華麗昂貴,卻只是儀仗隊標準,基本不實用,加上皇上年輕,缺乏戰(zhàn)場經(jīng)驗,他的天子劍平時只是用來防身,殺個刺客毛賊還可以,打仗,就顯得格外吃力。

江彬縱馬飛躍,趕到梁儲面前,梁儲指著江彬的鼻子罵道:“混蛋!不要仗著你武藝高強就在這里忘我奮戰(zhàn),皇上今日要是有失,我殺你全家!”

江彬一看梁儲氣得火冒三丈,老爺子確實生氣了,只好咬牙抱拳道:“老頭子你放心,有我在,皇上還輪不到你來操心。”

于是江彬掣馬四顧,拍馬而起,輕功踏過好幾人肩膀,終于在亂軍之中找到那個不停進攻皇上的人,這下,假皇帝救了真皇帝,還順手砍了廖鎧一刀。

“你是什么人?”廖鎧捂著傷口問江彬。

江彬扶起真皇帝,皇上已經(jīng)被廖鎧砍得渾身是傷,卻仍舊咬牙笑著。

“你是皇帝?”廖鎧又問。

正德皇帝推開江彬,言道:“江彬,你閃一邊玩去,朕要親擒此賊!”

廖鎧暈了,不停打量著兩人,看那樣子,終于分清了主仆關系,豁然大笑:“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江彬很聽話,馬上就抱拳離開,去吸引其他的土匪,而正德皇帝與廖鎧,對視良久,廖鎧眼見被自己砍成菠蘿一樣的皇帝,不禁覺得這皇帝是個草包,而正德皇帝,最討厭別人瞧不起他,如果輸給了廖鎧,不正順應了梁儲的推斷——殺雞用牛刀?

正德皇帝知道,梁儲從內(nèi)心就覺得自己是個孩子,什么“殺雞用牛刀”不讓他出戰(zhàn)的話,就是藐視自己沒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事實??墒钦禄收J為,沒有人,一出生就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無論是太祖太宗,都是刀頭舔血混出來的天子,自己是太祖的子孫,大明是在馬背上和船頭上開辟出來的國家!小小土匪,朕就是拼了命,也要證明給天下人瞧瞧,天子,不僅會拿筆,更會拿劍!

于是正德皇帝脫下士卒戰(zhàn)袍,裸露上身,言道:“昔日東漢曹孟德虎癡將軍許褚,裸衣斗馬超,今朝朕朱厚照,代表大明王朝列祖列宗,御駕親征,為民除害,誅殺武夷山匪首——廖鎧,你納命來吧!”

正德皇帝大吼一聲,回旋天子劍,一氣之下連發(fā)四十余招,招招要命,廖鎧驚得只有抵擋的份,毫無還手的余地!終于,他看到皇上出劍破綻,即對準他背后砍了一刀,皇上中刀,單膝跪地……

此時此刻,大風忽起,流云疾馳,飛沙走石,頃刻掩日。廖鎧再看眼前背對著他的正德皇帝,氣喘吁吁,渾身是血,鮮血過處,背上居然浮現(xiàn)了四個字——申酉戌亥。

這是什么意思?

原來,正德皇帝曾經(jīng)在宮里讓小太監(jiān)給他算命,太監(jiān)說,他的命和明太祖的命理一樣,都是“申酉戌亥”,這在大明王朝獨一無二,是有為天子的王道之命。正德皇帝當時以為太監(jiān)只是拍拍馬屁,而在他內(nèi)心,何嘗不崇尚明太祖白手起家,像個男子漢一樣征戰(zhàn)沙場,那樣大丈夫才不枉此生。

于是,這四個字就成為正德皇帝自我激勵的后背刺青。意為,他背負著和太祖一樣縱橫沙場的命運。

當鮮血流過這四個字,一瞬間,字卻神秘消失了,廖鎧以為自己眼拙,眨眼之后卻怎么也看不見原本清晰的四字,再看背對著他的正德皇帝,身前居然屹立著一位龍袍魂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擰著眉頭,一只手摁著跪地正德的腦袋,一只手指著廖鎧,雙目與廖鎧對視,盯得廖鎧一陣心寒。

突然!那魂魄化作一條金龍,猛地打入正德脊背,正德的脊背上躍然顯現(xiàn)出開國王朝團龍紋的模樣!更令人驚異的是,他頭頂冒著青煙,儼然一座香爐,渾身熱氣四散,身上的無數(shù)傷口都在熱氣中愈合了——龍上身。

廖鎧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但心中有一個強烈的聲音是肯定的——我完了。

于是他吹響了口哨,土匪們也開始護他的駕,但是沒有用。突然轉(zhuǎn)身的正德皇像野獸一樣用劍,橫掃千軍,一路左擋右殺,如入無人之境,一劍揮過,一波人馬倒地,更是掃出一股絕強的劍氣,將一馳來馬匪劈得人馬俱碎,只剩下漫天飄飛的破衣服與肉塊血雨……

“皇……皇上……”梁儲嚇得差點沒從馬背上跌下來:“那……那是皇上?!”

江彬看得瞠目結舌,都不小心被土匪砍了一刀,但心想這次不用護駕了,沒想到他一貫保護伺候的皇上如今居然這么猛?殺得匪首嗷嗷直叫,可是……皇上到底是怎么了?

龍上身。

正德皇帝與明太祖命理相連,申酉戌亥,神風賜靈,得到太祖皇帝的魂魄附體,不但恢復了刀傷,還增強了砍人的力道,加上天子劍的厚重與鋒利,廖鎧的御林軍刀終于被斬斷!

正德皇帝這才看清,這一把皇家御林軍專用的御林軍刀,居然落在一個土匪手中——

“混賬!你手中怎會有皇家御林軍專用的軍刀?難道你還去過宮里?”正德皇帝大怒。

“哼。正德,我落在你手中,無話可說。要殺要剮隨你便,如若你真的是個明君,就請你放了武夷山的弟兄們——他們,都是跟隨我多年的可憐流浪人。”

“想不到你還挺仗義,你一個土匪,有什么資格跟朕談條件?”

“官逼民反,弟兄們原本都是善良樸實的好百姓——漁民、農(nóng)民、山民??墒侨缃袷钦l讓他們走上絕路?你也不是沒有讀過施耐庵祖師爺?shù)摹端疂G傳》。福州知府尹灝貪贓枉法,對外勾結倭寇,對內(nèi)盤剝百姓,現(xiàn)在是你的朝廷命官在監(jiān)守自盜,可笑的是你卻在為一個地頭蛇報仇,屠殺你的百姓。尹灝勾結海外勢力,與倭寇沆瀣一氣,欺壓百姓,狼狽為奸,蛇鼠一窩!你的國家一級一級官員收受尹灝賄賂,知情不報,導致東南沿海一帶倭寇蜂起,民不聊生,我與可憐的弟兄們落草為寇,殺貪官,敵倭寇,從未傷害過百姓分毫!因為我們也是百姓!倭寇欺負我們的時候,娘被他們殺了,妻女被他們強暴了,房子被他們燒了,他娘的!朝廷的兵呢!弟兄們可憐得家破人亡,淪落天涯,連飯都吃不飽也沒有去搶人,但是大家萬眾一心,一定要報仇。尹灝那個天殺的只會逮捕我們,給我們安上強盜的罪名,然后笑著放了倭寇,說聲再見,希望繼續(xù)貿(mào)易合作。那種貨色,不是畜生是什么!不是民族敗類是什么!如今倒好,呵呵?皇家部隊。倭寇你打不過,卻義正詞嚴來給自己的爪牙報仇了!對倭寇你們是縮頭烏龜,對善良的百姓卻刀劍相向,只會欺負可憐的弱者,真他娘的孬種!誰愿意當孬種的子民!一個孬種皇帝憑什么領導一個偉大的王朝!”

“?。。?!”正德皇帝氣得熱淚直流,雙手摁住腦門,緊閉雙目,搖頭顫抖,沖動之下還砍了廖鎧一刀,廖鎧只得捂著疼痛的傷口,流淚道:“大家看到了吧,這就是我們的皇上!這就是我們的皇上啊!哈哈哈哈……”廖鎧仰天流淚道:“我真想不通!我堂堂大中華民族,兒女成群,龍裔虎子,英雄指天畫地,豪杰車載斗量!三山五岳,九州四海,云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臣,雄漢盛唐,太祖太宗……后代怎么會養(yǎng)了你們這些軟蛋!你們配當男子漢嗎?你們守護領土的血性呢!你們頂天立地的尊嚴呢!連自己的國家都守護不了的男人,有什么資格批評我們這些落草為寇的民族英雄!我們雖然窮,但是我們比你愛這個國家,至少我們不會讓這個大家庭的家人們受到欺負!只是我們沒有皇帝的命,也不想當什么傻瓜一樣的皇帝。這些年來,我們也算是看透了,最大的貪官就是你們這些皇帝王公貴胄!如若不是你們這些帝王貪圖富貴,自以為是,勞民傷財,揮金如土。怎會有這樣的花花世界?眼見得朗朗乾坤,變成現(xiàn)在這樣烽煙迭起,任人宰割!”

“住口!”正德皇帝怒不可遏,用天子劍刺著廖鎧的額頭,顫抖吼道:“朕的天下!任誰宰割!任誰宰割了?!”

“倭寇在你的疆土上,殺你的百姓,占你的海域,籠絡你的爪牙,掠奪你的金銀,還有什么宰割比這更明顯的?只是你視而不見而已。皇上,草民死不足惜,草民也曾讀過圣賢之書,有過忠義之舉。如今,一條賤命就在皇上一念之間,只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弟兄們只是不愿意相信,我堂堂大明王朝,就會被幾個倭寇弄得雞犬不寧,被幾個貪官弄得上下離心了!”

……

武夷山之戰(zhàn),不了了之,正德皇帝徹夜難眠,在院中舞劍、劈石、怒吼、喝酒。

死傷的官兵土匪,都厚葬了,這一場鬧劇,讓皇上徹底看清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天下,父皇留下來的所謂“弘治中興”,似乎遠遠沒有想象的那樣太平,而最令他生氣的,是廖鎧的一番話,最令他欣慰的,似乎也是廖鎧的一番話。國家有愛國的人,是國家的福氣,但是這個愛國的人不愛皇帝,意思就是說,這皇帝配不上這個偉大國家。正德皇帝自尊心強,最討厭別人瞧不起他,如今,他明知道瞧不起他的是個好人,卻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個壞人,他只能不斷地質(zhì)問自己——朕真的這么壞嗎?真的這么無能嗎?真的這么孬嗎?

“不!朕絕非你所說的孬種,朕不殺你,朕要讓你睜大眼睛看看,朕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是正德皇帝私下會見廖鎧時說的最后一句話,說完,皇上轉(zhuǎn)身就走,頭也不回。武夷山的弟兄們都覺得,皇上還挺有個性的。

廖鎧,原來是內(nèi)侍老太監(jiān)廖鸞的堂侄,他不愿意說這樣的身世,是怕皇上降罪于老人,他的沉默里,處處充滿了善良。正德皇帝也看出來了,也當然認為自己絕非昏君,為了一個廖鎧,一把御林軍刀,還不至于處死一個忠心耿耿的老太監(jiān)。他甚至,也不會殺廖鎧。他要讓廖鎧活著,要讓廖鎧親眼見證他的作風,他明白,什么政治、經(jīng)濟、軍事都是虛的,一個真正從骨子里強盛的國家,只有一個標準——不能讓忠心的人寒心了。沒有這個標準,毀滅一切猶如摧枯拉朽。

對于國防來說,物質(zhì)建設只是擺設,最實際的是用忠義氣節(jié)填滿人心,上至軍隊,下至百姓。當所有人都毅然決然張開雙臂擋在這個美麗家園之前的時候,這個國家就無堅不摧,驚天動地。

正德元年,秋,福建沿海,廖鎧帶著武夷山弟兄們、正德皇帝、江彬、梁儲等皇家部隊,喬裝成百姓,在沿海一帶打魚。沒錯,這些人是廖鎧帶隊,連皇帝也是。因為正德皇帝要向廖鎧證明——朕的天下,絕不再令外人宰割。

倭船開始靠近沿海。

倭船開始買通站在沿海熱烈歡迎的朝廷官員。

倭船開始盤剝百姓,讓百姓把打來的魚低價賣給他們,還用刀子威脅,順便挑選魚中的上等品。

倭船正裝貨時,正德皇帝一個人走向他們,他不準別人上前,所以只是一個人,穿著百姓的衣服,佩著漁刀。

官兵過來阻擋,他對視官兵時,匕首已經(jīng)刺進了這走狗的胸膛。

另一個官兵拔劍過來,他閃過劍鋒,又一刀封喉。

“八嘎!”負責警衛(wèi)的十余名倭寇沖過來,正德皇帝大吼一聲,幾招之間已連殺三名倭寇,搶奪過倭刀時,身上也中刀了,還不止一刀,但皇上依舊是流著血齜著牙怒視賊寇,只要有人上前,他就爭取一刀砍死。眾倭寇一齊涌上,皇上只得在亂刀之中拼殺。

看著皇上狼狽地在敵寇圍困里掙扎,只為了守護他的國家,為了證明給他的子民看——這就是朕!你們現(xiàn)在知道朕的真心了吧!

廖鎧熱淚盈眶,脫下漁衣摔了,大吼一聲:“皇上!”便帶著武夷山的弟兄們沖上去,將倭寇團團圍住,剁成了肉醬。然后廖鎧扶起倒地的正德皇帝,羞愧難當。正德卻面露笑容,喘息道:“朕怎么樣?還不錯吧?”

廖鎧抱拳道:“皇上!草民知罪了!再不與皇上作對了!”

“那好,你真知罪的話,就把剛才和倭寇握手的那個大人的頭,砍下來給朕帶過來。”

沿海亂成了一鍋粥,官軍、倭寇、土匪打成一片。亂軍之中,土匪更加英勇,因為他們之中,藏著御前高手江彬、錦衣衛(wèi)指揮、東廠特務與被倭寇侵略過的百姓,可以說,這就是一股由皇帝暗自帶領,奮起反抗的愛國起義軍。

可悲的是,那個與倭寇握手的官爺并不知道這件事,還以為是海盜來了,掉頭就跑,被廖鎧利索地砍下頭顱。

倭寇索性也上了船,掉頭就跑。

此時,從南海遠處姍姍駛來一座樓船,樓船上飛旗高掛,那是“朱雀門”號的經(jīng)典標志。

樓船側(cè)過身,二話不說,就沖著倭船連發(fā)三炮,矮小的倭船瞬間成了海上漂流的一堆爛木頭。

受了傷鬼哭狼嚎的一群倭寇又逃回岸上,只得全體下跪……

正德皇帝望著那威武的大船,大有當年永樂鄭和下西洋時的豐姿,那船上屹立一人——碎發(fā)劉海半遮眼,身穿藍海白梅陣羽織,背上竊曲巴紋云肩披,腳踏赤鷙攫陽翹頭履,肋下挎五尺三寸太阿劍,左手五指鏨金牡雀手,右手袖里乾坤盤龍絲。

“此乃何人?”正德皇探問。

廖鎧自豪地向皇帝介紹:“皇上,這便是從小稱霸東南海,手上沾滿倭寇鮮血的少年英雄,琉球島少主陌上陽?!?/p>

“琉球?”正德皇若有所思:“琉球尚真王與朕交好,還經(jīng)常給大明上貢呢!如此陌上陽也算是朕的臣子?!?/p>

陌上陽、譚慶、李良欽、毛伯溫、許世龍下了船,皇上這才掏出腰牌,五人連忙抱拳跪地,皇上大笑道:“朕今天匿名殺了不少人,看來保衛(wèi)南部,刻不容緩啊。”

此時,福州巡撫帶人趕到,原本聲稱要剿匪,卻看到正德皇帝身穿漁衣從匪中走出,瞬間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這些“通商通敵”的貪官,是皇上親自帶人殺的,管你和福州巡撫有什么關系,巡撫驚訝傷心之余,也連個屁都不敢放,還得把宅子讓出來讓皇上住,皇上也懶得追究他們之間的關系,因為這些日子皇上認識了幾個新人之后,為了大明王朝的未來,決定要換人了——

秦國墨子后裔陌上陽,殺父弒君罪名成立,但由于是愛國型誤殺,需要朝廷派人向尚真王解釋清楚。陌上陽俠肝義膽,濟民有術,平寇有功,護駕有賞,鑒于祖上乃琉球公,特封為大明肅武侯,食千戶,內(nèi)兼兵部尚書一職,賜風憲官獬豸補服,并允許其在武夷山上建立朱雀門鏢局,擁有私人船隊,總監(jiān)東廠、西廠、內(nèi)廠,直接聽從皇帝指揮。

李良欽封為福州參將,隸屬朱雀門“牙”部。

毛伯溫封為兵部侍郎,賜孔雀補子服、金花帶、云鶴綬,著緋袍象牙笏,隸屬朱雀門“目”部。

廖鎧封為錦衣衛(wèi)千戶,賜飛魚服、繡春刀,隸屬朱雀門“羽”部。

雷州大都督郭勛降職隸屬朱雀門“爪”部,三千營交陌上陽監(jiān)督,直接聽從皇帝指揮。

譚慶封為欽天監(jiān)靈臺郎,賜補子服、素銀帶、練鵲三色綬,著綠袍槐木笏,隸屬朱雀門“舌”部。

錫蘭王子后裔許世龍封為鴻臚寺少卿,賜白鷴補子服、銀花帶、盤雕綬,著青袍槐木笏,隸屬朱雀門“珠”部。

加官晉爵,定鼎南山,朱雀棲門,河清海晏。正所謂:

虎臣擐甲萬念空,橫刀旅血浴隼睛。

奉天殿前擎圣旨,東南海上身御風。

曠古爍今日月志,改天換地雷霆功。

帝志皇臣難書盡,九州猶能續(xù)俠蹤。

大明江山遙萬里,國難始耀天雄星。

放眼朝廷競德力,文武誰人欲輸忠?


正德皇帝雄心萬丈,勢必要網(wǎng)羅天下英雄收為己用,雖然得到了陌上陽這只帝王獵鷹,然而,有能征之將,未必有能輔之相,大明廢除宰相,可是,對于帝王來說,真的不想擁有一個能指點江山,推古論今,高瞻遠矚,王霸之計,足智多謀,俊逸脫俗的師友了嗎?

非也。他只是在尋找,因為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人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沛县| 玛纳斯县| 丹寨县| 延安市| 福海县| 和平区| 措勤县| 廊坊市| 耿马| 双柏县| 青州市| 绥芬河市| 香格里拉县| 南丰县| 和田县| 渭南市| 沙田区| 诏安县| 武山县| 驻马店市| 介休市| 大名县| 盖州市| 东阿县| 鸡泽县| 秦皇岛市| 中阳县| 华容县| 介休市| 灵寿县| 伊宁市| 黔江区| 霍城县| 吉林省| 嘉义县| 望城县| 虎林市| 兴隆县| 双鸭山市|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