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通倭寇尹灝南海督戰 永樂錫蘭王泉州遺珠
卻說陌上陽帶領敢死船隊驅逐了浮鷹島倭寇,樓船上掛起朱雀門的飛旗,而船隊在福建沿海靠岸時,卻遭到了福州知府尹灝率領的船隊阻截,理由是:“要殺倭寇,國家有法律,豈由得你們這些狂徒胡來?”
陌上陽大怒,要殺尹灝,譚慶道:“少主,你不覺得奇怪嗎?浮鷹島之戰,島上信息已經被封鎖。而我們向浮鷹島出發時,也并無人告密。我軍平寇正義之師,沿海百姓那樣憎恨倭寇,知我們去平倭,恨不得為我輩搖旗吶喊,擂鼓助威,有的索性跟隨,有的悄悄祝福,怎么可能通報?眼下只有一個可能,是福州的倭寇得知事情不妙給尹灝報的信。”
“漢奸……”陌上陽看出來了。
為國平亂,為民除害,卻被地方官不分青紅皂白,用船隊堵得死死的,李良欽也看不下去了:“我不管這個尹灝是誰,我早已將性命置之度外,主公只要你一聲令下,我就敢打他!”
一方是私人武裝,卻是民族英雄;一方是地方部隊,卻是打著國家旗號的漢奸,彼此都知道對方的身份,只好在沿海對峙。
正當陌上陽一籌莫展之際,尹灝派來一使者,此人名叫毛伯溫,江西吉水人,祖籍浙江,是個秀才,在尹灝門下效力。毛伯溫一來,低頭沉思良久,最終吐出一句話,令陌上陽大驚。“快走,你中了尹灝的緩兵之計。”
“怎么說?”陌上陽上前一步。
“他只是在爭取時間,和倭寇會合來攻打你。或者,倭寇來了,他假裝兩個一起進攻,其實是光攻打你,因為倭寇是他的戰略合作伙伴。”
李良欽道:“我早就知道!福建為什么那么多倭寇!一定與這個狗官的不作為有關!”
毛伯溫道:“尹灝名為福州知府,實為地方勾結倭寇的頭號貪官。他養的倭寇橫行霸道、魚肉百姓,把索取來的錢財和倭寇五五分成,又用贓錢買通朝廷上下官員,虛報地方民情,欺君罔上,罪不容誅!絕對是個地頭蛇。我身為他的管家,都看不過去了,一直想找一個機會通報朝廷,奈何尹灝封鎖消息,爪牙遍布,無從下手。沒想到今天卻成為這樣的使者,在這樣的巧合下,竟然遇到了你們——東南海,海盜王陌上陽,呵呵!”
陌上陽殺父弒君的“惡名”,已經傳遍江湖,而譚慶自從來到閩粵之地,也沒有閑著,為了幫助陌上陽洗脫罪名,他到處張貼文示將“南海陌上高雄之事”真相大白天下,對于毛伯溫這種聰明的讀書人,看過之后,當然知道誰是誰非。于是在他眼中,陌上陽就成了背著海盜惡名的落魄英雄。
毛伯溫道:“沒想到我毛伯溫飽讀詩書,卻無法告發一個漢奸,實在是給祖上蒙羞。如今我難得出來,是不會再回去丟人了,如果你們決定要攻打,就派我做先鋒吧!”
正當陌上陽決定拔劍之際,舵手高叫:“主公不好!我軍身后有大批倭船襲來!”
這下熱鬧了。日本大名得到“中國大名”尹灝的通報,親率大軍過來共擊“海賊”,得肉均分!這下尹灝和倭寇成了正義之師,陌上陽反而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面對尹灝在甲板上料事如神的自得一笑,陌上陽恨不得將此漢奸大卸八塊,譚慶假裝挾持毛伯溫讓尹灝看,尹灝只是冷冷笑道:“伯溫兄,這次為了國家!委屈你了!您就為國捐軀吧!”
毛伯溫苦笑兩聲,倒也假裝吼道:“尹灝國賊,天誅地滅!”于是被譚慶拉回,毛伯溫只坐在地上,咬牙切齒。
毛伯溫這個人,也不是好惹的,他雖然是一介儒生,但高瞻遠矚,膽識過人,平時防身使的一把鐵扇,此時也從腰間抽出來,在涼風習習中,那鐵扇子閃出了一絲寒光,就像他鋒利的眼神一樣,充滿了殺氣。
數十余倭船呈現鉗形,向陌上陽襲來,正如一張大口,要吞并陌上陽的樓船。猛虎與群狼之戰,就此開始!
參戰的是日本戰國四大名——
龍造寺家兼,五十二歲。
大友義長,二十九歲。
島津忠昌,四十三歲。
毛利弘元,四十歲。
此間最值得關注的,是島津忠昌與毛利弘元,毛利弘元因為要“自由戰爭”,所以不想參與日本島的內戰,直接退位讓賢,讓兒子接替大名之位,自己引退,當了和海盜沒什么兩樣的自由君主。而島津忠昌則很隆重,帶著三個兒子島津忠治、島津忠隆、島津勝久,全家出戰,并且他打著一個響亮的旗號——秦始皇后代。
這盜版就令人惡心了,不僅令你蒙羞,還令你的祖先蒙羞,用秦地方言說就是——羞先兒!
這只是陌上陽的憤怒之一。而當陌上陽真正看到島津忠昌的旗號,才知道他們家有個親戚叫島津久逸,島津久逸有個養子叫島津久龍,而島津久龍這個名字,陌上陽一聽到就會有一種想要殺人的沖動。在陌上陽眼里,這個人等同于殺父仇人!因為如果沒有他當年的狂妄自大進攻小琉球,就不會有父親的詐降,也就不會有……
想到這,陌上陽大吼一聲:“前進!”
“什么前進?少主,我們這是在撤退啊……”譚慶摸不著頭腦。
“向倭寇……前進!”陌上陽目光堅毅。
“不是應該繞著倭寇走嗎?”譚慶問。忽然!譚慶不問了,因為譚慶看到了陌上陽的淚水,知道他想起了那個男人,那個他每晚都會夢到的男人,那個從小到大最珍惜他,最后卻被他誤殺的男人,那個就是因為對面那些仍然不知悔改的畜生,而死去的男人。事到如今,既然仇人自己送上門來,那正好!
通天徹地的炮聲,蠢蠢欲動的喊殺聲,一群小船和一艘樓船交織在一起,搭上扶梯,就開始了刀與劍、血與火的廝殺!陌上陽首當其沖,無人能擋,劍鋒過處,退者如潮!島津忠昌吼道:“忠治、忠隆、勝久,我們家是秦始皇的后代,現在,就是你們為大日本國當英雄的時刻,上吧!去征服中國吧!”
太阿劍出鞘,島津忠昌瞠目結舌——“那是什么!那種光……那種長度的劍……”
尚未等島津忠昌的一句“小心”喊出口,陌上陽已經連挑三劍,擊敗三男,忠昌大驚,疾呼護駕,陌上陽的周圍,迅速圍上來一群武士。
一對群。
這一幕,陌上陽再熟悉不過了,他從八歲開始,常常訓練的一幕再現,于是陌上陽目光一銳,旋劍在手,凌空躍起,瀟灑連發五十余虛劍!寶劍收鞘,后退兩步。
陌上陽低著頭,飄逸的碎發劉海遮住了一只眼,而他常常用另一只眼冷靜地窺探敵人是怎么中劍而死……
“什么啊,根本就沒有劈上啊……”眾武士還在疑惑前進之際,突然——
“嗖嗖嗖嗖……”
凌空出現的五十幾道劍氣突然襲來,眾武士猝不及防,無一幸免紛紛中劍,陌上陽眼前又出現了動脈噴涌的血幕。他只是盯著血幕散盡,鎮定如鷹。
島津忠昌在血幕的對面,護著他倒地的三個兒子,看得觸目驚心!
陌上陽再無耐心了,他縱身一躍,屹立桅桿之上,居高臨下,劍指忠昌,島津忠昌這才看清,這個少年,不茍言笑卻渾身是膽!絕非等閑之輩,他的鞋子——居然是翹頭履!這并非明朝的百姓裝扮,而是……秦國貴族。
島津忠昌有些眩暈,他開始質疑自己“祖傳”的秦始皇后代身份,或者即便他是秦始皇后代,但他覺得桅桿上的這個少年似乎從外表氣質更像秦國人,那種堅毅冷酷的秦國眼神,那種古老陰沉的穿著裝扮,還有那柄居然可以超越時間限制的寶劍,這,全部都是謎……
島津忠昌不甘心,但又無可奈何,他得撤退,因為眼下已讓他無地自容。可是他又不想走,他十分想了解這個神秘少年的身份,期待看他日后的發展,那樣目空一切的眼神,固然孤傲,卻是豁出性命、了無牽掛的徹底恣肆,這樣,就一定可以創造一片天空。這只大鳥,立在樹上即是梟,殺起人來則是雕!這家伙根本不是一個普通武士,而是一個會創造世紀神話的執行者,這種王者氣質只在他之上,不在他之下。他越來越驚訝,越來越想要了解,這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不想走,但他又必須走,因為他看出來,這少年想殺他……
畢竟,他們原本只是得到情報,想來搶劫的,現在卻是害了孩子又折兵……于是他閉上眼,帶著他受傷的三男跳海了。
毛伯溫的鐵扇子,斜持在手,參差的尖扇頭上,已經不斷在滴血,交戰之余的譚慶,瞥了那鐵扇子一眼,心想:“這家伙果然不是蓋的,轉眼間居然殺了不少人……”
李良欽對戰毛利弘元與龍造寺家兼,龍老大已經五十二歲了,與李良欽交戰只一回合,便被李良欽一百三十五斤重的丈二棍打落了兵器,連老爺子自己也被踹入了大洋里。毛利弘元看出來了——中國兵器厚重,動輒重達幾十斤上百斤,就像中國人一樣,表面上平靜如水,一動則形如潮涌;日本兵器輕巧鋒利,以快準狠為戰斗目標,只能迅速躲避之后攻擊命門殺敵,而不能真正與敵兵器交手,因為重與輕交手,如果自己的抵擋力量達不到,那么即便是一把鈍刀,鉚足了勁也可以像大唐薛仁貴將軍那樣,連人帶馬一劈為二,因為能使得起一百多斤的兵器,再加上臂力,那一刀下來,就是戰場上的噩夢。
所以,毛利弘元見李良欽兵器重,就丟棄了輕捷簡便的日本刀,開始用遠程飛鏢行走在桅桿上攻擊,李良欽躲過飛鏢,彎弓搭箭,一箭飆出,毛利弘元從高處應聲而落,半空中,李良欽看準時機,迎上前斷喝一聲,丈二棍虎猛揮出,船上傳來“嘎吱”幾聲脆響,那是毛利弘元肋骨斷裂的聲音——十幾根肋骨被打斷,毛利弘元口吐鮮血暴亡!
殘忍、血腥,甚至有些瘋狂的激戰,各位死的死,跳的跳,二十九歲的大友義長不忍直視,驚呼:“我的老天,如今的大明朝海盜怎么會這樣剽悍?這樣的話我寧愿去搶朝鮮!打個劫至于要命么?各位老大,我還年輕,我還要回日本和正常人打仗,我不玩了,再見!”
大友義長的撤退,引來了一片辱罵聲和同行者,其他三位大名,毛利弘元死了,島津忠昌一家跳海,龍造寺家兼被跳海,剩下的只是一些小嘍啰在頑抗。
陌上陽索性收起太阿劍,左手鏨金指甲,右手盤龍絲,一陣風一樣吹過賊船,所到之處,倭寇人頭盡落,落地人頭在地上圓滾滾大睜雙目……
尹灝原以為利用四國大名可以和海盜打個兩敗俱傷,自己再從中漁利。即使這四個死了,他自然還有“合作”的人,要是海盜死了,他正好可以向朝廷邀功,無論如何都是自己贏。沒想到馬失前蹄,這些大名根本不是海盜的對手——那么,只好自己出手!
尹灝開始率船隊逼近陌上陽,怎么辦,要不要反抗朝廷,這對于陌上陽敬愛的中原王朝來說,如果他失敗了,皇帝面前誰對誰錯的話,就由尹灝說了。如果他成功了,他會將尹灝這個逆賊五花大綁到皇帝面前,并且向皇上一一陳明真相,到時,皇上無論怎樣想,至少他也問心無愧了!
尹灝威風凜凜地在船頭雙手叉腰,姿勢非常像個海盜,而陌上陽只是坐在船頭,等著他放馬過來。
對于陌上陽來說,尹灝十分難打,因為他的船隊比倭寇強大,還進行了改良,表面上掛著朝廷的牌子,實際上是他貪污腐敗的私人武裝。倭寇的船都是小船,靈活卻也戰斗力薄弱,以他們時下的綜合國力,也造不出什么像樣的大船,而大明王朝,早在永樂時期,鄭和就已經留下了神一樣的造船技術,據說鄭大人當年,是駕馭著像島一樣的船馳騁在洋流中的,那船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驚呆。而如今,陌上陽的改良船,顯然沒有尹灝的改良船豪華強大,因為陌上陽沒有尹灝有錢。
尹灝的攻擊沒有得逞,因為他在攻擊陌上陽時,背后首先遭到了一個人的攻擊。
那是一艘規模和陌上陽“朱雀門”號差不多的船,頗有些西亞風格,船主長得也頗有些西亞風格,自稱許世龍。
尹灝腹背受敵,轉身吼道:“混賬!什么人居然敢襲擊本大人的官船!是想跟朝廷作對嗎?”
那西亞少年大笑道:“我乃永樂年間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喇惹之后,許世龍,現在是泉州百姓,尹灝你這個貪官,我今天代表泉州百姓來收拾你!”
“啊!錫蘭(斯里蘭卡)王子?”尹灝倒是聽說過,永樂年間,確有錫蘭王子來大明朝給永樂皇帝進貢,回去時國家遭到政變,他的父王被外甥篡奪了王位,外甥還四處搜尋他的下落,勢必要斬草除根。如今,錫蘭王子東山再起,成了泉州名副其實的海上大商賈,通俗地說叫海盜,禮貌地說就是具有戰斗力的海上俠商。歷經幾代,他也已經愛上泉州這片熱土和百姓,活得自由自在,再不他往。
這錫蘭王子可真是:
鬈絲披肩如楚子,黛眉八分似月氏,重環垂耳項硨磲,朱砂一點天庭實。
銅軀斜挎鮫鯊皮,猿臂坐鎮海南師,滄海遺珠終有日,已化洋龍南北馳。
卻說錫蘭王子瘋狂攻打尹灝,炮火之猛烈,定位之精準,令人咂舌。尹灝的官船一半以上的炮口盡皆被他打壞,無法填充攻擊。陌上陽見勢,又在尹灝背后進行狂轟,可憐的尹灝尚未開火,已經被前后夾擊,形同半死,只能說著臟話撤退。撤退到岸邊,拋錨,下船,一陣冷風吹過,一幫打家劫舍的土匪,手持板斧,從四面八方撲上來,將尹灝一行人剁了個血肉模糊,一邊剁還一邊惡狠狠罵道:“狗官!狗官!還我女兒的命來!還我娘的命來!還我家的田來……”
隨從一看形勢不對,只好跑出域外,去朝廷報信了。這下,福州的情況,才算真正傳到了朝廷的耳朵中,當然,是被這些奴才捏造、編造、改編、渲染、夸大加工之后的消息。
要么阻撓圣聽,要么混淆視聽,這就是偉大的明朝奸臣作風。
而當世皇帝——明武宗(后期廟號),正德皇帝,以十五歲的姿態登基大寶,正當他右手摁著斜挎的寶劍,左手托起玉璽,驕傲自豪地宣布,朕將把大明轉換成一個華麗偉大、充滿熱情、煥發生機的年輕王朝!
這一年,他屁股還沒有坐熱,就開始到處出事了。對于一個熱血沸騰的少年來說,最喜歡的,自然是打仗,雖然他功夫是個三腳貓,身邊也沒有高手如云,可他就是敢,因為他是皇上。
“錢的事就別問朕了——你們也不能整天光看著錢,老算小賬的人沒有大出息,多想想我大明朝民族氣節!朕要艱苦樸素、深思先帝創業之艱難,忍辱負重,然后才能厚積薄發,創造年輕的時代!”
朕有個問題一直想不通,朕無功于朝廷,何以饕餮天下?那皇上您要怎么辦呢?皇上說——朕要建功。
大臣們納悶了:此乃大定之世,何以立功?皇上,讓百姓安享太平吧!皇上指了明朝地圖的北面,大臣們不說話了。
“知道了?這便是朕比你們高瞻遠矚的出息,達到達不到,朕就做給你們這些老爺子看看!哼哼。”皇上心里得意地這樣想。
聽說南海居然有海盜?既然這樣,沒辦法,皇上起身——“看來是時候朕要御駕親征了!”
什么是時候?皇上你才剛剛登基啊!就御駕親征,這也太兒戲社稷了?皇上搖搖頭——朕這是身體力行,自己守護自己的江山。
“啟稟皇上,老臣聽了吾皇雄圖大志,說是要厚積薄發,如今居然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皇上你武功火候還不到,沒有厚積所以也不能薄發。”
“豈有此理,你這老胡子居然敢藐視于朕,那這樣朕更要去了!朕武功火候不到家,難道你武功就好嗎?”
“老臣梁儲,并無武功,只有一顆對朝廷、對天下的赤膽忠心——萬里江山萬里行,生死汗青自留名,平時袖手談風月,國難捐軀報主情!”
皇上一聽,老先生吟這詩確實感人,于是決定——
既然你看不起朕,那你就當朕薄積薄發。
擋不住的鋒芒,皇上戰定了。
陌上陽,錫蘭王子,還能把酒言歡?他們無法知道,只要皇上天兵一到,必將令彼等血流成河,跪地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