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毛澤東日常口頭談話中的人民戰爭思想研析——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主要研究范疇

唐正芒 王昕偉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委托項目“毛澤東日常談話的收集、整理與研究——以毛澤東著作外的為收集范圍”(編號:13JJD710008)階段性成果。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指導我國取得革命戰爭勝利和新中國成立以后國防、軍隊建設的核心思想,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毛澤東作為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十分重視和強調人民戰爭,特別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點可從其已公開出版的著作或已公開發表的講話、報告等文獻中明顯感受到。而在毛澤東大量的日常口頭談話中,我們發現他對于該時期的人民戰爭有著更加生動形象、深刻精辟的論述,這也正是我們研究毛澤東及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補充資料。毛澤東日常口頭言談中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戰爭的話語,大致可歸納為:要充分發動群眾、建立人民的武裝、為人民利益而戰、建設革命根據地、靈活的戰略戰術等幾個方面。以下擬從這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要充分發動群眾

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寫道:“革命戰爭是群眾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戰爭。”《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頁。可見毛澤東十分強調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戰爭,這也正是其人民戰爭思想的首要內容。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做報告時就說:“如果沒有民眾的擁護,一點力也沒有。”陳晉:《文人毛澤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4—65頁。“只要把他們動員起來,中國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高寶新:《碧血丹心:毛澤東和他的麾下將領》,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頁。主張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到大革命中去。隨后毛澤東在領導土地革命戰爭中,更加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他形象地說:“群眾是我們的手腳,如果離開了群眾,我們的工作就寸步難行。”楊榮彬:《毛澤東在瑞金》,《黨史文苑》2008年7月上半月刊,第28頁。“有了群眾,我們斗爭就會勝利,我們的斗爭,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石永言:《賀子珍與毛澤東》,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頁。“要有爭取群眾的觀念,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那樣深刻。”余伯流,陳鋼:《誰主沉浮——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幾起幾落》,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頁。

毛澤東將宣傳、組織、武裝群眾等作為工農革命軍的重要任務。他經常提醒紅軍干部要“注意掌握好政策,依靠群眾的力量”余伯流、陳鋼:《誰主沉浮——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幾起幾落》,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425頁。。“下山打外線,一路之上,要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必須好好向群眾宣傳。”石永言:《賀子珍與毛澤東》,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頁。并悉心教導戰士發動群眾的種種方法。而在井岡山時期他更是一度親自去動員群眾,他深入貧農家中對他們說:“小小的筷子,捏成一把就不那么容易對付,我們廣大的受苦人團結起來,幾個地主豪紳和‘挨戶團’還能奈何我們么?”“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我與毛澤東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2頁。1928年12月9日,毛澤東在去往紅四軍會師大會途中,于隊伍前面向戰士們講述革命道理,毛澤東講道:“工農兵弟兄三個,工人是大哥,農民是二哥,兵士是三哥。工農兵占中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所以工農兵聯合起來,打遍天下。”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頁。再次表現了毛澤東注重發動工人和農民,加強工農兵團結進行革命戰爭的思想。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更好地宣傳動員群眾,毛澤東曾生動形象地說:“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有很多的本領。但他最大的本領,是能把身上的許多猴毛拔下來,一吹就能變許許多多的小孫悟空。我們抗日的持久戰爭,到處需要許許多多的小孫悟空……革命戰爭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革命行動,……你們下山到處發動人民群眾……使軍民團結起來,你們不就成了孫悟空么?……到那個時候,貌似兇惡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也不過像一頭野牛,而你們這樣多的孫悟空,又能喚起千千萬萬的廣大人民群眾,到處給這頭野牛點起火來,……總會在燎原的烈火中把它燒焦的。”盛巽昌:《毛澤東眼中的歷史人物》,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517頁。深刻而精辟地詮釋了動員和依靠人民群眾的思想。

新中國成立后,在國防建設中,毛澤東依舊十分強調依靠群眾,他對海軍將領說:“過去打仗,敵人的情況我們很清楚,我軍的活動敵人就摸不清,這就是群眾條件。陸軍打仗要依靠群眾,你們在海上打仗也要依靠群眾。不管到哪里都要依靠群眾。”《回憶毛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587頁。而在外交中毛澤東也本著國際主義的原則,積極向朝鮮、越南等國家領導人介紹這一思想,如1950年12月3日,毛澤東在同金日成會談時就建議說:“應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人,以孤立少數敵人。動員人力物力,不要使其枯竭,不要使人民不滿,要救濟被難人民。”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54頁。指導他們進行反侵略、反霸權主義的斗爭,這在其新中國成立后的日常談話中也有著大量類似的論述,究其本質還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充分發動依靠群眾的經驗總結,姑不贅言。

二、建立人民的武裝

毛澤東十分重視加強革命的武裝,建設人民軍隊。1926年12月,毛澤東在漢口參加中共中央特別會議,他指出:“右派有兵,左派沒有兵,即右派有一排兵也比左派有力量。”黃允升等:《毛澤東與中共早期領導人》,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頁。他還多次在農講所講道:“搞革命就要刀對刀,槍對槍;要推翻地主武裝團防局,必須建立農民自己的武裝。刀把子不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就會出亂子。”《毛澤東思想光照千秋》(紀念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51、452頁。主張建立人民的武裝力量。秋收起義后,毛澤東帶領起義隊伍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著手努力加強我黨所領導的武裝力量。1927年9月,毛澤東在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時說:“要使工農革命軍具有堅強的戰斗力,必須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支部建在連上。”《回憶毛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89頁。從而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權。他還多次強調:“要重視武裝建設,要建立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軍事上具有堅強戰斗力的紅軍。這是保證革命勝利,建立人民政權的基本條件。”“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頁。

毛澤東特別注重軍隊的政治工作,他說:“政治工作是我們的生命線,這一條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歐陽青、羅元生著:《毛澤東與故鄉十位將帥》,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頁。并非常重視思想教育,他經常向官兵講話說:“我們是工農的軍隊,不是軍閥、資本家的軍隊。”《回憶毛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140頁。“紅軍是革命的隊伍。紅軍的戰士,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革命的道理很多,馬克思、列寧寫了很多書,一下子講不了那么多。我現在只講‘二、三、四’三個字的道理。‘二’,是指兩種戰爭。要用正義的戰爭反對非正義的反革命戰爭。‘三’,是三大紀律。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沒有紀律是不行的,沒有紀律就不能統一行動,不能搞好革命工作,不能打勝仗。‘四’,是說我們革命軍隊除了打仗消滅敵人以外,到了一個地方,還要做好四件工作。……”《毛澤東思想光照千秋》(紀念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82—483頁。對紅軍的目標、紀律、任務等做了全方位的規定。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困難,毛澤東要求人民軍隊嚴守紀律,艱苦奮斗。1944年11月1日,南下支隊誓師出征。毛澤東勉勵部隊說:“你們要以最大的毅力去克服各種困難,上下一心,團結一致。要像‘王者之師’那樣,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真正做到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龍劍宇:《毛澤東家居》,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頁。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對人民軍隊的內在要求。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更加強調軍隊的紀律性,他指出:“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你們要守紀律,誰也不準違反紀律。”閻長林:《在大決戰的日子里——毛澤東生活實錄》,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219—221頁。在紀律嚴明的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下,國民黨反動派節節敗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張繼續鞏固和加強人民武裝力量,他曾說:“今天我們有了建設強大空軍的條件,空軍對鞏固國防極為重要,應當趕快建立。”《毛澤東思想光照千秋》(紀念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0頁。1952年,毛澤東乘坐“長江”艦在長江上航行,他感慨道:“過去帝國主義欺負我們,大都從海上來的,我們要爭氣,要認真對付。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把一萬多公里的海防線建設成海上長城。”龍劍宇:《毛澤東的人生旅行》,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312頁。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國逐步建立起牢固的國防,保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三、為人民利益而戰

為人民利益而戰,是無產階級戰爭觀的核心觀點,也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內容。這既是由無產階級武裝力量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同時也因為只有為人民而戰,才能動員和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故此,毛澤東特別強調人民軍隊要為爭取和捍衛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努力奮斗,并形成良好的軍民關系。早在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就充分認識到“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中共湘潭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湘潭歷史》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頁。。他在農講所講道:“要迫使地主階級向農民減租減捐減息,進而推翻封建地主階級,趕走帝國主義,取得革命的勝利。”《回憶毛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59頁。這充分反映了為廣大農民群眾謀取切身利益的思想。因此,“打土豪分田地”成為人民軍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任務。1927年11月的一天,毛澤東和譚政在總結近來的經驗教訓時說:“你還記得工農革命軍打下茶陵后,……當時我們成立起來的縣政府,還是沿用國民黨舊政府收稅、告狀、過堂一套官僚老辦法,不替人民群眾說話、撐腰、辦事情,還能不失敗?!”歐陽青、羅元生著:《毛澤東與故鄉十位將帥》,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頁。他還在1928年3月間,針對一些損害了群眾利益的左的政策失誤,特別強調說:“我這個人是不信上帝的,但是我信群眾。你們終究會看到,誰不相信群眾誰就會垮臺。一定要保護群眾,保護好我們的后臺!”“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我與毛澤東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50頁。因而毛澤東多次指出:“只有從地主階級手中奪取土地,打破封建土地制度,才能激起人民革命熱情。”“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頁。自然這贏得了廣大貧困農民的真心擁護。對此,毛澤東說:“群眾愛護我們,想著我們。我們就要更好地愛護群眾,保護群眾的利益。”“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我與毛澤東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頁。

正因為中共領導的武裝是為了人民而戰,所以毛澤東十分強調干群關系、軍民關系,他講道:“我們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心是向著我們的。……在哪里都要扎根于群眾。”余伯流、陳鋼:《誰主沉浮——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幾起幾落》,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425頁。“軍民是魚和水的關系,沒有水,魚還能活嗎?”“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我與毛澤東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174頁。我們的士兵都是人民子弟兵,所以毛澤東也非常強調官兵關系、關心士兵。在戰士因受傷在疏散中丟失時,他說:“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戰士,生病的同志也要盡量帶走,一個也丟不得。”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頁。而面對破壞干群關系、軍民關系、官兵關系的惡劣行為時,毛澤東絕不姑息,給予嚴厲批評和懲戒。1933年12月上旬,毛澤東身邊的警衛連第三排排長因為粗暴打罵戰士及破壞老百姓的種菜的馬桶,受到嚴厲懲戒,毛澤東針對警衛連戰士們講話:“你們連三排長……沒有把我們的戰士當階級兄弟看待……損壞了群眾的利益,破壞了軍民關系。這種不關心愛護戰士、不尊重戰士人格、破壞官兵團結、不尊重老百姓、損壞群眾利益、破壞軍民關系的行為,是軍閥殘余作風,必須堅決糾正。”張耀祠:《張耀祠回憶錄——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206—208頁。毅然撤銷了其排長職務,并調離警衛連。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對為人民利益而戰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他于1946年8月6日對美國記者斯特朗說:“如果蔣擁護人民的利益,他就是一只鐵老虎。如果他背叛人民并向人民發動戰爭,這一點他現在正在做,他就是一只紙老虎,雨水就會把它沖走。”何虎生:《毛澤東初進中南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頁。可以由此看出,毛澤東通過是否為人民利益而戰已經預見到了蔣介石的失敗。1947年6月9日上午,毛澤東得知王家灣的一個老百姓被敵人抓住吊打,就將廖志高等同志找去批評說:“你為什么對群眾不負責任,不組織群眾跟我們一同轉移,讓敵人抓住群眾打。”廖解釋了一句,毛澤東厲聲說:“那你就沒有責任了嗎?至少是對群眾沒有負責到底吧!”“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我與毛澤東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頁。足可見毛澤東是真正關心普通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切實利益。

在經過長期的革命戰爭洗禮后,毛澤東對為人民利益而戰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他在晚年同危地馬拉前總統阿本斯談話時說:“推翻清朝以后,孫中山失敗了。因為他沒有滿足人民的要求,比如沒有滿足人民對土地的要求,對反帝的要求。……但還是照這個規律:力量小的,同人民聯系的,強;力量大的,反人民的,弱。”盛巽昌:《毛澤東眼中的歷史人物》,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頁。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正是始終代表人民的利益,才取得了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

四、建設革命根據地

革命根據地是中共領導人民軍隊,開展武裝斗爭,實行武裝割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而建立的紅色政權或實際控制區。毛澤東十分重視建立和建設革命根據地,多次強調根據地的重要性。他曾風趣地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們軍隊打到哪里,根據地就發展到哪里。”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下,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283頁。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果斷對起義隊伍說:“我們必須改變方針,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去,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回憶毛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86、87頁。他指著一張地圖上的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說:“同志們!這里像眉毛一樣的地方是羅霄山脈中段,適宜作我們的落腳點,我們到那里是去當‘山大王’。”“毛澤東與我”征文活動組委會主編:《毛澤東與我叢書: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頁。于是毛澤東率領軍隊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曾充滿期望地說:“要是我們在武夷山、大別山、太行山、長白山等等都插上紅旗,革命的勝利就為期不遠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下,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頁。充分表現了他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必勝信心。

在實際的革命斗爭中,一些人還是只希望到大城市里去戰斗。為此毛澤東通過形象的比喻教育他們:“革命要有根據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如沒有屁股,便不能坐下來。要是老走著,老站著,定然不會持久,腿走酸了,站軟了,就會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據地,才能夠有地方休整,恢復氣力,補充力量,再繼續戰斗,擴大發展,走向最后勝利。”曹俊杰:《跟毛澤東學思維》,西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118頁。面對教條主義者對根據地的異議,毛澤東毅然說道:“蔣介石占南京為王,我們占井岡山為王,又錯在哪里?我們不能沒有一塊鞏固的根據地呀?”石永言:《賀子珍與毛澤東》,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頁。“魚會睡覺,魚和一切動物一樣,也要休養生息。……我們不是像魚一樣在廣闊的海洋中游來游去嗎?游久了就累,就要躺下了休息。革命也是如此,不能沒有根據地,不能總是走州闖府啊!”余伯流、陳鋼:《誰主沉浮——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幾起幾落》,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頁。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堅定同志們保衛邊區、建設邊區的信心,毛澤東曾打了幾個比喻說道:“鳥有窠,毛毛(毛澤東與賀子珍之子乳名)有搖籃,革命要有根據地。”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頁。“要像漢高祖,建立根據地。”盛巽昌:《毛澤東眼中的歷史人物》,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頁。

在建立根據地后,毛澤東特別強調建設好根據地,鞏固大后方,他說道:“別小看了后方,沒有一個好的后方,仗是打不下去的。”1929年6月,陳毅找毛澤東商量,希望毛澤東和紅四軍一起去打廣東。毛澤東搖搖頭說:“不成、不成!……把現在的根據地建設好了,搞鞏固了,再向外發展也不遲。”

因而,毛澤東十分注重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加強革命根據地建設,如建立人民政權、發展經濟生產、實行土地改革、促進婦女解放、開展宣傳教育等,并形成了一系列根據地建設理論。

蘇區時期毛澤東多次告誡全黨說:“要創立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游擊根據地來支援長期斗爭。”丁曉平、方健康:《毛澤東印象》,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0頁。同時,他還指出:“為了支援革命戰爭,發展根據地的經濟建設,爭取婦女解放,必須認識有組織地調劑勞動力和推動婦女參加生產,是我們農業生產方面最基本的任務。”《回憶毛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151頁。毛澤東還特別注重根據地政權建設,強調根據地政權為人民服務的性質。1932年的一天,毛澤東渡船穿過風障雨幕,到達對岸。臨別,拉著船夫鐘老伯的雙手說:“老伯,今晚辛苦你了。我要趕在前面洋溪村參加一個緊急會議,請你向鄉蘇主席轉達我的一個建議:蘇維埃是工農自己的政權,一定要關心群眾的生活,要盡快在這里架座橋!”余伯流、陳鋼:《誰主沉浮——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幾起幾落》,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378頁。充分反映了根據地人民政權為人民的本色。此外,毛澤東還不斷推進根據地的民主建設。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提出了“三三制”原則,他強調說:“我們隨時叫每個人注意到在我們民主的‘三三制’下給予無黨派人民實際權力的重要。”丁曉平、方健康:《毛澤東印象》,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129頁。在毛澤東的努力下,延安成為抗日根據地的模范,1940年2月1日,延安各界召開“討汪”大會。毛澤東在會上總結了邊區建設的成績,提出了“我們邊區十沒有”,充分肯定了邊區的建設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革命根據地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靈活的戰略戰術

軍事戰略是圍繞戰爭目的所制定和采取的方針、策略和方法等,戰術則是具體戰斗中的理論與實踐,分別解決了“打不打”和“怎么打”的問題,是決定一場戰爭勝敗的核心。在人民戰爭中,毛澤東異常重視戰略和戰術問題,揚長避短,靈活機動地指揮著每一場戰斗,最終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在敵強我弱的戰爭形勢下,創造性地提出了“戰略上以少勝多,戰術上以多勝少”的思想。他早在1927年12月,與工農革命軍撤退到茶陵時就對戰士們說:“如果你身上有五個虱子,怎么個用手抓呢?”“五個手指不能同時去抓五個虱子,必須收攏手指,一個一個地抓,才能抓得到。打仗也是一樣。現在敵人比我們強大,人家一百人,你才十個人,怎么打得過呀!不過,只要戰術對頭,十個人也能打贏一百人,你們信不信?”毛澤東擺手臂繼續講道:“其實簡單,這跟抓虱子一個樣,就是要一個一個地抓。我十個人同時打你一百個人自然是打不贏哩,但我十個人打你兩三個人:這就沒問題。一次打掉你兩個人,兩次就打掉四個人,十次就是二十人。照這樣打下去,你一百個人就被我十個人消滅了!這就叫戰略上以少勝多,戰術上以多勝少。”曹俊杰:《跟毛澤東學思維》,西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364頁。而這實際上又已經蘊含著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戰術,包含著對進攻與防御的獨特見解。

1945年10月,毛澤東從重慶談判歸來后,對身邊同志說:“不要怕他那幾百萬軍隊,打起來,如傷其十指,不如先斷其一指,十指連心,咬掉他一個小指,看起來仍不失是一把好手,再咬掉他一個無名指,你們看這還能算一把手嗎?”高寶新:《碧血丹心:毛澤東和他的麾下將領》,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209頁。1947年3月,毛澤東找黃振堂、陳悅長、袁學凱談話,說:“我們部隊數量和裝備都比不上敵人,因此,我們采取的辦法是先打弱敵,后打強敵,先打分散孤立的敵人,后打集中強大的敵人。好比你面前有三個敵手,一個強手,兩個弱手。你先把兩個弱手一一打倒,剩下那一個強的,前后失去了照應,他就孤立了,膽怯了,強手就變成了弱手,一打就能倒。把弱的消滅了,強的也變弱了,把分散的打了,集中的又要分散。”金沖及:《毛澤東傳》下,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794頁。可見毛澤東十分強調集中優勢兵力,消滅弱勢敵人,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面對革命戰爭中有時戰略上處于被動的情況,毛澤東則提出了戰爭的辯證法思想。1931年,敵人發動第二次大規模“圍剿”,毛澤東在作戰會議上說:“何應欽最大的優勢,不外乎是人多,可以對我們實行戰略大‘圍剿’。我們可以把敵人的優勢化為劣勢。……我們可以將敵人的大‘圍剿’,化解成我們對敵人的許多個小‘圍剿’。這樣,盡管我們在戰略上處于劣勢,但在戰役戰術上則變成了處于優勢。相反,戰略上處于優勢的敵人就變成了弱者。這就是戰爭的辯證法,正所謂內線中的外線作戰,‘圍剿’中的‘圍剿’,防御中的進攻,弱者中的強者,不利中的有利。”高寶新:《碧血丹心:毛澤東和他的麾下將領》,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頁。

這些戰略思想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形成了游擊戰、持久戰、運動戰等具體戰術。對于游擊戰的戰術,他曾概括為“十六字訣”并饒有風趣地講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賺錢就來,蝕本不干。這就是我們的戰術。”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下,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頁。對于運動戰他則幽默地說:“游擊戰是青辣椒炒肉,溜到肚里才感到辣,運動戰是爆烤的朝天椒,別看它小,進口就嗆人,從頭辣到腳。”孫寶義、劉春增、周桂蘭著:《聽毛澤東談哲學》,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頁。對于集中和分散的軍事原則,他形象地比喻說:“這就像漁翁打魚一樣,撒網就是把部隊分散下去,收網就是把部隊集中起來。集中起來干什么?抓魚。”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輯組:《緬懷毛澤東》下,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頁。

在實際作戰中,毛澤東十分重視把這些戰略戰術結合起來運用。1930年12月25日,總前委召開“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毛澤東說:“當前的局勢是緊張的,敵人大兵壓境,可我們不怕,也不要怕!首先,我們按照‘十六字訣’,來個雷公打豆腐,專撿軟得欺!然后我們再關門打狗,讓他有來無回!”余伯流、陳鋼:《誰主沉浮——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幾起幾落》,長征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頁。戰略上充分展現了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反映了“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戰略戰術思想。

毛澤東日常口頭談話是毛澤東平時同身邊的子女親友、群眾老鄉、領導干部、工作人員等彼此間聊天、洽談、交流的話語,其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言語之活潑,甚至不亞于他已公開出版的各類著作。本文所收錄的毛澤東有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戰爭思想的口頭談話,不可能面面俱到,僅是其諸多此類日常口頭談話中很小的一部分。但這些談話通俗、幽默、生動、形象,較為直觀地反映了毛澤東高超的戰爭藝術和博大精深的人民戰爭思想。不僅對我們更好地領會和把握毛澤東軍事思想有學術價值,而且對于我們今天應對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在新形勢下“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等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我們要堅持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導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加強對其人民戰爭思想的研習,不斷增強戰爭意識和軍事素養,堅決捍衛國家利益,維護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筑牢“鋼鐵長城”。

(作者唐正芒: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昕偉: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武定县| 海晏县| 禹城市| 玉门市| 阳江市| 扬州市| 临猗县| 林甸县| 神池县| 富锦市| 博乐市| 息烽县| 三台县| 自治县| 吴旗县| 永州市| 休宁县| 色达县| 宁国市| 海阳市| 涿州市| 东莞市| 江都市| 九龙坡区| 吉水县| 正定县| 兰溪市| 克山县| 华亭县| 黔西县| 城口县| 雅江县| 海口市| 遂昌县| 芦溪县| 伽师县| 马山县| 扎赉特旗| 昌江|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