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家學深厚,小曲唱詞音符印刻于心

林玉碧生于“榆林小曲”世家,自幼隨父親學唱榆林小曲,后專攻榆林小曲演奏,擅長揚琴演奏,同時對三弦、京胡、琵琶等樂器也頗為鉆研。從藝60年余年,從未離開榆林小曲,傳承了諸多瀕臨失傳的曲目。

蘇:林老師,我們都知道榆林小曲有非常深厚的淵源,關于它具體如何在榆林這座塞外古城中扎根發芽,有多種說法。您是受人尊敬的榆林小曲老藝人,就您所知,榆林小曲老藝人們比較傾向于哪一種說法?

林:明朝時候,榆林是九邊重鎮之一,明朝有“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回避制度,南方官員們從自己的家鄉帶來江南小調,和榆林當地的民歌結合,成了榆林小曲。過去的老師傅們就是這么講榆林小曲的來源的。清朝有一個榆林衛同知叫譚吉璁,這個人是浙江人,他愛好絲竹音樂。據藝人們講,譚使君對“里巷之曲”十分喜愛,到榆林時帶來了使女、歌伎和樂器,閑暇時常以演唱為樂,這是歷史上有記載的。譚吉璁在主持重修《延綏鎮志》時,曾與友人“爰時聚于署之東偏曰‘飲綠之堂’,絲竹雜奏,觴酒間行”。《榆林府志·文藝志》中也有記載:清康熙十二年(1673)后,榆林城內“文藝甚繁”,經常是“夜半曲聲聽滿城”,凱歌樓上時有“羌笛吹新詞,秦箏弄急弦”。這說明當時榆林小曲已經開始流行。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十三年(1518)出巡榆林,住在“懷德門”,就是后來的凱歌樓。明武宗在榆林居住三個月,帶來了當時的宮廷音樂,宮里的歌伎、樂工和民間的歌女都來了榆林。朱厚照返回北京,但是他帶來的音樂在榆林留下來了,形成了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的榆林小曲,這也是榆林小曲的一個源流。照這個說法,榆林小曲到今天有500年的歷史了。

在民間,榆林小曲也受到榆林城人的喜愛,這是有基礎的。榆林城人都是從各地遷徙來的,咱們榆林人常說自己從大槐樹來,洪洞大槐樹下是當時的移民“點行地”,所以說咱們榆林人來自四面八方。

蘇:您的祖上是否也是從外地遷移到榆林的?您家里是從哪一代開始與榆林小曲結緣的?

林:我們林姓,最早是在明朝永樂年間來到榆河堡鹽灣一帶的林家砭,在清朝道光十年(1830)左右來到榆林城開藥鋪,到今天已經有七八代了。家父林懋森是榆林城內的知名老中醫,濟世活人,在萬佛樓下巷開藥鋪,叫“杏林堂”,救治患者無數。我父親業余時間喜歡唱小曲,人們叫他“林三”。父親年輕時師從小曲藝人秦俊,天生一副好嗓子,記性也好,會100來首榆林小曲經典曲目,而且把小曲中的喜怒哀樂都唱出來了。榆林小曲中難唱的大調,他連著能唱兩三個。那會兒我們的藥鋪就是一個榆林小曲的活動點。平時在家,就這個四合院(筆者注:四方臺上巷1號院),吃罷飯后,熬一鍋奶茶,我父親和老藝人們七八個人湊在一起,就唱開了,遠客近鄰都愛聽。城里人生辰滿月、婚喪嫁娶也都請我父親和藝人們去唱小曲。大調《一連三》《小放牛》,中調《九連環》《下荊州》《放風箏》等是我父親常愛唱的小曲。

蘇:聽您講到這段歷史,當時榆林小曲人才輩出,是榆林小曲繁榮活躍的時代。

林:對。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重視民間音樂形式的保護和傳承,榆林小曲迎來了一個好時代。當時我父親、我兄長,還有弟子20多個,常在凱歌樓、蓮花池唱小曲,街上四合院里四時八節、婚慶壽誕都有人唱榆林小曲。當時我父親因為藥鋪坐堂,走不開,他只參加了20世紀50年代在中山堂的一次展演。其他老藝人多次參加西安、北京等陜西省和全國的文藝會演,小曲藝人們各展絕技,活躍異常,社會各界對榆林小曲的評價也很高。

蘇:您接觸榆林小曲是什么時候?

林:我和兄長林玉書自打娃娃起就聽老師傅們唱小曲了,耳濡目染,七八歲的時候,我父親發現我繼承了他的好嗓子和好悟性,就開始教我學小曲。那時候一句一句地教,從小調開始教,后來學中、大調。10歲左右,我就能唱《放風箏》《日落西山》了。到十幾歲的時候我變聲了,嗓音條件受限,加上當時樂器方面后繼乏人,我就學樂器了。我向張建漢、葉子豐老先生學揚琴,向王子英老先生學三弦、琵琶,我兄長林玉書給我教京胡、二胡。15歲時,京胡、二胡、揚琴、板胡這些樂器的演奏我基本上就會了,就是當時沒有古箏,沒有學古箏,學最多的是揚琴。

我初中念完,就當匠人了,爐爐匠爐爐匠:指鐵匠。,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白天干活兒,晚上回家,就愛唱上兩首小曲子,解乏又解悶兒。

蘇:那么榆林小曲在發展中的最低谷是什么時候?

林:最低谷就是在“文革”期間。榆林小曲在當時是“毒草”,老藝人們都成了“牛鬼蛇神”。我兄長林玉書在1958年就被打為右派,“文革”期間我父親林懋森因此受牽連,又因為他唱小曲,被批斗。1968年家父因為受到不公正對待含冤去世。我哥哥林玉書被發配到農村勞動改造,家里的樂器、曲譜被沒收、銷毀。所以我和白葆金、冉繼先等藝人就在地下俱樂部悄悄地演出。我清晰地記得1968年,我們把樂器背在麻包里,去城外背處,五雷溝、孟良寨這些地方,悄悄耍。就這還被派出所查,我的樂器也被沒收過。1971年,我因為唱小曲在中山堂被批斗過,也進過公安局。我的師傅葉子豐,1968年被下放農村,臨走時他把侄子葉萬秀帶到我面前,讓我帶葉萬秀學榆林小曲,葉子豐老師傅對我說:“歷史是有變遷的,將來戲劇、小曲都要恢復,你要好好活動,不要讓榆林小曲失傳。”他很有先見,在那個年代、那個形勢下,他的話給我很大的觸動,我就這么堅持下來了。“四人幫”被打倒后,他們把樂器歸還我。1979年榆林地區政協開展榆林小曲民間調研,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榆林小曲終于得以光明正大地演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海口市| 卢龙县| 济源市| 阜平县| 伊川县| 和平县| 石屏县| 汝阳县| 邵武市| 新邵县| 保靖县| 义马市| 乌拉特中旗| 盖州市| 叙永县| 牟定县| 通化县| 安塞县| 名山县| 吉林省| 林周县| 梨树县| 内乡县| 葵青区| 奈曼旗| 开远市| 宁国市| 乐至县| 天津市| 滕州市| 平顶山市| 绵阳市| 苗栗县| 鄄城县| 镶黄旗| 中山市| 临潭县| 青浦区| 长治市|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