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楊虎城與十七路軍

中國共產黨人魏野疇與楊虎城的第一次接觸

1922年陜西靖國軍失敗后,“為了保存一點西北的革命種子”,楊虎城和于右任商量決定,由楊虎城把部隊帶到陜北鎮守使井岳秀防區,遂由井岳秀改編為陜北鎮守使署暫編步兵團,由李子高任團長,孫蔚如任團副。楊虎城則離開部隊,蟄居榆林。

楊虎城在榆林期間,身處逆境,深居簡出,心情苦悶,思緒萬千。他反復思索:靖國軍為什么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領導的革命斗爭為什么也失敗了?他百思不得其解,感到前途迷茫,心情沉重。就在這個時候,楊虎城有幸結識了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愛國進步人士杜斌丞,一個是共產黨員魏野疇,兩人都對他產生了重大影響。

杜斌丞(1888—1947)是陜西省米脂縣人。1913年考入北京國立高等師范學校。讀書期間,他目睹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真誠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反封建、反軍閥的斗爭。1917年秋,他從北京高師畢業回到陜北,出任榆林中學校長。為振興陜北的教育事業,他苦心經營,籌資擴建,選賢任教,銳意革新。五四運動爆發后,他帶領學生走上街頭,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在教學中,他大力提倡民主、科學、新文化,堅決反對專制、封建思想。他教育學生勤奮學習,樹立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很快,榆林中學就成為陜北地區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

楊虎城與杜斌丞一見如故。楊虎城敬重杜斌丞的性格豪爽,人品高尚,知識淵博。杜斌丞敬重楊虎城擁護三民主義,堅持靖國軍旗幟,是一位愛國愛民、胸有大志之人。一個求知欲強,一個誨人不倦,兩個人經常傾心交談,議論國家大事,品評歷史人物,越談越深.成為摯友。

最為幸運的是在榆林期間,楊虎城經杜斌丞介紹結識了中共早期黨員魏野疇。

魏野疇(1897—1928),陜西省興平縣人。他畢業于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杜斌丞是校友。1919年他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迅速走上馬克思主義革命道路。1920年他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并于1922年發起成立學生進步團體——共進社。他以《共進》雜志為陣地,宣傳反帝、反封建、反軍閥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1923年初,經李大釗、劉天章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3年春,應杜斌丞之邀請,他由北平到榆林中學任教。他對歷史有很深的造詣,著有《中國近世史》一書,曾受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賞識。在學校,他熱情傳播馬克思主義,向學生們講授《共產黨宣言》《社會進化史》等著作,介紹《新青年》《向導》等進步刊物,教育學生愛國愛民,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反軍閥斗爭。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家,中共陜西組織的創建人之一。毛澤東這樣評價他:“魏野疇是老同志,有學問。他還有著作,我看過,寫得有水平。他的學識是很淵博的?!?/p>

魏野疇與楊虎城,一個是共產主義者,一個是愛國主義者,又都是陜西鄉黨,兩個人真是傾蓋如故,談得十分融洽,交往日益密切。

魏野疇認為,楊虎城出身貧苦,富有革命精神,身處逆境仍敢于堅持靖國軍旗幟,是一個胸有大志、能有作為的進步軍人,應當爭取他與共產黨合作,引導他走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革命道路。楊虎城認為,魏野疇思想革命,知識淵博,有遠見卓識,是一個大人才。兩個人彼此敬重,志趣相近,過從甚密。在一次次傾情交談中,應楊虎城的要求,魏野疇主要談了如下問題:

一是深刻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與政治形勢,詳盡地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革命主張。魏野疇明確指出,列強和封建軍閥的勢力仍然是很強大的,只靠少數人的孤軍奮戰是打不倒的,只有把革命的力量聯合起來,把革命武裝與廣大民眾結合起來,團結一致,共同奮斗,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二是介紹了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講解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基本內容以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許多情況。魏野疇以其科學的理論、精辟的見解和真誠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楊虎城,幫助他對中國社會狀況、革命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有了較多的了解,擴大了政治視野,逐步解除了他初到榆林時的許多疑惑和苦悶,使其開始對中國革命的前景有了初步的認識,精神為之一振。從此,兩人結為肝膽相照的摯友,為他們后來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1923年夏,當魏野疇被迫離開榆林向楊虎城珍重道別時,楊依依不舍,鄭重表示:“請魏先生多多保重,咱們后會有期,到時候我還會請你幫助我的?!蓖翡h、閻揆要、楊拯民在《楊虎城的十七路軍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一文中這樣寫道:“楊虎城是在靖國軍失敗、蟄居榆林時,經榆林中學校長杜斌丞介紹認識了榆中教員魏野疇的。魏敬重楊堅持靖國軍旗幟,革命意志堅決;楊從魏那里接觸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共產黨的救國主張。1923年,中共北方區委執行中共三大的關于同國民黨合作的決議,通過魏野疇先后介紹一些共產黨員參加了楊部工作,播下革命合作的種子。”

尋根思源,魏野疇在榆林與楊虎城的親密交往,歷史地成為中國共產黨與楊虎城十七路軍長期合作的良好開端。

中國共產黨在楊虎城部隊最初的革命活動

1924年1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楊虎城真誠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并派代表姚丹峰向孫中山報告情況。孫中山接見了姚丹峰,對楊虎城多有鼓勵與指示,并親自為楊虎城正式辦理了加入中國國民黨的手續。

1924年10月,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聯合陜西陸軍第三師師長胡景翼和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孫岳發動了“北京政變”,一舉推翻了直系軍閥把持的曹錕政府,把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參加政變的部隊組成國民軍,編為三個軍,馮玉祥為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景翼為第二軍軍長,孫岳為第三軍軍長。隨即聯名電邀孫中山北上討論國是,致使全國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就在此時,在陜西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任校長的共產黨員李子洲,專程到榆林,同杜斌丞、王森然一起動員楊虎城配合全國的形勢,參加國民軍,率部南下,驅逐時任陜西省督軍兼省長、直系軍閥的走狗劉鎮華。楊虎城欣然接受了他們的建議,認為自己出山的時候到了,精神大振,遂將自己的部隊改編為陜北國民軍,成立了陜北國民軍前敵總指揮部,由他本人出任總指揮,惠又光任參謀長。1925年年初,楊虎城率兩個支隊,浩浩蕩蕩,南下驅劉,駐防耀縣。途經綏德,李子洲組織四師全體師生和綏德城內居民,在東門外迎接,并在四師圖書館舉行歡送大會。會上,李子洲和楊虎城做了激昂慷慨的演說,部隊和民眾受到巨大鼓舞。李子洲還陪同楊虎城拜謁了秦扶蘇墓、蒙恬將軍墓和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故里。楊部開拔時,李子洲帶著四師師生和當地群眾歡送到南關外砭上。

楊虎城部隊駐防耀縣期間,有許多共產黨員到該部進行革命宣傳活動。

1925年1月底,國民黨員屈武和董汝誠,根據北京黨、團地委的安排,作為孫中山的私人代表,到陜西宣傳“召開國民會議,解決南北統一問題”的政治主張。他們到了耀縣楊虎城部隊駐地,給官兵講話,得到楊虎城的積極支持。北京地委委派共產黨員耿炳光、代表于右任到耀縣向楊虎城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三大政策,希望楊虎城能夠擁護孫中山的領導,開創革命新局面。

1925年2月,劉鎮華率部南下河南省,與國民軍胡景翼部作戰,由軍閥吳新田代理陜西省省長、督辦。5月4日,吳新田的部隊對西安一中的學生進行野蠻的殘殺,釀成駭人聽聞的五四慘案。中共西安黨、團組織領導全市的學生及各界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驅吳運動。這時,魏野疇帶領陜西青年驅逐北洋軍閥吳新田請愿團來到耀縣,請楊虎城出兵參加驅吳運動。

魏野疇和楊虎城是1923年在榆林結識的摯友,今日重逢,十分欣慰。魏向楊講述了陜西省驅吳運動的情況并請他出兵參加驅吳。楊虎城對吳新田為非作歹、殘害學生的暴行非常氣憤,他當即表示:堅決和三秦父老站在一起,共同驅吳。

魏野疇還為楊虎城分析了全國的政治形勢,介紹了國共合作的情況。他指出:一場席卷全國的、以推翻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為目標的斗爭高潮即將到來,一切立志救國救民的有識之士,都應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民主革命的大潮中去。楊虎城深受鼓舞,他表示堅決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愿意與共產黨合作,參加反帝反軍閥的斗爭。魏野疇進一步鼓勵他說:“我了解你,你是一個有政治見解的人,有遠大抱負的人,你的部隊也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陜西靖國軍剩下的唯一一支部隊,中國共產黨完全愿意和你建立真誠合作的關系?!蓖瑫r,為了適應新的革命斗爭形勢,加快部隊建設,魏向楊提出兩條建議:一是在部隊中成立政治工作部門,加強部隊的政治教育,鼓舞部隊士氣。二是以廣州黃埔軍校為榜樣,創辦一所自己的軍官學校,培養干部,為擴大部隊、改造部隊提供骨干。楊虎城欣然接受了魏野疇的建議,并第一次要求他推薦共產黨員到他的部隊幫助工作,魏也爽快地答應了。

1925年8月,楊虎城在耀縣創辦了三民軍官學校,有學員500多人。楊自兼校長,請魏野疇任政治部主任(未到職),又由魏介紹的共產黨員呂佑乾擔任政治教官。政治教育課程有:《三民主義》《總理遺教》《帝國主義侵華史》《社會進化史》等。在學校圖書室里有《向導》《中國青年》《黃埔潮》等進步刊物供學員閱讀。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與楊虎城十七路軍的統戰史開學典禮上講話時明確指出,我們辦學的宗旨是:反對封建軍閥,排除外來侵略,維護三民主義,擁護國共合作,為西北為中國培養革命干部,壯大革命力量。

在三民軍官學校中,由魏野疇、呂佑乾、劉含初等,經過幫助教育,在學員中先后發展衛志毅、陳云樵、張振河、李雅翰、白懷德、李德興等人人黨,壯大了共產黨的力量。他們和1925年冬在楊虎城部隊炮兵營入黨的張漢民等人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楊虎城部隊中發展的第一批共產黨員,成為楊部地下黨組織發展壯大的先驅和種子。

1925年夏,楊虎城的部隊由耀縣轉進到寶雞虢鎮地區,截擊向漢中撤退的吳新田部隊。經過激烈戰斗,殲滅其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為驅吳運動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5年9月,楊虎城的部隊接受國民黨第三軍孫岳部的收編,成為第三軍的第三師,楊任師長。他委任魏野疇為咨議兼師政治宣傳處處長。魏又介紹共產黨員宋樹藩、趙葆華到三師政治宣傳處任宣傳科科長和組織科科長。他們創辦了師部機關報《青天白日報》,宣傳三民主義,宣傳三大政策,政治工作十分活躍。宋樹藩在回憶錄中這樣講道:“1925年暑假由上?;氐轿靼病2痪?,組織上派我去虢鎮工作。當時,楊虎城在虢鎮,屬于國民軍第三軍孫岳部,楊任師長,師部設政治宣傳處,處長魏野疇。魏未到差,他派我和趙葆華去,我任宣傳科長,趙任組織科長。我們在楊部主要和楊虎城接觸,出《青天白日報》。給士兵講話,內容主要是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等。楊虎城的講話也是我們給他擬寫的稿子。我在政治宣傳處近一年時間?!北\工作的開展,使一些國民黨官兵加深了對共產黨和紅軍的了解,開始同情革命,有的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由于中共黨組織在國民黨第十七路軍中兵運工作的廣泛開展,促使該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段時間內,不與紅軍為敵,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而且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與八路軍并肩作戰、不搞摩擦的友軍,最終先后于1945年起義。其中趙壽山、孔從洲等領導人,后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

——節選自《統一戰線的典范——中國共產黨與楊虎城十七路軍的統戰史》(陜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迭部县| 翼城县| 泸州市| 阿拉善盟| 文昌市| 徐汇区| 贵港市| 宜良县| 全椒县| 洛扎县| 新营市| 长武县| 元氏县| 郎溪县| 明水县| 浠水县| 抚州市| 南和县| 澳门| 永康市| 安国市| 甘德县| 申扎县| 荆州市| 阜平县| 德保县| 阿鲁科尔沁旗| 溧阳市| 山阳县| 商河县| 都安| 淅川县| 科技| 和平县| 屯昌县| 台南市| 杨浦区| 日照市| 永川市|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