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季攻勢作戰總結
第一,戰前情況及我軍部署
(甲)蔣匪軍經我東北、華北、淮海諸戰場巨大勝利打擊后,自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起,胡之偽西安綏署眷屬、物資、機關、學校陸續沿川陜公路南遷漢中、廣元線,迄一九四九年二月十八日胡匪軍除三十師(欠八十九團太原)駐興市、蒲城間地區,十七軍之十二師位美原、黨睦、到賢,陜保四旅(指揮保二十六團、蒲城自衛團)駐蒲城,騎二旅之四團位賈曲及其以南,七十六軍之二十師(對外稱三十三師系陜保一旅改編)及一三五師之四〇五團駐銅川五里鋪、軍臺嶺、陳爐鎮地區,六十九軍位耀縣,三十六軍之二十八師位大荔任守備外,其主力均向西南收縮于富平(十八兵團部及六十五軍)、閻良鎮(九十軍)、西陽鎮、魯橋、三原(一軍)、永樂鎮、涇陽城(三十八軍),及渭、華(三十六軍)地區,加其五十七軍彬、永、乾、禮線,沿涇河布防,十四師之四十團位淳化線。
(乙)我以殲滅蒲城守敵完全解放蒲城縣并相機殲銅、耀、富、淳之目的,以四軍出銅、耀,攻擊銅、耀、淳之敵,牽敵主力西顧,集中一軍、二軍、三軍、六軍攻殲蒲城之敵,具體部署如下:
四軍取道宜君、哭泉、馬鞍橋,于二月十九日進至銅、耀地區,首先攻殲銅川之敵,得手后繼續南進威逼耀縣,該軍之十二師進到陳爐以東之潘家河附近,以一部監視陳爐敵,主力由東向西夾攻銅川。
一軍、三軍、六軍于二月二十日隱蔽進至大孔寨、鄭家、石槽、六井(一軍附騎二旅)、龍山、韋村、雷村(三軍)、罕井、白水城(六軍)地區,完成攻擊之準備,于二十一日拂曉開始攻擊。一軍首先分割圍殲蒲城、興市間之敵三十師,截斷蒲富公路,如三十師退入蒲城,則向城西南角及西門攻擊。騎二旅向富、耀偵察。六軍沿蒲、白公路前進,首先殲滅蒲城以北之敵(三十師一部)然后與三軍會攻蒲城。
二軍于二月二十日隱蔽集結孫鎮及其以東,二十一日戰斗開始后進至蒲城西南之賈曲鎮地區,準備打援。
第二,戰斗經過
1.銅、耀、蒲戰斗
四軍十六日拂曉出發,經宜君、哭泉,十八日午進至馬橋、黨家原、龍家原地區,偵悉敵二十師部及其特務營駐王益溝,五十八團駐五里鋪及東原,五十九團駐陳爐,六十團駐銅川城及其附近,該敵戰斗力較弱。我四軍遂于十九日夜,以一個團布置于黃堡鎮地區,阻擊由耀可能北援之敵,主力(十師十一師五個團)向田家原、五里鋪、王益溝之敵攻擊,十二師以一部監視陳爐敵,主力向軍臺嶺攻擊。另著關中區之二十一團圍殲小丘團匪,渭總向魯橋活動。
二十日午時十一師掃清銅川西塬敵外圍據點,并攻占白家塬,十師同時亦占高家塬殲敵一部,敵大部南逃。軍臺嶺、陳爐鎮之敵與我略事接觸亦南竄,我追擊至上店一帶,俘敵二百余。
二十日下午銅川敵逃至耀縣,并與原駐耀縣之敵六十九軍等相繼南逃三原,二十一日晨我四軍一部進占耀縣城。小丘團匪向我投誠。
我一軍、二軍、三軍、六軍二十日晚進至東加祿、灘尖子、石槽、東黨(一軍)、盤頭山、南凹、橋西、白水城(六軍)、武宜、高石、韋村、馬湖、附原(三軍)、孫鎮及其以東(二軍)地區。
原駐墻村、十里鋪、興市、美原、到賢之敵三十師及十二師于十八、十九兩日相繼西逃,敵陜保四旅等反動武裝(千余人)據守蒲城。
二十一日黃昏,一軍進至興市、美原、鴻雁村地區,當晚三軍、六軍向蒲城攻擊,二十二時三軍之九師、七師由東、南兩門爆破攻城,迄二十二日二時將守敵完全殲滅,俘敵保四旅旅長趙國珍以下千余人。
六軍二十一日晚掃清城北、城西外圍據點后,集結于縣西坡頭、堯山府地區。
二軍二十二日晨進至賈曲、璋寶村、西張家、內府村地區。駐賈曲、龍陽地區之敵騎二旅先我南逃。
東府分區部隊為配合野戰軍作戰,亦于同時進至雙泉地區,并向大荔、朝邑游擊活動。
2.淳化、富平、口頭戰斗
當我向銅、耀、蒲進軍之際,敵三十八軍十九日由涇陽退乾縣,一軍退涇河西之北社、阡東、馬莊地區,十八兵團部及六十五軍退涇陽地區,九十軍退永樂鎮附近,二十師殘部,六十九軍及十二師退守三原、魯橋、樓底、西陽鎮地區,三十師退至富平及其以西地區。
我軍以繼續殲滅富平守敵之目的,主力于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向富平挺進,以三軍、六軍圍殲富平之敵,一軍、二軍進至石川河西之都村、淡村(一軍)、王家莊、南北濟王、閻良鎮(二軍)地區,阻三原可能來援之敵,和切斷富平敵之退路,四軍向淳化、通潤推進,騎二旅進至故市、下邽地區活動。
二十四日晨,我四軍之十師,以一個團首先攻占石橋(敵一個連逃往口鎮),師主力向淳化攻擊,守敵一經與我接觸即棄城向涇河逃竄,我即跟蹤猛追,直追至八里橋、同乎地區,將逃敵全部殲滅,俘敵營長及偽縣長以下400余人。
二十四日,敵九十軍由永樂鎮移高陵,并獲悉敵有于瓦窯頭地區與我決戰企圖。我為爭取主動,遂改變原部署,除以三軍、六軍各一部仍繼續攻殲富平城守敵外,主力集結于莊里、大小楊村(一軍)、留古鎮、康橋鎮(二軍)及梁家莊、劉家莊、齊村(六軍)、焦家、軍寨、張白廟(三軍)地區待機。
二十五日晚,我三軍之九師進至富平城附近,即展開對該城之攻擊,于二十二時由東、北兩門突破,二十三時全部占領該城,復繼續向南關車站及連城堡攻擊,迄二十六日二時結束戰斗,全殲敵富平自衛團,俘團長以下400余人。六軍十七師之五十一團亦于同時在富平以西殲敵一部。
我四軍占領淳化后,二十六日敵急調其由銅川地區南逃之二十師殘部至馬家鎮、朱家莊、崔黃家、西鳳山地區布防,堵我南進,并以一部接替四十團(十四師屬)口頭以西高地防務。
為查明三原、涇陽敵情,四軍提議向口鎮及其兩側高地之敵攻擊,經野司同意后,該軍于二十八日夜以十師向鐵瓦殿攻擊,十一師首先攻殲北于池、劉家嶺地區之敵,繼向口鎮攻擊。十二師除以一部控制嵯峨山向東警戒外,主力向九頃原、三里村地區攻擊,而后以一部配合十一師攻殲口鎮之敵,另以一部進至吊莊、官道畔,向云陽鎮方向警戒和截殲口鎮敵之歸路。
三月一日二時,十師、十一師先后攻占鐵瓦殿山、北仲山、劉家嶺線陣地,敵不支南逃,我十師、十一師兩師即跟蹤追擊,五時十二師主力攻占九頃原,殲敵四十團兩個連,同時十一師攻占口鎮,守敵四十團一部向東南逃竄,該師主力即繼向馬窯、西鳳山地區敵側后迂回于馬窯、朱家寨地區,全殲二十師師部及其六十團。十師于西鳳山及崔黃家地區全殲五十八團、五十九團,口鎮戰斗勝利結束,殲敵二十師全部及四十團大部,除斃傷外,俘敵二十師師長褚靜亞以下一千五百余人。
3.大荔戰斗
蒲、富、銅、耀、淳全部被我解放后,敵以十一個師(六十九軍、九十軍、六十五軍各二個師,一軍三個師及三十師,十二師、騎四團等)兵力麇集于三原、高陵、涇陽及咸陽以北地區,另三十六軍除以一個團配合地方團隊守大荔、馬坊頭地區外,主力守備渭河南岸臨潼、渭南、華縣、敷水鎮之線,八十四師駐潼關。
我主力在戰備姿態下集結于淳化、方里、小丘(四軍)、莊里鎮、覓子鎮(一軍)、富平至王寮鎮(三軍)、張橋、關山、康橋、田市(二軍)地區整訓,并協同地方政府進行開展新區群眾工作。六軍附騎二旅東進,協同東府分區部隊攻殲大荔、朝邑、平民地區之敵,以解放東府地區。
三月三日,我六軍進至憑信地區,當晚即以十六師經伍家、官池,十七師經羌白向馬坊、石槽線攻擊,敵八十四師二五二團之第二營(二十八師二日全部逃渭河南,該敵五日接大荔防,當晚撤至馬坊、石槽)一發現我軍即向南逃竄,當被我殲其大部,一部逃至東西海棠亦被我騎二旅追擊殲滅。
四日拂曉,六軍之十七師渡過洛河攻克大荔城,守敵大荔自衛團及八專署突擊大隊(三個中隊)等全部被殲,俘副團長以下200余人。十二時東府部隊攻占朝邑,守敵南逃。平民敵300余由偽縣長王子獻率部起義,并扣俘偽副縣長、自衛團長及二十八師便衣等40余人。
同日我二軍四師一個營攻占高陵東之櫟陽鎮,六師一部攻占交口鎮,敵均西竄,至此石川河以東、渭河以北地區全部為我解放。
4.胡馬匪軍糾合北犯
胡匪集中主力于涇陽、三原地區后,得青馬匪軍之增援,于三月五日開始向我反撲,首先以六十九軍、三十八軍于五日攻占口鎮,我四軍除以一個團配合關中地方武裝位方里地區游擊迷惑敵人外,主力移耀縣西南高埝、任家莊、阿堡寨、廟溝灣地區。
八日敵由三原地區分三路(一經魯橋,一經西陽鎮,一經陂西鎮、許家橋)大舉北犯,當日先頭進至雙槐樹、大堡董家、廟張線(據悉,中路敵為九十軍,左為六十五軍,右為三十八軍),另一軍于七日晚進至永樂鎮地區,八日一部陷櫟陽,三十六軍七日一部北渡渭河,八日以一團陷交口鎮。
九日三十八軍陷富平,十日六十五軍進至馬額、華里坊,九十軍進至文家、袁家,同日,青馬八十二軍騎兵四個團(由馬德勝統一指揮)陷淳化,一部進至爺臺山地區,十一日續經鐵王、鳳凰山向東急進,當日上午于墓坳、讓牛村地區與我四軍之十師接觸,戰至黃昏斃傷敵二四八師師長兼騎兵縱隊指揮官馬德勝以下千余,俘十余人,我因準備不足亦稍有損失。
十二日胡馬匪軍會陷耀縣,胡敵九十軍及一三五師繼北進,十六日陷陳爐、軍臺嶺、銅川,十七日一軍陷蒲城。十九日進至白水以南,三十六軍進至蒲城東南地區,十九日一二三師一度陷大荔、朝邑,二十二日又為我收復。
我因敵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機會暫少,乃節節向北轉移。為爭取整訓,迄十八日敵占上述城鎮停止前進后,我軍即轉到七里鎮、中部偏橋(四軍)、林皋、新耀(一軍)、王莊鎮、窯頭(三軍)、澄城、交道(六軍)、韋莊、寺前(二軍)、平定、劉家凹(野直)地區進行整訓,春季戰役遂告一段落。
第三,戰后態勢
陷蒲城之敵十九日進至白水河,三十六軍之一二三師十九日晚陷我大荔,另一部陷朝邑、平民。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平、朝、大三城又為我二軍一部及東府部隊收復,敵南逃,從此敵我相持于洛河、白水河之線。
第四,傷亡消耗及戰績(如附表)(略)
第五,經驗教訓
(甲)由于胡匪過去采取守點增援戰法,均受我殲滅性的打擊,此次戰役則變為后退集中,進行反撲,當我進軍時一發現我軍即向后逃,僅留地方武裝孤守城垣據點。
(乙)我軍進攻采取大膽深入,插入縱深,割裂敵人,迂回截擊其退路者,則收殲敵之效(如四軍口鎮戰斗當突破敵前沿后即迅速插入敵縱深截斷敵逃路,全殲二十師一例),未適應此具體情況而采取過去攻敵據點陣地之進攻態度者,則攻擊撲空(如四軍攻銅川未能將敵逃路截斷,致敵大部逃跑)。
(丙)攻擊敵人弱小地方武裝守備之城鎮,只要事先有充分準備采取突擊均收成效(如三軍攻蒲城、富平,接近敵后即猛然發起攻擊,均迅速消滅了敵人),如準備不周,又按攻擊敵有強大兵力守備之據點,則均誤事失時(如六軍攻蒲城西門時突擊部隊未帶足夠的炸藥及動作遲緩,待準備好時三軍已將敵大部殲滅)。
(丁)攻城突擊隊與爆破組必須統一指揮,密切聯系,否則會遭不必要的損失及誤事(如三軍攻富平東門時,指揮不統一,爆破組與突擊隊聯系不密切,第一爆炸組將城門炸開未及時報告突擊隊,又繼續進行兩次爆炸,致將前派去之兩爆炸組遭到自己的殺傷,遲延了一點多鐘突擊時間)。
第一野戰軍司令部
(根據解放軍檔案館保存的資料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