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些錯把平臺當能力的人,都摔得很慘
- 未來不慌張:擺脫固化思維,獲得先人一步的競爭力
- 忘機
- 2317字
- 2020-07-31 18:58:19
1
把有光環的人從“神壇”上拉下來這件事,一向都不缺乏圍觀者。
看到網上有個人抱怨說,他原本是從全國排名TOP5的院校畢業的,一畢業就進了外企做技術崗,前三年干得還不錯,職位節節攀升,年薪從二十萬漲到了四十萬,但是當他看到周圍的同事以及同學都去創業的時候,他也腦袋一熱,辭職和朋友一起去創業了。等自己創業的時候他才發現,平臺不一樣,做事的難度也不一樣,原來看起來易如反掌的事情現在做起來難如登天。
創業過程中,他把以前賺到的錢都耗光了。沒有錢寸步難行,為了掙些快錢,他不得不選擇去做銷售,在管理混亂的小公司和幾家創業型公司里做了一段時間后,他的銷售業績不太理想。接連跳槽了好幾次后,他發現自己每次都必須從最基礎的工作崗位上重新干起。他越來越沉不下心來,年齡逐年看漲,手里的積蓄卻不增反減。幾年時間倏忽而去,他偶爾回想起自己當初在外企時的風光,恍若隔世。
他說,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錯將進入外企平臺的偶然運氣,當成了自己的實際能力。平臺自帶的光環遮掩了他能力上的缺陷,他創業之后才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做開拓性的工作。明明開局就拿到了一副適合自己的好牌,卻硬生生地被自己打爛了。記得當時畢業時和他一起進入外企做技術的同學,現在已經升到了外企技術主管的職位,還在一線城市里全款買了房子。
反觀自己,人近中年,存款不足三萬,還隨時有清零的危險。
談了幾年的女友,也因失望而選擇了和他分手。
其實,不單是他,只要我們關注一下新聞,就會發現,有很多曾經靠平臺和機遇成功的人,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正確的估量,最后把自己折騰得狼狽不堪。比如有人為了眼前蠅頭小利而跳槽,硬生生地把原先大好的優勢丟棄;比如有人明明不適合創業,卻在別人的鼓動下離開了自己之前的平臺,從此走上了一條風光不再的下坡路。
2
前幾年,我在一個作者群里認識的J老師也是如此。最初她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寫手,和很多想要出書的作者一樣,她每天都花大量的時間研究各類雜志的文章風格,四處尋求發表文章的途徑。
那時候,有個出版公司的編輯聽說她很努力,經朋友介紹加了J老師的微信,邀約她幫忙寫一本書稿。J老師當即就愉快地答應了編輯的要求,咬牙堅持著把出版公司約定的十萬字認真寫完后,還配合編輯要求多次對文章進行修改。編輯十分滿意J老師的態度,這本書出版之后,一直大力幫她進行各種宣傳推廣。
第一本書的出版給J老師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那本書經出版公司推廣后,銷售情況非常不錯。借這本書打開知名度后,一些工作室、自媒體平臺開始慢慢聽到J老師的名字,并主動向J老師約稿。他們開出的價錢比第一本書的稿費略高一些,還紛紛夸贊J老師說,當初那本書如果不是J老師寫得好,出版公司也沒辦法把書推廣出去。
在眾人的吹捧下,J老師自己也開始有些飄飄然。她果斷脫離了當初合作的出版平臺,給自己換了一個筆名,簽約了一些稿費較高的工作室和自媒體,在短短半年內又接連出版了兩三本書。
可讓J老師意外的是,這一次,她在眾人口中稱贊的那種所向披靡的才華并沒有撬動市場上的讀者,也沒有收到她預期中的大賣效果,甚至豆瓣中的一些評論直接就對她的文字水平和寫作觀點進行了赤裸裸的嘲諷和貶低。
當初那個出版公司的編輯知道這些事后,她不忍心看J老師太傷心,忍不住在微信上安慰她說,出版作品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并不僅僅是把一段段文字組合成一本書,就算完了。J老師第一本書的銷售效果不錯,是因為出版公司有資深的策劃編輯、專業水準的校對、設計、發行人員為她這本書服務,還有公司平臺以前積累的讀者和市場等,這一整套流程共同撐起了這本書大賣的局面。但這些都是J老師出書之初并不了解,編輯也沒有告訴她的事情。
3
錯把平臺當能力,是很多剛畢業的學生都會犯的錯誤。因為一個人沒有經過大的挫折,就不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認知。有一種很典型的固化思維,就是認為人生的考驗和學校里的考試一樣,我們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收到多少回報。但在工作中,平臺可能帶來你想象不到的作用。所處的平臺不同,人的眼界、見識、格局也會不一樣。好的平臺,能令人事半功倍,為自己的人生帶來加速的效果。
記得有一次,我約談了一個企業家。在我夸他有眼光有執行力的時候,他誠懇地說,這些個人品質,對一個人能不能成功而言固然很重要,但是僅有這些還不夠,人能否實現自己的抱負,還要看你站在什么樣的平臺上。
能不能深切地認識到這一點,關系到一個人能否對自我能力和周邊環境做出正確判斷。
我朋友曾經告訴我,她從某個明星的親戚那里聽到過的關于某明星成功的秘訣——這個明星出道時才十幾歲,那時候他還只是個普通的小男孩。自從他成為演員和歌手后,就站到了一個萬眾矚目的平臺上。為了滿足觀眾的期待,他對自己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自律,從各個方面去努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佳狀態。有了這樣的內外驅力,加上他既沒有負面新聞,又有一種內秀式的可愛,沒幾年就紅遍了大江南北。
由此可見,好的平臺可以將人與生俱來的優秀渴望放大,對人的心理有著難以估量的積極幫助。
更何況,那些能令我們取得成就的平臺,背后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過人之處,這些平臺背后,往往匯聚了一群優秀的人。當我們身處這樣優秀的團隊中時,因為都是優秀的人在伴你一路同行,所以你自然而然地就會向那些優秀的人學習,長久積累下去,便能獲得旁人艷羨的成就。當然,也正是因為平臺上的這些優秀的人共同形成的托舉的力量,我們才能輕松地完成一件事。
其實,這個世界并不缺聰明人,缺的是活得清醒的人。一個人,能找準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的實力,對于未來的成長和前行非常重要。高估自己能力的人,即使一時領先,他們也很難走遠。這個世界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復雜、更深刻。不承認平臺的力量,把自己的能力看得過高,最后受到打擊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