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講 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

進入大學是每個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的夢想,高中三年為了高考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仿佛仍在昨日。然而,進入夢想中的大學之后,很多同學并不是喜悅和激動,有的甚至困惑和茫然,難以適應大學的新生活,對新的人際關系不知所措,學習和娛樂時間不能平衡,沒有新的目標,以至于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有這些情況的同學并不是少數。新一屆的同學們,大學不應該是你們“夢想的終點站”,它應該是開啟新征程的出發(fā)點,讓我們學會適應大學的新生活,做出改變,學會成長!

——本期嘉賓丁閩江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心理中心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丁閩江老師做客本期《杏苑心理訪談》節(jié)目,今天我們將與丁老師一起聊聊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先請丁老師說兩句吧。

丁老師: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心理中心的丁閩江老師,新學期的《杏苑心理訪談》節(jié)目又要開播了,感謝大家對本節(jié)目的支持。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這個話題,希望對各位新生們有所幫助。

主持人:丁老師,今天為什么要專門講一期新生適應的話題啊?難道00后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他們很難適應大學生活?

丁老師:那我先問你啊,你剛上大學的時候,你就沒有迷茫過嗎?

主持人:那當然有啦,比如:我會擔心要怎么樣才能和舍友相處好?擔心第一次住校的自己能不能處理好生活事務?會糾結我要不要去競選班委?要不要參加什么社團?擔心自己能不能跟得上大學的課程?還有要怎樣才能鍛煉自己的能力……很多很多。回想起那段時光,還是有點迷茫不安的。

丁老師:其實啊,很多新生剛上大學時都會有和你一樣的困惑,環(huán)境的變化,隨之而來的就會引起角色的變化。上大學之前是家里的小寶貝,生活上的大事小情都有父母幫我們承擔安排,學習進程也是由學校老師統一安排,我們不必去思考今天要吃什么、做什么、學什么,因為那個時候啊,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排了日程表,我們只要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就好了。但是上了大學就不一樣了,我們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比如學習角色、生活角色和人際角色,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都說大學是個小社會,它像是為我們真正步入社會所準備的練習場,幫助我們慢慢成熟,逐漸長大。剛步入這個巨大而又復雜的地方,面對這么多的變化,有一部分的同學出現心理的不適應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才要專門做這期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同學們,讓他們能夠盡快地適應大學的新生活。

主持人:原來是這樣啊,那丁老師,您有什么好的建議給新生們分享嗎?

丁老師:好的,那我就分幾個方面來和大家說說,首先,大家一定要處理好宿舍關系,良好的宿舍關系會為你的大學生活增添很多的色彩,你也將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主持人:那丁老師,應該怎么處理好宿舍關系呢?有什么秘訣嗎?

丁老師:首先,你必須想通一點,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不一樣,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樣,所經歷的人和事也都不一樣,必然,大家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有差別,性格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以自己的價值觀來要求別人怎么做,不能把自己所認為的“正常”套在你的舍友們身上,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適應和理解別人,而不是想著如何改變別人。

第二,學會適應黃金規(guī)則定律,就是像你期待別人怎樣對待你一樣去對待別人,學會換位思考,主動交往和主動認錯,如果是自己做錯了,不要害怕認錯,更不要覺得主動道歉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有時候吃虧也是一種福氣。

第三,在宿舍里,多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與人為善,學會贊揚別人,主動去發(fā)現他們優(yōu)秀的地方,多說謝謝,少些閑話,少些抱怨。

主持人:這樣子啊,可是丁老師,有時候你就是會碰到一些怎么講也不愿意改的同學,比如在大家都睡覺的時候很大聲地打游戲,以自我為中心,要求所有人都配合他,這種時候該怎么辦呢?

丁老師:這種情況的話你首先要學會反思自己,冷靜下來,想一下自己有沒有哪里做得不好,比如你是不是在提醒他打游戲小聲一點的時候態(tài)度不是很好呀,你要知道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你嚴厲地指責我,我可能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也不愿意聽你的話。你試著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這樣子的呢?其次呢,你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就事論事,還是說把以前看不慣這個人做的一些事的情緒也帶到這件事情里面來了,畢竟你也不會對一個陌生人這么苛責。這種情況就要求一定要及時解決問題,不要覺得一直忍著就可以避免沖突,忍耐到最后也是會爆發(fā)的,而且有時候爭吵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不要害怕去面對問題,畢竟宿舍生活是要所有人相互配合適應的呀。如果真的控制不住自己,那就慢一點,講話語氣慢一點,或者選擇用文字的方式也可以的。最后如果你已經盡可能地跟他溝通,但他還是不愿意改正的話,你們也可以互不干涉啊,畢竟我們能做到的只有改變自己,一味地因為無法改變他人的行為而煩惱是沒有意義的,反而讓自己過得越來越不愉快,所以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

主持人:學會贊揚別人,少些抱怨,做好自己。嗯,我懂了,丁老師,那么在學習上老師有什么可以給同學們的建議嗎?畢竟我們醫(yī)學生的考試壓力實在是大啊。

丁老師:這個問題一定很多同學都很關心。大學的學習和高中的學習大不一樣,高中的學習目的很明確,而且每天都有人跟、有人管,到了大學,學習全靠自覺,上課不聽講也不會有老師追著督促你,所以有的同學就放飛自我了,到期末臨陣磨槍,壓力自然大很多。所以,大學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特別是要主動學習,要學會好好利用學校的圖書館資源、教師資源、學術講座資源等,主動規(guī)劃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時間。當然,也有不少的同學認為終于可以放松了,于是,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玩游戲、追劇上,這樣的話,你很可能會掛科,甚至畢不了業(yè)哦,或者即使畢業(yè)了,你也會在找工作時受到挫折。這里呢,也向大家推薦一個學習的時候很好用的番茄工作法,先給自己定一個要完成的任務,然后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之后就專注學習,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直到任務完成。同學們可以嘗試一下,這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做事效率。

主持人:就是說我們要學會主動去學習和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上課認真聽講,不要老想著期末臨時沖刺。那我們剛才說了學習,很多同學也想知道,大學里如何鍛煉自己的能力,要不要擔任班委,要不要參加社團,老師您有什么建議嗎?

丁老師:嗯,在大學,能力鍛煉是非常重要的,個人的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一些場合的應變能力等都是需要鍛煉的。有不少的同學非常宅,什么都不想做,認為擔任班委、參加社團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競賽是浪費時間,沒有很大的價值。但是我個人認為,在大學里,應該主動競選和擔任班委、學生會干部,主動參與社團活動,主動參與各種比賽。因為啊,有的事情只有你真的去做了才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只有你做了班長才會學到怎么團結班級和組織活動,只有你做了部門的干部、干事才懂得要怎么去舉辦一場比賽,我認為這些經驗都會成為成長路上寶貴的財富。當然,擔任的職務最好不要超過兩個,以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目的;參加的社團或者比賽要適度,最好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結合,不能因為這些而把自己搞得過于繁忙,甚至影響基本的學習。還有要學會給自己定一個適當的目標,根據目標設定理論,合適的目標會對我們起到激勵作用,幫助我們成長。不過也有一些同學把綜測和學分看得過于重要,導致參加一些活動和比賽都帶有過于強烈的目的性,這樣不僅會失去比賽過程中的樂趣,也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認為這樣也是不可取的。總之,在這里還是非常建議大家在大一、大二時多擔任班委或者學生干部,或者參加社團活動,這些不僅鍛煉能力,還促進人際交往。

主持人:嗯,我也聽明白了,要擔任班委、多參加社團活動,但是要適度并且認真負責。丁老師,我也聽說新生剛來的時候會有一些心理變化,能和我們的新生同學們說說有哪些變化嗎?他們又應該如何面對這些變化?

丁老師: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研究中心副主任蘇斌原老師在一次給大學新生的講座中說到,新生會經歷五大心理變化:

1.間歇心理。經過3年超負荷的拼搏以及身心能量的過度透支,新生入學后幾乎身心俱憊,相當部分同學滋生了對學習的厭倦情緒。由于心理緊張系統解除,學習上無動力,行為上提不起勁,總有種喘口氣、歇歇腳的心理。所以有些同學可能就會開始沉迷網絡,或者有一些其他的不良習慣。

2.茫然心理。中學階段大家的奮斗目標非常明確,即一切圍繞高考而拼搏。考入大學后,新的人生目標尚未確立,出現目標丟失和理想真空的現象。由于目標的迷亂往往使人缺乏方向感,無所適從,再加上高校管理不像中學那么直接和嚴格,許多新生不知自己該干什么、干什么好,不善于自主地安排生活和學習,導致焦慮、茫然、百無聊賴的感覺比較強烈。

3.自卑心理。從父母的“重點保護動物”到“沒人理解”;學習上的“核心人物”到學習成績“不再是最好的”;人際關系從“眾星捧月”到“沒有什么朋友”,這種中心位置的重新洗牌容易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從而誘發(fā)自卑心理。

4.失落心理。有的新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想象得過于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過高的期望值與大學的現實生活反差較大,導致部分新生入學后出現情緒波動和失落。

5.懷舊心理。由于生活方式、習慣、環(huán)境的急劇變化,加上遠離家鄉(xiāng)、親友和同伴,這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主持人:謝謝丁老師的提醒,好像這些我都經歷過啊,那最后丁老師對有這些情緒出現的新生朋友們有什么建議嗎?

丁老師:嗯,最后我還是想給同學們幾個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你們適應大學生活。

第一,新生剛來,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緒,這是正常的表現,不要太過緊張,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自然會好起來的。

第二,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很難適應,出現一些心理癥狀,可以到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的心理中心來尋求幫助。

第三,如果你本來就有些心理問題,現在正在咨詢或者治療,一定要記得告知輔導員或者心理老師,他們會幫助你一起解決問題的。

第四,要經常與家里人保持溝通,尋求家人的支持和幫助;最后一點哦,非常重要的,同學們一定要多去運動揮灑汗水,走進大自然,同樣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主持人:希望新生朋友們能好好思考丁老師今天的分享,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呀。好了,今天非常感謝丁老師的分享,感謝丁老師,我們下期見。

/知識窗/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常表示這樣的一種心理結果,即支持采取一種行動,結果卻令對方采取相反的行動。

目標設定理論:目標設定理論于1960年代由洛克(Edwin Locke)提出,該理論認為挑戰(zhàn)性的目標是激勵的來源,因此特定的目標會增進績效。目標設定理論提出,目標是一個人試圖完成的行動的目的,是引起行為的最直接的動機,設置合適的目標會使人產生想達到該目標的成就需要,因而對人具有強烈的激勵作用。重視并盡可能設置合適的目標是激發(fā)動機的重要過程。

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chuàng)立的一種相對于GTD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番茄工作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還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新干县| 会同县| 林口县| 瓦房店市| 贵溪市| 北流市| 澜沧| 芜湖市| 安溪县| 平潭县| 全椒县| 泰和县| 稻城县| 乌鲁木齐县| 左贡县| 正宁县| 海南省| 罗江县| 修文县| 蕲春县| 涿鹿县| 枞阳县| 枣庄市| 湾仔区| 奉化市| 特克斯县| 彰化市| 景东| 渑池县| 丹凤县| 南陵县| 叙永县| 泾源县| 杨浦区| 饶平县| 塔城市| 枣庄市| 沂南县| 纳雍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