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斗的青春不迷茫:大學生心靈成長訪談50期
- 丁閩江
- 4039字
- 2020-08-25 15:52:54
第二講 心理健康的標準
某著名心理學家說過:“人的心理障礙給一個人一生的困難,遠遠大于一般的身體缺陷帶給人的困難。”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繁榮發展,現代人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壓力,抑郁癥、焦慮癥這些心理疾病越來越經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而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那么,怎么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又有哪些標準可以讓我們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心理健康呢?
——本期嘉賓王凱旋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的《杏苑心理訪談》我們邀請到了學校心理中心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在讀心理學博士王凱旋老師,今天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的標準。現在請王老師和大家打個招呼。
王老師: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心理中心的王凱旋老師,非常榮幸能受邀來和大家分享這期的《杏苑心理訪談》。
主持人:王老師,我最近經常聽到學弟學妹們接到通知要做一些心理測試,就想起我當初剛進學校的時候也做過這樣的測試,您能告訴我們新生為什么要做心理測試嗎?
王老師: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們心理中心都會把他們聚集起來做一些心理方面的基本測試,這樣做的目的呢,是為了讓我們對新生有更加全面的認識。要不我們現場來測試一下,我現在給你做一個簡單的測試,你來體驗一下。
主持人:好呀好呀,有這么專業的老師給我做測試,我也想試一下呢。
王老師:這里一共有20個小問題,每個問題都有4個備選答案,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答案。A表示最近一周內出現這種情況的日子不超過一天,B表示最近一周內曾有1到2天出現這種情況,C表示最近一周內曾有3到4天出現這種情況,D則表示最近一周內曾有5到7天出現過這種情況。準備好我們就開始啦。
1.我因一些事而煩惱。
2.胃口不好,不太想吃東西。
3.心里覺得苦悶,難以消除。
4.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5.做事時無法集中精力。
6.自覺情緒低沉。
7.做任何事情都覺得費力。
8.覺得前途沒有希望。
9.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失敗的。
10.感到害怕。
11.睡眠不好。
12.高興不起來。
13.說話比往常少了。
14.感到孤單。
15.人們對我不太友好。
16.覺得生活沒有意思。
17.曾哭泣過。
18.感到憂愁。
19.覺得人們不喜歡我。
20.無法繼續日常工作。
都選好了嗎?
主持人:都選好了,王老師。
王老師:那我們現在來計算一下總分,每個問題答A記0分,答B記1分,答C記2分,答D記3分,看看自己有多少分。
主持人:王老師,我算了一下,我大概有3分。
王老師:那看來最近一周你的整體狀態還不錯哦。這個小測試和新生入學時的測試類似,當他們完成測試的時候,我們后臺就會收到并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我們心理中心就可以想辦法幫助他們改善。
主持人:是這樣啊,我都不知道原來心理中心的老師們為我們考慮了這么多。王老師,我也注意到那個測評結果我們自己也是可以看得到的,這也是心理中心的老師們為我們做的嗎?
王老師:對呀,測評結果對學生本人開放可以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和自己的個性特點,從而根據自身情況做出一些調節,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像剛剛步入大學生活的新生們,大多都會對大學的生活產生一些不安和有難以快速適應的情況,這個時候心理測試可以幫助他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情況,對他們適應大學的新生活起到一個指引作用。而且通過這種把整個年級集合起來做心理測試的形式,可以提高他們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這也是我們的目的。
主持人:了解了心理測試的重要性,王老師,那心理測試具體是指什么呢?
王老師:心理測試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測試方法,它是通過一系列手段,將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數量化,來衡量個體心理因素水平和個體心理差異的一種科學測量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心理測試這種手段,可以把抽象的心理特征具體化,來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身的心理狀態。心理測試的形式和種類有很多種,按照測試功能來分的話,有能力測試、學業成就測試和人格測試,每個測試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來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的方面。
主持人:原來我們做的測試這么復雜啊,也辛苦心理中心的老師們為我們付出這么多。王老師,我之前看到一句話說:隨著我們國家向商業化社會的變革,人們所面對的心理問題對自身的威脅,將遠遠大于一直困擾于人們的生理疾病。現在,人們面臨的學習、工作或者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由一些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癥,所造成的自殺事件也屢有出現,心理問題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那什么樣的才算是心理健康呢,老師?
王老師:怎么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有很多著名的心理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標準,像奧爾波特提出的六個標準,馬斯洛提出的十大標準,但其實心理現象是非常復雜的,很難把它具體概括成一個通用的系統的概念。簡單概括起來的話,心理健康的內容主要指與社會的協調一致、正確的自我認知、統一的人格和開朗的心境。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絕對心理健康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間的亞健康狀態,時常會有焦慮、恐慌、自卑這些情緒。但這些情緒其實都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或者他人的幫助消除的,并不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程度的傷害,所以偶爾會產生這些情緒的同學們也不用太慌亂。
主持人:原來是這樣啊。王老師,雖然現在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心理測試,但是沒有像您一樣專業的老師的幫助,還是很難判斷自己的心理情況。而且,有很多同學并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到底健康不健康,是不是已經有心理問題,要不要去尋求幫助,有沒有什么簡單的判斷方法呢?
王老師:心理學家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很全面的研究,今天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符合幾條。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終日,人便會很快衰老。抑郁、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甚至會導致病變。
2.充分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如果勉強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會顯得力不從心,于身心大為不利。超負荷的工作,會有損身體健康。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由于社會生產發展水平、物質生活條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標定得太高,必然會產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因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層次的,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
5.保持個性的完整和和諧。個人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種個性特征必須和諧而統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就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東西,在生活和工作上才能得心應手,少走彎路,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中,有正向積極的關系,也有負向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人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體驗。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過分發泄,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于身心健康無益。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人的才能和興趣愛好應該充分發揮出來,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否則,會引起人際糾紛,徒增煩惱,無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然,必須合法,否則將受到良心的譴責、輿論的壓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無心理健康可言。
主持人:那是不是不符合這些標準就有心理問題呢?
王老師:并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有三條到五條不符合,那么我覺得你需要更好地了解一下自己,看一下自己哪一條不符合,然后做出適當的改變,比如說你發現自己在人際關系方面不夠和諧,那為了不讓情況惡化,就需要去思考自己是不是有哪里做得不好,像對人太冷漠這樣子,然后盡自己可能去改變這種情況,多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學會換位思考,多以微笑待人。如果你有五條以上不符合,那么,你可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但是這個標準并不是一測定終身,它僅僅可以反映你一段時間的心理健康狀況,只要你發現問題并主動去解決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主持人:那王老師,對五條以上不符合的同學有什么樣的建議嗎?
王老師:這個時候就要尋求專業心理老師或者心理醫生的幫助啦,大家可以打開微信,搜索“福建中醫藥大學心理中心”微信公眾號,登錄心理系統的學生端口,預約心理咨詢老師,我們有很多專業的老師都可以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幫助,可以線上咨詢也可以線下咨詢,線上咨詢的話就是通過微信、短信這些工具來了解情況并提出建議,如果有的同學不喜歡面對面咨詢方式的話,線上咨詢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當然同學們也可以直接到學校心理中心預約。
主持人:大家都記住了嗎?感謝王老師的分享,同學們也可以根據王老師講到的十條小標準做一下測試啊,相信我們心理中心的老師們都十分愿意為大家提供相應的幫助。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結束啦,再次謝謝王老師的分享!
/知識窗/
心理測試:心理測試就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反映在人的行為活動中的心理特征,依據確定的原則進行推論和量化分析,并給予相應的科學指導。它是心理學研究的必要手段,僅僅以個人在進行測試的那個時間點的狀況特點,提供一個專業的心理學方面的參考,并不能為一個人下終生的論斷。心理測試在專業領域叫心理測量,網絡上的心理測試多是娛樂游戲性質。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心理健康者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心理亞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四位一體(即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健康、道德健康四位一體)的全新定義,心理亞健康是指在環境影響下,由遺傳和先天條件所決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造成的健康問題,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間的狀態。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情感障礙、思維紊亂、恐慌、焦慮、自卑以及神經質、冷漠、孤獨、輕率,甚至產生自殺念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