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斗的青春不迷茫:大學生心靈成長訪談50期
- 丁閩江
- 9字
- 2020-08-25 15:52:55
第二章 積極心態構建
第十一講 用積極心態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困難總是無處不在,伴隨著焦慮或悲傷向我們奔涌而來,但我們就要因此遂了困難的意,便自顧自地頹廢下去嗎?不盡然也,我們的生活除去眼前的無力、悲傷和憤怒,還有不遠處等待著我們的純粹和溫暖。一枚硬幣總是有兩面的,挫折與苦難不會總是像像懸在我們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所以,當你遇到不順的時候,不妨把自己抽離出來,翻個面,用積極的心態來正面迎擊。有時候,只要我們轉換個角度思考我們現階段遇到的困難,問題就可以很快地迎刃而解了,試試吧,積極的心態會給你帶來驚喜的。
——本期嘉賓丁閩江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丁閩江老師做客本期《杏苑心理訪談》,現在請丁老師和大家打個招呼吧。
丁老師: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丁閩江,是《杏苑心理訪談》的常客,應該很多人都熟悉我了吧,一個普通話都講不好、還經常上電臺的人。
主持人:丁老師,這期節目打算和我們大家分享什么有趣又有用的心理知識呢?
丁老師:分享前,我先說點我近期心理咨詢的體會吧,近期我在掌上心理系統接待了二十來位來訪者,收到解憂信箱的求助信二十多封,我總結了一下,他們有很多共同的特點:
1.遇到生活、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用很消極的想法來應對。
2.有很多問題其實并不算問題,只要一個小小的心態上的轉變就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
3.總是想改變現狀,又不愿意付出努力。
4.很多學生缺乏實現目標所必需的執行力和堅持的精神。
5.還有不少的學生喜歡抱怨,總是認為這不公平那不公平。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主持人:丁老師,我有一個同學,她是貧困生,她似乎總是很消極,很自卑,不合群,您對此有什么建議嗎?
丁老師:是的,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我校的貧困生群體大約占總學生人數的20—30%,貧困確實也有可能導致一些同學出現自卑、消極的情緒。不過,如果我們換種想法來思考這個問題呢?其實貧困教會了我們感恩、教會了我們珍惜,貧困讓我們學會了更多的生活技能,貧困讓我們變得更加勤奮刻苦,貧困還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夢想,這樣不好嗎?我想向所有正遭遇貧窮、正經歷命運不公的人,分享這么一段話:如果能有依靠,誰愿忍受窮困潦倒,既然無人可靠,那就學會含淚奔跑,如果不幸摔倒,拍拍身上的灰,對自己笑一笑,你要的明天,就在下一個拐角!希望這短短幾句話,可以幫助到一些面對經濟問題正手足無措的同學們,不要向貧窮屈服,不要向苦難低頭,你們吃過的苦都會成就你們。
主持人:確實是這樣的,聽您這么一分析,我覺得貧困反而成為他們獨有的一種財富,賦予他們向生活發起挑戰的勇氣。丁老師,我們醫學生學習真的挺不容易的,甚至有人說是最苦的,而且學習的時間還很長,臨近期末考試很多人都通宵達旦、叫苦不迭,甚至還有不少同學抱怨自己選錯了專業,這樣的心態是不是也不合理?
丁老師:的確,學醫確實有些苦,從醫學領域的知識壁壘就可以感受到醫學生的不容易,不過這是相對而言的,可能與某些文史哲專業比起來確實有些難度,但是與那些連看都看不懂的專業比起來,我們的醫學課本至少可以看懂,花點時間背書還是可以學好的,每當期末的備考期間,大家不妨回想一下當初報考醫學院校的決心和信念,我想,既然選擇報考了我們學校,肯定是有一番想要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情懷。另外呢,我也想說,專業是你自己選擇的,那就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抱怨是沒有用的,倒不如換種心態去面對,你花的時間多了,你獲得的知識也就多了,今后你的成果也就多了,也無愧于自己為夢想努力了一把。
主持人:是的,為夢想努力一把挺好。丁老師,還有很多同學整天抱怨自己這不如人,那不如人,如:沒有別人的能力;不會像別人那樣懂得人際交往;別人都有人追,自己沒有。這應該也是一種消極的心態吧?
丁老師:那肯定是啦,抱怨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自己更加消極,其實,我們總是在欣賞別人的能力,為啥不能自己行動起來呢?沒有人是永遠一事無成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行動起來,大學是最能鍛煉人的地方,你要想方設法去尋找鍛煉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你自己不去爭取,沒有人會送給你機會。所以,我們要停止抱怨,開始用積極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生活,直視自己的能力不足,想辦法去嘗試、去培養、去提升,哪怕自己出丑也無所謂,因為,你是來大學學習知識和鍛煉能力的,不是來表現的!不要害怕,更何況,你付出的那些努力終會讓你更優秀。
主持人:我很慶幸自己一直在努力,丁老師,還有一些同學一旦失戀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覺得失戀了就失去了人生的全部,甚至有些同學還會做傻事。這是一種消極心態嗎?
丁老師:的確,失戀會給人帶來痛苦,那是因為你投入真正的感情了,失戀后可以允許自己傷心難過一段時間,因為這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表現,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不過,如果你一直沉浸其中,甚至越來越消極,就得不償失了。那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去充分享受這種痛苦,失戀也是人生的必修課,這種痛苦是對生命的一種滋養,對你以后的戀愛和婚姻會有幫助,讓你學會如何去愛以及如何被別人愛。
第二,去感謝那個對你忠誠的人,愛你的時候傾心投入,不愛你了就分手。
第三,開始轉移注意力,去做當下更應該做的事情,比如運動,比如學習新技能。
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態去面對失戀,你會發現失戀也是一種財富。
主持人:丁老師,還有一些同學經常為人際關系而煩惱,特別害怕孤獨,對于這樣的情況,老師怎么看?
丁老師:近段時間幾個有這種情況的學生也向我咨詢,其實,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在糾結孤獨好不好,這并不是一個良性的心態。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些人就是喜歡一個人待著,并不代表著這些人有社交障礙,這本身沒有問題,獨處有獨處的好處,可以充分享受孤獨的自由,可以隨心而動,所以,不要總是糾結一個人好不好,孤獨好不好,學會享受獨處,和孤獨的自己平和相處,每天都在進步,只要大步向前走,孤獨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主持人:丁老師,我聽了您說的這些,我突然覺得好像很多困難都是可以換個角度思考的,很多問題都是可以面對的,最后,老師有什么總結的話要和大家說說嗎?
丁老師:人的一生總要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也總要經歷各種風霜雨雪,這是人生的常態,這些困難與挫折,都是生命饋贈給你的禮物,當你面對困難的時候,學會換個角度,給自己一些適當的積極的心理暗示,總能給自己找到繼續前行的能量!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丁老師的分享,感謝丁老師,各位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懂得如何做了嗎?換個角度想問題,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下期見。
/知識窗/
孤獨感:孤獨感是人類社會由于主體遠離外部世界而導致的精神空虛感,是一種消極情緒體驗,常伴有寂寞、無助和郁悶等不良情緒反應,一直以來,孤獨被作為衡量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孤獨和許多的負面情緒、疾病相聯系,影響個體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大學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由于個體對自我評價不當而產生的一類消極的心理體驗,它廣泛存在于大學生群體當中,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學習生活有著不良影響。人際安全是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相處過程中對自身狀況保持有利地位的肯定性體驗,是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的主觀因素之一,它與自卑心理有著一定的關系。李宏翰認為自卑是造成大學生人際關系障礙的情感因素之一,其內在機制是人際安全問題。個體在交往中出現自卑心理和羞怯反應往往是由于他感受不到人際安全。在人際情境中,大學生保持對自身有利地位的肯定性體驗對他們正常的人際交往和相處非常重要。如果個體在特定的人際情境中感受到足夠的安全,就會更多地參與信息傳遞,如果個體感受到某種人際情境危及他的自尊,就會傾向于自我防御性地回避或退縮。
大學生的社會心態:大學生的社會心態總體而言是健康的,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也存在著一些現實的問題。對于當代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健康培養,既要進行正確地正面引導,又要根據當前的社會狀況積極地分析造成大學生社會心態變化的原因。在塑造友好、溫馨的校園氛圍的同時,更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促進當代大學生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