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自新大陸
- 理想萬歲
- 鄭子安
- 1094字
- 2020-07-27 13:24:53
如果,不接觸音樂,我并不了解音樂名人和他們的作品,不了解保羅·莫里哀,不了解保羅·莫里哀樂團,不了解理查德·克萊德曼,不知道諾丁山,不知道安東·德沃夏克,博拉母斯這樣陌生的名字讓我茫然,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也不會在我的蝦米播放器里存儲。這半年下來,我手機里音樂播放次數不多,但是也不少,300來次,里面的音樂作品除了管弦樂還有民族樂,當然,少不了我喜歡的中國民謠。音樂到底給了我們什么?要說物質上,于我來說還真沒有,精神上,也不是什么多么崇高的感覺,就是清靜,一個人走路的時候,等車的時候,曬太陽的時候,甚至是上班的時候,都聽一聽,反倒人安靜了許多,想的事兒少,很快就清楚明白。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聽了音樂,別的都不太煩自己的時候,一切又都那么自然,
我在物流公司兼職,每天的工作比快遞員輕松,但單調,不同音樂讓人有新鮮感,相同、重復、整日單曲循環的音樂勢必會讓人的認知和生活發生改變,拖住人生活的后腿,不同的音樂,時刻讓人充滿活力,憂傷的音樂給人憂傷的感覺,歡喜的音樂給人歡喜的感覺。我雖然不會彈吉他,手上的吉他彈不響,沒關系,心里的吉他彈不響,是不是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有時候,我總在想,我們個人的理想和情感、思考和分析能寄托的地方有多少,建筑,音樂和書畫。除了這三樣,人類創造的一切仿佛都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去做的,精神食糧到底有多少。這個世界的精神食糧有很多,有的時候空對大自然也是一種精神的超然物外,但這對我們沒用,這個時代變了,我們哪兒有機會面對一個純自然的自然,這個時代充斥著現代氣息,充斥著經濟、政治、文化,有許多我們追求的然而又看起來,于一個理想毫無用處的東西。
追求什么都是在追求理想,沒有什么追求是與理想不可調和的。這句話沒有一點矛盾。
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試想,在所有的小組合作中,你一直聽從其他組員或者組長的意見,而自己不發表任何看法,不去分析,去完成別人的目的來滿足自己的空虛,這樣的生活有意思嗎,有勁嗎?沒有一個理想,漫無目的的活著,這樣的日子,好受嗎?沒有一個愛好,庸庸碌碌的重復著昨天的工作,明天是個未知數,但你不去體會,這樣的今天,不難熬嗎?
走近音樂,走進的是怎樣一個世界,就是一個我在聽音樂的時候不覺得煩,還能夠在我的電腦上,毫不費力的寫著西方音樂賞析的作業,輕而易舉的打出:“西方音樂讓一個理想主義青年產生的想法”的世界。
當你愛聽的東西還沒有結束,你就這樣,做完了作業。
也就是如此我這篇《西方音樂讓一個理想主義青年產生的想法》文章結束,通篇個人論述,我想理解雖然不深,但多少有了自己的理解,這們課也就在這樣的理解中結束,交了一份滿意又需要補充、需要進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