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茉書房
- 茉琳
- 1100字
- 2020-09-02 14:59:39
露天大電影
周日帶著閨女在廣粵天地看了一場露天電影,放映的是幾部水墨動畫,與其說是陪著女兒去參加活動,倒不如說是女兒陪著我們在懷舊。不管是露天電影還是水墨動畫,都是深藏在記憶里的美妙時光,看了一場露天電影,竟像是回了一趟童年。
大操場上撐起一塊白幕布,等著天黑了燈光熄滅電影開演,記憶中小時候住的高校里明明也有大禮堂,也在禮堂里看電影,怎么偏偏對看過的露天電影印象特別深刻呢?許是因為露天電影后來消失了,而大禮堂進化為今天的影院,那消失了的露天電影反倒成了心里丟不掉的念想。
與露天電影搭配在一起的當然是小板凳,必須得自己扛著小板凳早早地跑到大操場,挑選一個好位置等著,心里好焦急,這焦急不是等電影,而是等小伙伴,快來看我的位子多好啊!實際上每次去了操場才發現總有人比你更早。這露天電影哪里只是為了看電影,這是一個大單位、一個大集體聚會的場合,互相觀察、互相調侃、互相搭訕,也互相揶揄,這不只是一個看電影的時刻,還是一個重要的社群交流的時刻。
所以看露天電影其實是一種集體的融合。和身邊一群小朋友坐在一起看白幕布上并不特別清晰的動畫片,與在家里或者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露天電影的開放性造就了身邊環境的“干擾”,而這種“干擾”超越了形式成了露天電影的內容之一。當天的天氣、并不算太清晰的幕布、效果一般的音響、時而閃過的身影、鬧哄哄的人群、嗑瓜子的聲音、織毛衣的動作、小朋友的喧鬧……所有這些共同構成了露天電影,就像舊時在戲園子里看戲,若是個個安安靜靜地正襟危坐,少了熱茶水、熱毛巾,少了那一聲聲叫好,那還能叫看戲嗎?
圍爐聽故事,看草臺戲班子表演以及看反復播放的露天電影,都讓人們回味無窮,也許真是因為那個年代娛樂生活十分匱乏,但人們分明又在這豐富多彩的現代都市生活里懷念那些簡單、原始的美好。其實人們哪里缺“娛樂游戲”的精神,只要生活環境稍稍允許,想著法兒地找點樂子才是人之常情,而露天電影就是一個集體的狂歡。
當然,在鍵盤上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毫不懷疑自己其實是懷著深深的浪漫主義在回憶往事,仿佛那公共空間的大熒幕是關于兒時家園的夢想,是撫平當下生活裂痕的神話,甚至是被我融合諸多個人色彩的詩意語調。因為實際上的露天電影,常常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細節:比如夏天一直在拍打腿上、手臂上的蚊子,比如看著、笑著從小板凳上跌坐到地上,又比如哪家的小孩突然喊了一句:“媽呀,原來電影這么清晰啊!”嗯,他一定是剛剛才配上眼鏡。
然而,當我們在露天電影前專注觀看或哈哈大笑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是在哪一場電影出完片尾字幕,燈光熄滅之后,就再也不曾亮起來了,這是一場沒有預告的告別,長大了才發現它消失好久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