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西餐廳
昏暗的環境,搖曳的燭光,情侶們卿卿我我,是不是提到西餐廳腦子里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這樣的情形固然有,但恐怕已經不能代表廣州西餐廳的風貌了。在這座以“食在廣州”名揚四海的城市里,西餐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今遍布廣州全城的那些可愛的小西餐廳也不僅僅“得個食”,許多西餐廳開辟出了戶外餐廳。藍天暖陽下,三五好友圍坐閑聊、一家老小同桌說笑,這才是廣州人,吃很重要,但桌上的人情味更重要。
廣州有許多吃西餐很出名的地方,沙面或太古倉、紅磚廠以及新晉的廣粵天地都是遍地好西餐廳。另外,環市路、中山三路、長壽路、北京路及老城區的許多小巷子里,也藏著一些“碧玉版”的小西餐廳。
相較于那些知名大食府,我和先生更喜歡這些“小碧玉”們。本人正好情人節生日,每年情人節,先生都會花盡心思找間安靜舒適的西餐廳兩人“撐臺腳”。
今年情人節,元宵節剛過,廣州卻已是春日暖陽。我們從中華廣場附近的一條小巷子走進去,一路上有好幾間可愛的小西餐廳,真有藏于深閨人不識的感覺。
外面是喧鬧的大馬路,只是拐了兩個彎,兩棟紅磚墻、白柱子的小洋房便出現在眼前。走進花園里,四處春意盎然,綠樹郁郁蔥蔥,竹子搖曳生姿,幾種鮮花充滿生機而不搶鏡,院子里放著幾張鋪著雪白臺布的桌子。我們坐下,點幾樣簡單的菜品,慢慢吃著,輕輕聊著,互相生出新的依賴。我想“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也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吧。
早在鴉片戰爭后被不平等條約定為通商口岸之前,廣州就是中國最重要的自由貿易港,這里吃西餐的傳統可悠久了。廣州的西餐一方面正宗,另一方面也有本土的改良,比如太平館的紅燒乳鴿套餐,就是當年周總理吃過且贊不絕口的廣式西餐。但其實,廣州人注重吃,更多的是追求與吃相關的種種,比如煲湯與養生,比如飲早茶與合家相聚,這些藏于鬧市的小西餐廳當然也滿足了廣州人“嘆生活”的追求。
我環顧四周,有一桌是三位中年阿姨,著裝得體,與老板娘是老朋友,吃著西餐喝著紅酒,有閨蜜相伴好不愜意;還有一桌是一對年輕的父母,孩子放在嬰兒車里,偶爾抱起來逗著玩,小孩子的眼神追著樹葉,追著蝴蝶,追著陽光,母親的眼神追著孩子,父親的眼神追著愛人。
這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卻因為這些朋友、父母、子女、夫妻,因為我們每一個人而變得情意綿綿,這才是真正的情人節吧,安靜、祥和又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