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羊肉
羊肉不僅回族人非常愛吃,蘇州的、崇明的、上海本地的都非常愛吃。徐州有伏羊節,上海本地也有夏天吃白切羊肉的習慣。南匯、嘉定、金山、閔行,幾乎所有鄉鎮以前都有羊肉館,盛夏里喝茶喝酒,都喜歡用白切羊肉為佐酒菜。
【烹制原料】
本地山羊肋肉3斤,醬油、甜面醬、鹽、糖、小蔥、白蘿卜、紅棗、羊肉老鹵適量。
【菜肴特色】
羊肉皮細膩肥糯,羊肉松軟,口味咸鮮中略帶甜味。
【品質營養】
本地山羊膻味輕,肉質鮮嫩,蛋白質含量較高,具補中益氣、養膽治虛的功效。
【制作步驟】
1.羊肉皮用刀刮洗干凈。
2.老鹵里放清水,加入蘿卜、紅棗和少量鹽,燒開后放入羊肉燒開,撇去浮沫,蓋上蓋用小火燜酥(約2個小時),熄火后羊肉燜在鹵里,等溫度下降到30℃~40℃時撈出。
3.鍋中放油,放入蔥白、甜面醬、醬油、糖,炒香后加入少量水稀釋,炒勻即可。
4.食用時白切羊肉切塊蘸醬食用。
【溫馨提示】
羊肉一定要燜酥,溫度降低后取出,不然水分蒸發,皮會干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