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安康魚
- 綻放:第二十二屆新概念作文獲獎者作品精選.A卷
- 信陵君 諼弋 木池 柚期等著 劉奔三主編
- 3643字
- 2020-07-22 18:21:15
文 李牧
01
晨露濕潤了干燥的空氣,偶起的微風,送來樹木的清香。一夜之間萬物更新,而前夜的一切則隨風消散。陽光才從地球的另一半轉身,并不是格外的耀眼,暖意中又帶著安逸,仿佛整個世界變得愜意、慵懶。有的人則為感受這愜意又完美的清晨,而早起鍛煉,身體也因此變得健康;還有的人則享受這清晨的慵懶,從而仍在沉睡,并且升不起一絲被喚醒的感覺。對于我而言,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會選擇第二種做法,除了如上學那種不得不早起的情況外。理所當然的,為什么不能早起,便成了我要質問自己的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昏沉與困倦纏繞著我,他們總會在我早起上學的時候陪著我,從來沒有缺席。這種長期的昏昏欲睡也使我產生了一種錯覺——我可能是一個根本無法早起的人,而導致我無法早起的原因,則是每一個充滿愉悅的,并且讓我沉迷其中的黑夜。簡言之,就是因為我無法抵抗熬夜給我帶來的誘惑,以至于我做不到早睡早起,但在我的觀點里,做一個晚睡晚起的人,也沒什么不好的。
可是早睡早起的人卻認為,熬夜是沒有強大自制力的表現,晚睡晚起也并非成功人士應具備的素質。我想,他們或許不理解深夜的意義,也不知道這其中代表些什么。唯獨在深夜中繼續奮斗的我才知道,那是我自己的樂園。因為在那個時候我是屬于自己的,盡管我知道自己與早睡早起的人相比,缺少了控制自己的能力,但無疑,深夜至凌晨這段時間的快樂,對我影響更大。
因為對于我而言,當太陽升起時,就如同電腦屏幕亮起一樣,意味著工作的開始,于是我就要走出房門,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開始屬于我的人際交往工作,再也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我的愛好,可能是他人所厭煩的,也可能是他人不感興趣的,而為了人際交往,就不得不把真實的自己所隱藏,因此快樂便消失在我白天的生活中。
這些年以來,我一直保持著晚睡晚起,而原來和我一樣很少進行社交的朋友,卻開始變得活躍起來,他們再也不拒絕參加任何學校或是班級里組織的活動,在他們的世界似乎沒有自己專屬的興趣,而都是隨波逐流的愛好。就這樣,他們為了參加社交活動起得越來越早,睡得也早了,他們便從被動接收信息,變成了主動發出信息的人。而一直喜歡孤獨思考的我,則很少在人群中聚集,只享受著夜的安寧與祥和。畢竟我從很早以前就喜歡獨自待著,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懶,以至于懶到不想和別人說話。在我看來,社交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活動。原因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從見面到熟悉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所以不管是上初中還是高中,就算是換了一個新的環境,我卻也沒有主動和誰打過招呼,只等他們來認識我。我幾乎很少主動發出與外界溝通的信號,畢竟對于我這種晚睡晚起的人來說,社交這么耗費精力的事情,我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但是又無法脫離人際交往,所以在白天的時候,我就只能成為一個被動接收信息的人。
自然界中也總奇跡般地存在著相似,換言之,也有一樣和我喜愛黑夜的生物,而它們的名字則被稱之為燈籠魚。雖然它們長著丑陋的臉,生存在黑暗里,也沒有魚類同情它們的寂寞,但它們卻真實地在自己的航道里前進,它們獨來獨往,誘捕著自己感興趣的食物,而不去追求那美麗的面具。它的性格就是這樣,從不主動發出信號,在黑暗的深夜里懶散地獨自待在角落,尋找食物,縱使它沒有熱帶觀賞魚的美麗,至少這是真實的它,沒有演繹,也從不會為得到人們的喜愛,或是被其他魚類認可,戴上美麗的面具。它只是這樣安于現狀,而“燈籠”所照亮的部分,便是它自己的世界。
02
綜上,我是一個喜歡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的人,盡管這些事不被很多人接受,或者和其他人在思想上存在差異。同樣也因為這些不同,我對于不感興趣的事情,一般都是拒絕的,雖然有時可能會不計后果,但我卻能享受每一個深夜的精神樂園。
當每一個深夜到來時,我可以拿出手機把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向網上的朋友傾訴,然后清空大腦內存,或者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拿來閱讀,又或是搜索一些如“帝王蟹的生活習性”這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最后當手機電量變成紅色的“1%”時,我才戀戀不舍地給它補充能量。然后再抬頭看看那個使人類勤奮的工具——鬧鐘,不知不覺中它就走到了深夜兩點。于是,我一天中最愉悅的時光也就在此刻結束了。盡管太陽依舊會升起,但只要有這深夜的愉悅,我便擁有白晝里能堅持進行接收信息的動力。因為夜晚我積蓄愉悅的心情,所以當白天到來時,縱使充滿打擊,我仍能承受住生活所帶來的磨難,而這一切則都是來源于我可以在深夜時,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不是一個喜歡表現自己的人,也并不喜歡在他人面前表演,或許我是一個更喜歡享受寂寞的人。因為黑夜代表著孤獨,有的人可以享受并且能耐住寂寞,而那些耐不住孤獨的人,當他們在黑夜之中時,更喜歡的是主動向外發出信號,而最終的結果則如同飛蛾撲火一般,盡管他們得到了暗夜里美麗絢爛的火焰,卻失去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顯然,如果我和曾經晚睡晚起而現在早睡早起的人一樣,我將會被人際交往、自己的愛好究竟是什么、自己快樂的源泉在哪里等一系列問題所困擾。如果真的那樣做了,即使在白晝時看起來朋友很多,但當一天結束以后繁華落下,夜深人靜之時,只能留下我一個人思考著,我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這樣到底有哪些快樂?和熬夜相比,早睡早起對我到底有什么作用?最后,我并沒有得到答案,我覺得像燈籠魚似的生活沒有什么不好的。而且我并不是很急于交很多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現在的我只是想在內心有一份堅持,堅持著屬于自己的快樂。
雖然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或者容易被其他人覺得我這可能是社交恐懼癥,但在白晝里默默地接收信息,在深夜中尋找自己興趣所在,真的有那么不好嗎?個人情感的滿足,愉悅心情的養成,或許比早起對外發出信號所帶來的收獲,更值得令人心動吧。豐富的社交活動,也可能讓一個人看起來很受歡迎,但在背后付出的辛苦,和收獲卻是不成正比的。與其戴著這種隨時會失去的華麗面具,我寧愿選擇如燈籠魚一般看似丑陋、實則卻能得到自己喜愛的食物的真實生活。
03
我曾經做過這樣一件事,只是為了尋求內心可以達到真正的快樂。對于高中最后的一年,總是令人感慨。也不知是嘆息青春易逝,還是年少過往的遺憾,總之就會讓人留戀。于是,為了使分別更具有儀式感,加之這個學校多年以來留下的傳統,每個班級都會在元旦那一天進行一次班級聚會。這對于我而言,自然是提不起興趣,不僅是因為那個聚會選在了白晝,也是因為平時我是在白晝里被動接收信息,所以我和他們并不存在什么深厚的感情。而且在我看來,如果用一場聚會,就能表達對青春流逝的感慨,那這份感慨也不算珍貴吧。這也不過是一場演出罷了,至少在表面上可以令人覺得這是對青春的留念,以及深厚的同學情誼的表現,盡管他們在畢業以后可能各奔東西,再沒有任何交集。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因為我無法強迫自己接受這次聚會,如同放假時卻要早起的困難一樣,然后毫不猶豫地拒絕掉了來自同學們的邀請。即便這會被認為是脫離集體,但至少我平時在白天還是能接收他們的信息,作為他們的聽眾。我想這足夠用來整飾我在同學們眼中的形象了,盡管我不是個喜歡表演的人,我這樣做,只是為了在白天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這樣我就可以在夜晚享受我的生活了,就如同燈籠魚另外一個具有深意的名字——安康魚。
04
但如果說,我能完全脫離現實,不去表演,這也是并不存在的,好像安康魚有時候為了生存,也會用自己的燈籠來表演。忽明忽暗的燈光交替,讓那些無知的小魚,如同飛蛾看見火光一般自取滅亡,這是動物的表演學。而人類也同樣擁有,人在社會交往中,不論是任何地方都充滿了演繹,會為了融入不同的環境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譬如,我在家里是孩子,在外面則是學生,在網上可能是藍顏知己。在這樣的背景下,扮演很難免除。而我在白天接收信息時,卻也要根據我自己的角色來扮演,做出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僅僅是因為這是一種生存。但我還是盡量減少去表演,放棄那一個個屬于我的角色,回歸夜的安寧與祥和。
每當深夜來臨時,我就會關掉一切社交軟件和所有的好友說晚安,然后在舞臺上結束自己的辛苦表演,再也不用顧及觀眾的眼光,不用受外界一切事物所干擾。成為一個置身事外的人,以一個毫無意義的人存在于世界,于是在這個時間,我擁有了走進仲夏夜之夢的寶貴機會,尋找屬于自己的新奇獨特。
喜愛無病呻吟的我,也就只有在這個特殊時間里才會被治愈。因為這時的電影或電視劇才充滿了情感。也只有在這時,我才會逃避成功。雖然現實的問題仍然存在,但是在第二天面對這份憂愁時,我會具有更多的勇氣。或許在疼痛被止住后就會忘記,所以才一往無前。
深夜至凌晨有許多種可能,度過的方式也豐富有趣。我可以找到一種最佳的狀態,打開暖色調的壁燈,感受自己高貴的靈魂,不管皮囊是否丑陋平庸。如同一只安康魚,帶著丑陋的面孔在深海里游蕩,安于現狀,用額前發亮的燈籠,愉悅地誘捕著自己所感興趣的獵物。
在這無數個深夜兩點鐘里,我建立了很多個屬于自己的精神王國。即使它沒有小亞細亞半島的動蕩,沒有哥倫布在西航路上收獲的財富,可它卻在我的心里真實存在過,并且神秘未知,是每一個深夜航海家心中追覓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