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結(jié)
- 高國鏡
- 1530字
- 2020-07-31 15:36:46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那年我抱著同情心和愛心,在馬路邊買了安徽人的一塊石頭,石頭的形狀像兩只正在接吻的鳳凰,我給這塊石頭配了好幾首詩,其中有一首詩直白而簡潔,也頗具韻味:億年鳳凰一吻/從此再不離分/梧桐樹下好乘涼/雛鳳繞膝像兒孫/地上遍布億年石/世間少見百歲人/人若也有化石日/誰知形象丑與俊?
這石頭的圖片和配詩發(fā)表在《勞動午報》上,隨之產(chǎn)生了“百鳥朝鳳”的帶動效應。這所謂百鳥,就是那些不斷走進我家門的石頭了,而這些石頭,又幾乎都被我配上了詩歌。這樣,奇石就和文學渾然一體了。
正因為石頭里藏著太多的詩意,我才一發(fā)而不可收,一氣兒為一百多塊石頭配了一百多首詩,并于2015年2月,正式出版了一本詩配圖的作品集《感悟奇石》,并受到好評。書中的詩歌大多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淺顯平實,卻又韻味無窮。看似直白的口語化詩歌,卻寓意無限,感情真摯。當下人心,浮躁如云,品品這些讀石的詩,心靈也許會得到一些凈化和幾分安寧。
在我眼里,每一塊石頭都富有寓意和詩意;同樣的一塊石頭,往往又有不同的詩意。我有一塊被我視若珍寶的廣西大化石。這石頭像一只金蠶,又像一只金蟬。我給這石頭起了兩個名字,分別叫“金蠶吐絲”和“金蟬脫殼”,并配了兩首詩。
奇石中的詩意,只有能夠讀懂奇石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我為“金蠶吐絲”配的詩歌,慨嘆金蠶的無私,又難掩心中不甘:不知為愛還是恨/金蠶吐絲隨命盡/幾片桑葉化彩綢/一生冷暖誰過問?/冷暖得失不在意/化作奇石萬古存。我為“金蟬脫殼”配的詩,句句詼諧幽默,深刻中透著淺顯:金蟬脫殼誰知曉/獨占高枝呼知了/知了知了/匆匆過客誰知了/知了反被無情惱/糊里糊涂倒好了。
太行山里,本無多少奇石,但我卻從一位石友手中得到了一塊太行山中的石頭,這石頭上的圖案活靈活現(xiàn)的,酷似一匹神馬,又像一頭麒麟,我給其配詩:渾身肌肉抖精神/疑是天馬金麒麟/鬼斧神工誰畫出/百姓點贊詩人吟。
石頭的形狀千奇百怪。我在生活上極其簡樸、節(jié)儉,從不與任何人攀比,也從不要所謂面子,但我卻有自己的愛好。20年前就有好友勸我買輛轎車,但我至今還是個騎車人。莫說是購買汽車,那回妻子給了我800元錢,讓我買一輛新自行車,我到自行車專賣店一打聽,聽說千余元,我便沒舍得買,依然騎著我的舊自行車。那年我遇上一塊黑色靈璧石,形狀宛若一條烏蛇,我愛不釋手,石主要價不菲,但我還是把這石頭抱回了家,并配詩曰:一條靈璧烏蛇/修行幾萬幾億年/蛻皮變成白娘子/敢問誰是許仙?
詩和石是我的最愛。我在每一塊石頭中都能發(fā)現(xiàn)其詩意。我收藏了一塊靈璧彩石,形似一只大螞蚱,另一塊大化石也形似螞蚱,也就是蝗蟲,我便把這兩塊石頭擺在一起,取名為“飛黃騰達”,且配詩道:兒時成日捉蝗蟲/樂在青山碧草中/飛黃騰達幾時夢/著書立說不放松。
信鴿是傳送和平的使者,也是傳遞家書的信使。我在如林的奇石當中,捕捉到了好幾只與真鴿子體型大小一般的靈璧石鴿子。我給這些鴿子寫了一首簡短的詩: 金鴿銀鴿和平鴿/銜來橄欖染春色/心懷友好飛萬里/落到誰家誰家闊。
唐玄奘和齊天大圣都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形象。我得到了一塊靈璧石,活靈活現(xiàn)像唐僧;我又淘換來一塊阿富汗玉,其中的圖案惟妙惟肖,酷似孫悟空。我便給唐僧和孫悟空配詩曰:唐僧/總是那么溫文爾雅/總是那么畢恭畢敬/一聲阿彌陀佛/似乎萬事都在化解中/你到底是愚僧/還是高僧?/雖然人妖難分/比不過火眼金睛/也許不該念緊箍咒/讓悟空有那么多痛?/可為了取得真經(jīng)/你那一身紅色的袈裟/還是點亮了一條路/點亮了億萬顆心/佛光普照在東方/取經(jīng)路上幾度夕陽紅/又幾度朝霞紅……/孫悟空/你從石中來/又回到玉中/躍躍欲試閑不住/難道還想去取經(jīng)?/還是寫寫回憶錄吧/打死了多少妖精/走過了幾多征程/不,你什么都不用寫/也會有人把你千古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