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抑制市場勢力的擴張:21世紀反壟斷法的更迭

19世紀后期,美國面臨著與今天類似的情況,市場勢力不斷增強,而不平等程度則日益加劇。作為回應,國會頒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市場勢力的擴張,并打擊企業和機構對市場勢力的濫用行為。1890年,美國通過了《謝爾曼法》(Sherman Antitrust Act)。在接下來的25年里,又頒布了其他的立法試圖確保市場的競爭性。重要的是,這些法律基于這樣一種信念:即經濟權力的集中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政治權力的集中。反壟斷政策并非建立在精細的經濟分析基礎上,它實際上是對社會和民主要求的響應。[1]

有那么一段時間,反壟斷法確實在美國發揮了作用。大型壟斷企業遭受了沖擊,以壟斷市場為目的的兼并行為受到了限制。但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反壟斷事業被交到了一群律師和保守派經濟學家手中,他們縮小了反壟斷權力的行使范圍。這些人不關心市場勢力對美國經濟以及民主社會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他們只想放任企業和商業利益自由發展。

一些學院派經濟學家試圖為這種純粹的奪權行為提供理論支持。在芝加哥大學,米爾頓·弗里德曼召集了一群經濟學家,他們認為人們不必擔心壟斷,因為經濟本來就具有競爭屬性。[2]在一個創新經濟體制下,壟斷權力只會暫時存在,人們會為了能成為壟斷者而進行創新,這也能為消費者帶來了福利。[3]這些經濟學家的中心理念是“政府是反面角色,而私人部門是正面角色”。政府試圖干預市場的任何正當手段(甚至是限制壟斷行為)都沒有必要,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于是,反壟斷法的執法者反而更擔心會導致競爭性下降和經濟下行的干預行為的風險(即暫時存在的壟斷實際上反映了有效市場的復雜性),而不是允許這種非競爭性行為存在的風險。[4]

芝加哥學派對美國的政治體系和法律體系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它削弱了反壟斷權,因為美國的法院簡單地假設市場是充滿競爭且有效的,任何看似反競爭的行為實際上只不過是對市場復雜性的有效反應。任何聲稱某企業從事反競爭行為的個人都要承擔巨大的舉證責任。一位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一個旨在確保市場維持競爭屬性的政府機構)的員工曾這樣說:“我們必須投入所有精力來證明水是‘濕的’,因此我們沒有任何余力來解決競爭中真正存在的問題?!?/p>

以一種常見的反競爭行為——掠奪性定價為例。一家大型的主導型企業會采取壓低商品價格等行為來驅逐競爭對手。在短期內這家企業會虧損,但在長期內它的損失卻能得到彌補。例如,當一家新航空企業進入市場時,美國航空企業將增加產能,降低某些航線的價格,以期在這些航線上繼續占據主導地位。通常過不了多久,這個新競爭者就會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離開,而一旦競爭者消失,企業就將減少產能,航線的價格就會漲回先前水平。這種應對方式非常聰明,而我們通常將這種行為稱為“掠奪”。

在“芝加哥系”理論中,任何試圖將價格提高到成本之上的企圖都會立即受到新進入者的猛烈沖擊(他們是如此聲稱的)。因此,大型企業永遠不會為掠奪性定價行為買單,因為在它們的邏輯里,企業永遠無法通過將價格定在一個更高的競爭水平來彌補它最初降價造成的損失。法院接受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對那些聲稱某企業從事掠奪性定價行為的人加重了舉證的負擔,這種負擔對個人來說實在難以承受。因此,針對大型企業的掠奪性定價行為的訴訟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5]

美國現在需要做的是改變基于“市場原則上具備競爭性”這種假設前提的推定,同時減輕舉證負擔。這些以抑制市場競爭為目的的反競爭行為應該被認定是非法的,除非有一系列證據可以表明反競爭的正當性,如:①具備顯著的效益,而且這些效益中的相當大一部分是由該企業以外的主體獲得的;②這些效益只能以壟斷的方式獲得。[6]我們將在之后的部分討論市場的假設推定需要做出的其他改變。

政府還必須更積極地采取更多的手段,而不僅僅只是限制合并以及禁止企業的某些反競爭行為。距離美國政府拆解標準石油等占主導地位的企業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或許是時候該考慮一下是否應該讓Facebook放棄Instagram和WhatsApp了。會引起重大利益沖突的企業并購應該被禁止(如一家互聯網供應商試圖收購一家娛樂企業),如果這種收購已經被允許,就應該再次進行資產剝離。同樣,政府應該禁止具有市場勢力的企業從事與其現有客戶有利益沖突的商業活動。[7]這些新政策有時也被稱為結構性改革。

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市場勢力的影響一旦確立就會長期存在,因此在競爭市場恢復之前,政府可能需要對市場加以監管,以確保市場勢力不被濫用。例如,《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修正案授權美聯儲對客戶的借記卡費用加以監管,但并未要求其對信用卡所收取的更高昂的費用進行監管。[8]

令市場勢力無處遁形

綜上所述,政府需要重新做出承諾,無論市場勢力存在于何處,無論它是如何產生的,政府都必須限制市場勢力的過度蔓延,努力恢復市場的競爭性。一家企業如果濫用市場勢力,不管這種權力從何而來,其行為都應該是違反反壟斷法的。反競爭行為(無論起源于買方壟斷還是市場勢力)應該被堅決取締。

在美國,如果一家企業在不從事反競爭行為的情況下通過合法途徑獲得了市場主導地位,這家企業在使用市場勢力的方面就仍有很高的自由度,它不僅可以抬高價格,還能強迫其他人接受反競爭合約。相比之下,在歐洲,像這樣的企業會被指責濫用市場勢力。

威朗制藥(Valeant)是唯一一家獲得美國FDA批準認證生產非專利藥物鹽酸曲思?。ㄒ环N針對肝豆狀核變性開發的救命藥物,這種病又被稱作威爾遜病,十分罕見)的大型制藥企業。2015年,威朗制藥利用其市場勢力人為抬高了酸曲思汀的價格。這種藥物在其他國家的售價為1美元/盒,因此1年的供應成本僅為30萬美元。[9]而操縱藥物價格只是這家制藥企業濫用權力的其中一個小例子。[10]

隨著標準化反壟斷理論的發展,學者發現“芝加哥系”通常以一種短期的視角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而且,正如我們曾經指出的一樣,“芝加哥系”理論堅定地假設市場是自然競爭的。因此,即使掠奪性行為的本質是企業通過壓低價格將競爭對手排除出市場從而建立自己的主導地位,然后再提高商品價格,但是當法官看待這種行為時,他們通常著眼于消費者在短期內支付的較低的價格(即短期利益),而很少考慮掠奪性定價帶來的長期損害。

當涉及買方壟斷時,這種集中于消費者短期利益的視角也會遇到問題。沃爾瑪的巨大規模使其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以至于它可以壓低支付給供應商的價格。而且在美國那些失業率較高、雇主較少的地方,沃爾瑪有能力將員工的工資和工作條件設定在應有的平均水平以下。即使沃爾瑪和它的客戶分享了其從市場(壟斷)勢力中所獲得的利益,但這對美國經濟來說毫無疑問是不利的。因此,僅從對消費者的影響來看待市場勢力的合理性是錯誤的。沃爾瑪對利潤的強烈追逐已經扭曲了經濟體制,而它最終所獲得的(包括它與客戶分享的部分)要少于整個社會所失去的。

企業兼并

美國的經濟發展給標準化反壟斷實踐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上,反壟斷法的重點應該放在那些通過惡意兼并和收購來創造市場勢力的企業上。但在許多行業中,即使市場集中度已經達到十分危險的水平(航空企業和電信企業就是很好的例證),惡意兼并卻仍被允許發生,這表明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加強限制。

當然,許多企業主張它們的兼并行為形成了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由于規模較大的企業生產效率更高(它們如此宣稱),擴大規模會使經濟社會整體受益。事實上,無論是以橫向(相互競爭的企業之間的合并)還是縱向(企業與其服務的供應商或客戶進行合并)的方式進行兼并,許多企業兼并的真正目的都是擴張市場勢力。[11]政府應該要求企業提出更多有說服力的證據,說明兼并確實能夠提高效率。如果兼并后商品價格上漲,就說明兼并的動力其實來自對擴張市場勢力的渴求,需要警惕。

我們也需要更加謹慎地看待企業兼并產生的利益沖突。例如,當一家互聯網企業與一家在線娛樂企業兼并后,即使這家互聯網企業承諾其處于“中立”立場,人們依然會認為這家被兼并的在線娛樂企業在與其他在線娛樂企業進行競爭時將獲得額外優勢,因為它可以利用自己在互聯網上的市場勢力。如果政府能禁止這種會引發內在利益沖突的兼并行為,人們將擁有一個更加具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經濟環境,所謂的靜態效應帶來的社會效益與長期的反競爭效應所造成的后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2]

此外,政府對企業兼并行為的監管必須要考慮到市場未來可能發展的形態。今天,只有當市場競爭程度出現顯著下降的時候,兼并才會被叫停。而在一個動態的行業環境中,兼并行為本身也在發展演變,因此我們真正應該注意的是兼并行為給市場環境帶來的影響??萍箭堫^企業非常了解市場規則,它們將這個系統“玩弄于股掌之間”。我們之前曾提到,大型企業會搶先發起兼并行為,在它們的潛在競爭對手體量還很小時進行收購,以此通過反壟斷審查,并將未來的威脅扼殺在襁褓之中。例如,Facebook在2012年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Instagram,又在2015年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WhatsApp??墒荈acebook本身就擁有建造類似平臺的技術,即使缺乏這種經驗,它也可以聘請有經驗的工程師幫助它搭建社交系統。因此,Facebook愿意出這么多錢進行企業并鳳的真正原因只有一個——阻止競爭的產生。

政府必須制止類似這樣的搶先并購行為,但僅僅如此也并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們應該禁止任何在可預見的未來以看似合理的手段試圖削弱市場競爭程度的并購行為。[13]

新技術與新挑戰

即使反壟斷法在20世紀下半葉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很明顯的是,它未能跟上美國不斷發展的經濟、技術、合同形式以及市場勢力前進的步伐。

我們現在對壟斷企業使用合同條款等其他一系列措施破壞競爭的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例如,占主導地位的大型企業宣稱,它們的競爭對手向合作商提出的價格它們也同樣可以滿足。這無疑將會給剛剛進入市場的新競爭者帶來巨大的打擊,因為這些新企業知道它們不可能在“價格戰”中勝過大型企業。在上文中,我們曾討論過企業利用勞務合同中的條款破壞勞動市場的競爭體系。[14]仲裁條款使員工和客戶在被企業剝削后無法獲得足夠的補償。商家與信用卡企業之間的商業合同,以及航空企業與電子預定系統之間的商業合同都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最終導致這些行業的利潤水平過高。類似這樣的合同都應該被視為反競爭行為,并堅決予以取締。

這些科技巨頭知道如何在不同領域發揮自己的影響力。[15]亞馬遜以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做餌,宣布要在其他城市建立第二個總部,讓全國各地的城市“競相投標”(如通過降低稅收的方式吸引亞馬遜“落戶”,后果當然由其他人承受)。體量較小的企業對此無能為力,因此與當地零售商相比,亞馬遜擁有巨大的優勢。美國政府需要制定法律框架阻止這種不公平競爭出現。[16]

知識產權與競爭

只有一個領域的壟斷是被政府認可的。即當一項專利權被授予時,專利的創造者將獲得暫時的壟斷權。隨著美國的經濟結構向知識經濟體制轉變,知識產權(IPR)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壟斷的存在意味著知識成果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商品的價格也高于正常水平。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維持了壟斷所造成的高昂成本與創新激勵所產生的動態收益之間的平衡。但近年來,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因為企業的游說團成功改變了知識產權制度,將其化為增加企業市場勢力的工具。以至于到了現在,我們甚至難以判斷美國的知識產權制度究竟是在鼓勵還是扼殺創新。[17]這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版權壽命的延長。沒有證據能證明將版權的有效期延長至作者死亡后70年能帶來任何正面的創新效應。1998年通過的《版權期限延長法案》(Copyright Term Extension Act)又被稱為“米老鼠條款”,因為它得到了迪士尼的大力支持。迪士尼依靠這項條款控制了米老鼠的版權。但除此之外,這一條款沒有為社會帶來任何效益,反而限制了知識的自由流動。[18]

事實上,有證據證明美國現行的知識產權制度不僅導致商品的價格居高不下,甚至也抑制了創新本身。當最高法院裁定個人不能為自然界產生的基因申請專利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一項針對乳腺癌的關鍵基因檢測技術(這項檢測在此之前曾經申請了專利保護)很快變得更加便宜,檢測效果也越來越好。[19]

歷史上,反壟斷當局對專利權創造、擴大市場勢力及延長其作用時限的能力非常敏感。1956年,反壟斷機構迫使AT&T將旗下的專利分享給其他企業使用。后來為了限制微軟的壟斷勢力,當局曾提出限制其專利使用期限的提議。[20]這些限制知識產權的方法具有正面意義,它們不僅可以促進市場進行公平競爭,也可以激勵創新行為。

擴大反壟斷的打擊范圍:超越產品市場的市場勢力——思想市場

在考慮市場集中度時,媒體是一個值得人們特別關注的行業。[21]傳統上,人們會通過衡量狹義上的“廣告市場”中的媒體機構的市場勢力來衡量媒體集中度造成的影響。由于相關的“廣告市場”存在競爭,美國的經濟體制允許媒體機構為了減少競爭而選擇兼并(如電視臺和報刊企業之間的兼并),而媒體的兼并顯著地減少了人們獲取不同觀點和信息的機會。這種傾向毫無疑問是錯誤的,因為在思想的市場上,沒有什么比競爭更加重要。一個健全的民主制度需要民主國家的人們能隨時隨地獲取他們想要的信息。[22]如果媒體被少數壟斷企業和富人階級所控制,那么這些企業和富豪將主導整個國家的思潮。

不幸的是,美國的大部分選民都是通過數量稀少的新聞渠道(一般是電視和網絡平臺)來獲取政治信息的。如今,一種極端而保守的觀點正在美國大多數社區的媒體機構中流行。[23]

媒體之間的競爭可以確實地改善這種情況。如果一個城市存在其他報社機構,它就會對市議會和主要報刊機構產生牽制作用,讓它們不至于失控。更重要的是,兼并后的媒體機構很容易被富有的資本家控制和利用。因此,媒體機構的兼并行為和對市場勢力的濫用行為需要更高的限制標準。[24]

此外,關于思想市場上的市場勢力,還有一個格外惹人反感的例子——學術出版業的寡頭壟斷。在本書的第1章,我們曾強調過知識是創造財富的核心動力,而知識的進步也需要思想的傳播。然而在美國的“市場經濟”體系中,知識在很大程度上被委托給了市場,這種市場以一種高度集中和高利潤的寡頭壟斷形式存在。美國一半以上的論文由5家主要的出版社發表,而對社會科學學術界來說,發表在這5家出版社的論文比重高達70%。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出版商獲得這些論文是免費的(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甚至能拿到報酬),而學術研究的資金通常由政府提供,出版商讓學者無償地進行大部分文字編輯的工作(如要求學者對文章進行反復核查),然后教育機構和圖書館(大部分是由政府資助的)向出版商支付出版費用。顯而易見的是,出版業高昂的價格和豐厚的超額利潤意味著真正被用于研究的資金減少了。[25]

[1] 近年來,升級反托拉斯法案的決議引起了學術界和決策者的極大興趣。Tim Wu.Antitrust in the New Gilded Age.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Global Reports,2018.Marshall Steinbaum.Crossed Lines:Why the AT&T-Time Warner Merger Demands a New Approach to Antitrust,2017-02-02.Airline Consolidation,Merger Retrospectives,and Oil Price Pass-T hrough,2018-04-06.It’s Time for Antitrust to Take Monopsony Seriously,2017-10-17.A Missing Link:The Role of Antitrust Law in Rectifying Employer Power in Our High-Profit,Low-Wage Economy,2018-04-16.Marshall Steinbaum,Eric Harris Bernstein,John Sturm.Powerless:How Lax Antitrust and Concentrated Market Power Rig the Economy Against American Workers,Consumers,and Communities,2018-03-27.Adil Abdela.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ly Defined Markets,2018-04-23.Joseph E.Stiglitz.Towards a Broader View of Competition Policy[J].Competition Policy for the New Era:Insights from the BRICS Countries,eds.Tembinkosi Bonakele,Eleanor Fox,Liberty Mncub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Lecture presented to the 4th BRIC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nference,Durban,2015.Joseph E.Stiglitz.America Has a Monopoly Problem——and It’s Huge[J].Nation,2017.Barry Lynn’s Open Markets Institute網站:https://openmarketsinstitute.org/。巴里·林恩曾是隸屬美國新基金會的學者,但他聲稱,由于他對歐盟在為限制谷歌所做出的反壟斷裁決表示了贊賞,他和他的團隊迫于谷歌的壓力離開了基金會。Barry Lynn.I Criticized Google.It Got Me Fired.That’s How Corporate Power Works[N].Washington Post,2017-08-31.

[2] 實際上,早在弗里德曼之前,這些學說在芝加哥大學就已經十分有公信力了。但弗里德曼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好地對此進行了普及,如他與妻子共同撰寫的著作《自由選擇》。

[3] 舉例來說,三分之一個世紀前,我和帕塔·達斯古普塔證明了熊彼特關于壟斷只是暫時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壟斷者有足夠權力和動機來確保其市場力量持續存在。Dasgupta,Stiglitz.Uncertainty,Industrial Structure,and the Speed of R&D[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1):1-28.與其他同事一起,我們也證明了爭奪壟斷權的斗爭未必會對熊彼特所設想的新情況產生積極影響,甚至恰恰相反,可能會對其起抑制作用。Kenneth J.Arrow.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Invention.Drew Fudenberg,Richard Gilbert,Joseph E.Stiglitz,Jean Tirole.Preemption,Leapfrogging and Competition in Patent Rac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3(22):3-32.格林沃爾德和我的最新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這些結論,參見《增長的方法:學習型社會與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特別是其中的第5章和第6章。.芝加哥大學的阿諾德·哈伯格聲稱,壟斷力量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是次要的(約占GDP的0.1%)。Arnold C.Harberger.Monopol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44(2):77-87.最近的研究表明,哈伯格將消費者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低估了兩個數量級。Baqaee,Farhi.Productivity and Misallocation in General Equilibrium.哈伯格的結論在20世紀50年代是正確的,由之后不斷增長的市場勢力(以及連帶的盈利的增加)——見本章上文所述內容,可以得知其理論當今已經不再成立。

[4] 也就是說,在執行反托拉斯法案的過程中,有兩種可能存在的錯誤類型:發現非競爭性行為具有競爭力,或發現競爭性行為不具有競爭力。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后者上。畢竟大體上,非競爭性行為存續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5] 在布魯克集團起訴布朗和威廉姆斯煙草企業的案例中,最高法院似乎接受了這個論點。那時,一些論點被芝加哥律師首先提出,羅伯特·博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等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抨擊。Review of The Antitrust Paradox:A Policy at War with Itself by Robert H.Bork[J].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1979,46(2):10.此后經濟理論的發展進一步證實了這些結論。十分諷刺的是,與此同時,美國卻給大家在本國勝訴掠奪性定價的官司制造困難,但是當碰上國外企業進行不公平貿易活動時,即定價低于成本價,打贏類似的官司卻很容易。

[6] 如今,訴訟的費用由原告承擔(聲稱其所起訴者行為不當的一方)。這表明反競爭的影響大于效率的提高,基于市場運作良好且具有競爭力的假設。所以看似反競爭的東西實際上很可能可以提高市場競爭性。

[7] 因此,當谷歌直接進行銷售時,就將與使用谷歌營銷產品的廣告客戶存在利益沖突。這種利益沖突情況在亞馬遜更為普遍。本書將在之后進一步討論由新平臺引起的其他監管問題,其對美國經濟構成的挑戰,包括對競爭的挑戰,超出了美國所能應對的范圍。Lina M.Khan.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J].The Yale Law Journal,2017,126(3).

[8] 同樣應該對確定市場勢力的一些常規程序進行改變。通常,如果原告聲稱被告違反了反托拉斯法案,則將會被要求證明被告具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然而,如果以被告沒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作為前提,則根本無法出現反競爭行為。從理論上講,這是錯誤的。但從實際上看,情況要更糟——建立相關的市場通常很困難。當市場勢力(高定價、價格歧視、超額收益、霸王條款,應該是不可接受的)的直接證據存在時,這已經足夠作為證明。Wu.Antitrust in the New Gilded Age.

[9] Costly Choices for Treating Wilson’s Disease[J].Hepatology 61,2015(4):1106-8.社論指出,默克公司20年來一直將成本保持在威朗制藥的1%的一半左右。

[10] 在收購達拉匹林之后,圖靈藥業將這種有62年歷史,專利在2015年過期的藥物的價格從每片13.50美元提高到了每片750美元。Andrew Pollack.Drug Goes from$13.50 a Tablet to$750,Overnight[N].New York Times,2015-09-20.

[11] 同樣,如果股價漲幅超過對應的利潤水平,這表明增強的市場勢力可能是合并或收購的重要驅動力。還需要對合并進行仔細的審查,一個值得被重視的威脅是,如果合并導致股價上漲,而承諾的則是下降,那么合并可能不會被完成。

[12] 第6章介紹了如何對網絡中立進行規定以避免互聯網企業因利益沖突而濫用市場勢力。傳統來說,反托拉斯關注行業內的合并,并且假定縱向合并不是反競爭的。但是,隨著人們認識到在許多市場中競爭是有限的,垂直合并現在被認為具有“水平”效應,并能進一步減少競爭。芝加哥學派的持續影響起始自市場具有基本競爭力的推論,可以在最近的法院判決中看到其存在。例如,允許AT&T和時代華納合并(目前正在上訴中)。Brief for 27 Antitrust Scholars as Amici Curiae in Support of Neither Party.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laintiff-Appellant,v.AT&T Inc.Directv Group Holdings,LLC.Time Warner Inc.Defendants-Appellees.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No.1:17-cv-2511(Hon.Richard J.Leon).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Circuit,Document:#1745344,2018-08-13.

[13] 這是一個有關對個人有益的情況可能會對經濟和社會不利的例子。規避風險的初創企業所有者滿足于其努力獲得的合理報酬,而未去承擔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但是維持市場競爭激烈才能保證社會的基本利益。

[14] 特別是反競爭和反挖角規定。

[15] 第6章將討論一些更具創新性的方法。

[16] 在歐洲,關于在各個國家維持公平的競爭環境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其禁止以任何形式提供的國家援助,包括通過亞馬遜尋求稅收優惠。

[17] Joseph E.Stiglitz.Economic Foundation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Duke Law Journal,2008(57):1693-1724.Claude Henry,Stiglitz.Intellectual Property,Dissemination of Innovation,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Global Policy 1,2010(1):237-51.

[18] 1998年的《版權期限延長法》將版權延長到作者壽命加上70年,并將企業著作權延長到從首次出版之日起的95年,或者從創作之日起120年,以先到期者為準。標準經濟理論表明,這些規定對創造新的知識產權幾乎沒有激勵作用,但是很明顯,一旦像米老鼠一樣經久不衰的產物被創造出來,它就會大大增加需要被支付的租金。

[19] 第6章將進一步討論這個例子。

[20] Declaration of Joseph E.Stiglitz and Jason Furman[OL].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Civil Action No 98-1232(CKK),Civil Action No 98-1233.https://www.justice.gov/sites/default/files/atr/legacy/2002/06/05/mtc-00030610c.pdf.

[21] Andrea Prat.Media Powe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8,126(4):1747-83.Andrea Prat.Media Capture and Media Power[J].Handbook of Media Economics,eds,2015.Simon Anderson,Joel Waldfogel,David Stromberg.vol.1b.Amsterdam:North-Holland,2015.Timothy Besley,Andrea Prat.Handcuffs for the Grabbing Hand?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96(3):720-36.

[22] 經濟學家說,信息是一個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市場經濟會供應不足的公共產品?;钴S的媒體不僅對廣告客戶和消費者有好處,而且對整個社會來說也一樣,不僅僅是通過使人民了解更多。媒體在監督政府和遏制腐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3] 在辛克萊廣播電視集團的案例中,在收購了全國各地的電視臺之后,其節目發生了變化,轉變為高度保守的內容。Sheelah Kolhatkar.The Growth of Sinclair’s Conservative Media Empire[N].The New Yorker,2018-10-22.

[24] 還有一個需要通過更高標準來判斷市場勢力的領域是金融。在經濟中,大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以發揮與其規模不相稱的力量。

[25] Vincent Larivière,Stefanie Haustein,Philippe Mongeon.The Oligopol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in the Digital Era[OL].PLoS ONE,2015,10(6):e0127502,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275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峨眉山市| 长乐市| 浦城县| 巴楚县| 阳高县| 鸡东县| 香河县| 高青县| 普格县| 称多县| 汉寿县| 满城县| 梧州市| 孟州市| 大荔县| 吉水县| 尚志市| 崇左市| 应城市| 嵩明县| 理塘县| 贵南县| 永仁县| 百色市| 大埔区| 买车| 滦平县| 肃北| 新乡县| 梧州市| 大城县| 中方县| 黑山县| 尉犁县| 徐州市| 泽普县| 阳泉市| 铅山县| 宜君县|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