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7:新帝國的試驗
- 楊照
- 1166字
- 2020-07-15 17:17:29
04
《顏氏家訓》中記載的胡漢女性
高歡沒有接受杜弼建議去壓抑管制這些鮮卑“勛貴”,而是采取了很不一樣的策略,以建立新的“二元結構”來處理這個問題。他刻意讓國境內形成南北兩個中心,北邊是晉陽,南邊是鄴,他自己坐鎮晉陽,將鄴交給兒子高澄管理。高澄在鄴盡量重用漢人,高歡在晉陽就相對重用鮮卑人,甚至縱容鮮卑人。從設計上看,這是很高明的“二元制”,要拉攏漢人可以強調鄴是國都;要平撫鮮卑人就強調代表權力中心的高歡在晉陽。兩邊都很重要,鄴作為和漢族世家大姓合作的中心,晉陽則作為讓鮮卑貴族得以發泄長期不滿的中心。
不過在實踐上,這種“二元制”并不好維持。關鍵就在于鄴不僅名義上是國都,而且處于比較富庶繁榮的地區,比晉陽大,生活享受也高于晉陽。這些鮮卑貴族不會滿足于在晉陽所得到的地位與利益,很難長期阻止他們向往鄴。
“二元制”有賴高歡坐鎮晉陽,才能讓晉陽看起來和鄴是平等的。高歡去世后,這個平衡條件就消失了。而且不只如此,高歡擬定的拉攏漢人政策也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
高歡死后,主要權力由高澄繼承,高澄死后,再傳給同母弟弟高洋。在高洋手中正式推翻了名義上的元氏皇帝,東魏消失了,由北齊取而代之。高洋去世前,留下遺詔,安排由漢人楊愔輔佐少主高殷。高殷的母親姓李,是漢人,來自世家大姓,再加上要由楊愔實質掌政,就刺激了鮮卑人的高度失落感與危機感,于是由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歡的原配妻子婁氏,和婁氏所生的另一個兒子高演聯手發動政變,誅殺楊愔,廢黜高殷,改由高演做皇帝。
這件事凸顯了漢人與鮮卑人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并沒有解決,同時也凸顯了從北魏孝文帝開始想要借由聯姻的方式來促進胡漢融合,有其難以處理的基本問題。
關鍵在于北方胡族的女性性格與角色,與漢人大不相同。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對此曾有過觀察記錄。顏之推的經歷很特別,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個“三度王國”的人,原本是南朝梁的人,逃亡到北齊,后來北齊亡了,又成了北周的人,最后還目睹了北周被隋朝取代。
顏之推說:
江東婦女,略無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間,未相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恒、代之遺風乎?
在南方,婦女是沒有公共生活的,主要在家中主持家務而已。就連女性婚姻親家之間,都可以十幾年不認識不來往。結成婚姻的過程中只是書信和物件往來交換,向對方問好打招呼,如此而已。搬遷到北方鄴,看到的可就不是這樣。這里太太們很厲害的,她們不只管門內,也管門外社交,還管和別人之間的爭執吵架。穿得漂亮體面,坐著車到處都去,幫兒子求官,幫丈夫申冤,都是太太的事。這種女人強悍管事的風習,顯然不是來自漢人的文化,應該是鮮卑人從北方帶過來的吧!
漢人的女性在公共事務上絕對爭不過鮮卑人的太太,這是北朝“宮斗”增加出來的民族文化差異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