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隨緣而進

第19回的回目,叫“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是襲人在良宵里,苦口婆心地勸寶玉。“意綿綿靜日玉生香”,是寶玉跟黛玉兩個人說“故典”的事情,精工出細活,修行不用急。

第一個寶玉是極無事最閑暇的。偏這一早,襲人的母親又親來回過賈母,接襲人家去吃年茶,晚上才得回來。因此,寶玉只和眾丫頭們擲骰子趕圍棋作戲。正在房內(nèi)頑得沒興頭,忽見丫頭們來回說:“東府里珍大爺來請過去看戲,放花燈?!薄l想賈珍這邊唱的是《丁郎認父》《黃伯央大擺陰魂陣》,更有《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太公斬將封神》等類的戲文,倏爾神鬼亂出,忽又妖魔畢露。內(nèi)中揚旛過會、號佛行香,鑼鼓喊叫之聲,聞于巷外。弟兄子侄,互為獻酬;姊妹婢妾,共相笑語。獨有寶玉,見那繁華熱鬧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往各處閑耍。先是進內(nèi)去和尤氏并丫頭姬妾鬼混了一回,便出二門來。尤氏等仍料他出來看戲,遂也不曾照管。賈珍、賈璉、薛蟠等只顧猜謎行令,百般作樂,縱一時不見他在座,只道在里邊去了,也不理論。至于跟寶玉的小廝們:那年紀大些的,知寶玉這一來了必是晚上才散,因此偷空兒,也有會賭錢的,也有往親友家去的,或賭或飲,都私自散了,待晚上再來;那些小些的,都鉆進戲房里瞧熱鬧兒去了。

百丈說:

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莫緣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

剛開始放舍身心,于是襲人回家去了,比喻什么道理、雞湯的,都先放一邊。

原先的慣性,是要有個正經(jīng),試圖把心里那些邪惡的、陰暗的,都壓下去。現(xiàn)在一放開“正”的概念,原先被壓制的負面的東西,就像水缸冒葫蘆,都出來了,于是有“擲骰子趕圍棋”“神鬼亂出”“妖魔畢露”“和尤氏并丫頭姬妾鬼混”等事。

冒出來也不管它,不跟著跑,所以寶玉仍是一個人“出二門來”,大家都不過問他到哪里去了,喻指對“意”放得開。

小孩教育也是這樣。一個小孩,從小生活在充滿管制的氛圍當(dāng)中,他就會試圖把心里那些負面的東西壓下去,遇到一定的機會,負面的東西可能會突然爆發(fā),讓大人目瞪口呆。有個小孩,平時家里管得不算嚴,有一回,到了一位師父那里,師父超級慈悲,于是那個小孩又是打滾,又是拽師父耳朵,連連喊著“屁”“屁”,師父說,像這些情緒,平時在家他都壓抑著,到這里釋放出來了。中國過去兩千年里,“嚴父”“棍棒出孝子”的觀念,非常流行,到底有沒有弊端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F(xiàn)代心理學(xué)不贊成這樣管教,認為壓抑總是意味著人格的扭曲。替孔孟辯解一句,孔孟都沒有主張過什么“嚴父”“棍棒出孝子”,孟子說,父子親愛,比什么都重要,父子不親就“不祥”,所以,為了保證這份親愛,不妨學(xué)學(xué)古人的“易子而教”,跟朋友換孩子教,這其實就是“學(xué)校”的觀念,把孩子交給專門的老師管教。至于父親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他沒有明說,顯然不是通過打罵,而是自己做個表率,給孩子提供活生生的模板。

寶玉見一個人沒有,……乃大著膽子,舔破窗紙,向內(nèi)一看。那軸美人卻不曾活,卻是茗煙按著個女孩子,也干那警幻所訓(xùn)之事,正在得趣,故此呻吟。寶玉禁不住大叫:“了不得!”一腳踹進門去,將那兩個唬的抖衣而顫?!謫?“名字叫什么?”茗煙笑道:“若說出名字來,話長,真正新鮮奇文! 他說,他母親養(yǎng)他的時節(jié),做了一個夢,夢得了一匹錦,上面是五色富貴不斷頭的‘卍爺字花樣;所以他的名字就叫作萬兒?!?/p>

茗煙,火候太燥,把茶烤得冒煙。卍(讀音為“萬”)兒比喻佛果,佛的胸前有卍字,象征佛的萬德莊嚴。卍字符在不同的古文明都有發(fā)現(xiàn),從埃及到伊朗,甚至到美洲文明,都有這個東西。一般寫成卍,也偶然有相反的開口順序,不過結(jié)合《洛書》研究的話,寫成卍可能更妥。

茗煙和萬兒干那事,被寶玉抓個正著,比喻修行人對于自己急躁求道的清晰了知。

“警幻所訓(xùn)之事”,從字面上看是行淫,知道了警幻仙子的喻意,就可以知道,這六個字是別有所指。

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急于成佛,很正常,可以理解。有人問南陽慧忠國師,我發(fā)心出家,想求做佛,不知怎么用心才能做佛呢? 國師說,“無心可用,即得成佛”。那人很奇怪,無心可用,那誰成佛呢? 國師說,“無心自成佛,成佛亦無心”。又有一次,有個人問,怎么樣才能成佛呢? 國師說,“佛與眾生一時放卻,當(dāng)處解脫”。那人說,我可以理解這個道理,但是怎么相應(yīng)呢? 日常生活當(dāng)中怎么應(yīng)用呢? 國師說,“善惡不思,自見佛性”,沒有什么好不好的,沒有是非取舍,就能見到佛性了。

解紅樓夢寶玉道:“看了半日,怪煩的,出來逛逛,就遇見你們了。這會子做什么呢?”茗煙微微笑道:“這會子沒人知道,我悄悄的引二爺城外逛去,一會兒再回這里來。”……寶玉笑道:“依我的主意,咱們竟找花大姐姐去,瞧他在家作什么呢。”茗煙笑道:“好,好。倒忘了他家?!庇值?“他們知道了,說我引著二爺胡走,要打我呢?!睂氂竦?“有我呢!”茗煙聽說,拉了馬,二人從后門就走了。幸而襲人家不遠,不過一半里路程,轉(zhuǎn)眼已到門前。茗煙先進去叫襲人之兄花自芳。

靜極思動,靜不下去。

按照有些法門去修,在“放舍身心”這塊,可能就不好玩了。平時抓東西抓慣了,突然兩手空空,總覺得不自在。儒學(xué)的修養(yǎng),按照陸九淵的路數(shù),也要修這一課。陸九淵說:

人心只愛去泊著事,教他棄事時,如鶻孫失了樹,更無住處。

既知自立,此心無事時須要涵養(yǎng),不可便去理會事?!鯇W(xué)者能完聚得幾多精神,一霍便散了。某平日如何樣完養(yǎng),故有許多精神難散。(《象山語錄》)

他說,抓這抓那的,都是不能自立的表現(xiàn)。

丹道呢? 也有這個說法。靜極思動,陰極生陽,或者叫一陽來復(fù),這時候正好用功,但是如果把持不住的話,就要胡來了。

寶玉這時候倒沒有胡來,不過還是舍不得一系列雞湯,找襲人去了。

世界本來是“花自芳”,一去攀緣,變成“花襲人”了。

還好了,慢慢來。

偏奶母李嬤嬤拄拐進來請安,瞧瞧寶玉,見寶玉不在家,丫鬟們只顧玩鬧,十分看不過,因嘆道:“只從我出去了,不大進來,你們越發(fā)沒了樣兒了,……越不成體統(tǒng)了!”這些丫頭們明知寶玉不講究這

些;二則李嬤嬤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不著他們,因此只顧玩笑,并不理他。那李嬤嬤還只管問:“寶玉如今一頓吃多少飯? 什么時候睡覺?”丫頭們總胡亂答應(yīng),有的說:“好個討厭的老貨!”李嬤嬤……一面說,一面賭氣,把酪全吃了。又一個丫頭笑道:“他們不會說話,怨不得你老人家生氣。寶玉還送東西給你老人家去,豈有為這個不自在的?”李嬤嬤道:“你也不必裝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為茶攆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 明兒有了不是,我再來領(lǐng)。”說著,賭氣去了。

“放舍身心”之后,原先壓抑著的負面東西都冒出來了,拿大道理一比照,就會感覺亂糟糟的很不像話,所以“理嬤嬤”“十分看不過”。但還得繼續(xù)呀,不能再老是一堆大道理呀,所以李嬤嬤“告老解事”出去了,丫頭們也“只顧玩笑,并不理他”。

接下來,由襲人唱主角,對寶玉柔言規(guī)勸,是說,外在的那些大道理,要盡量內(nèi)化,從自家身心中體會出來。

孔子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span>學(xué)人家的,得跟自己思考配合起來,就像吃飯,消化了才是營養(yǎng)。

寶玉想一想,果然有理,又道:“老太太要不放你呢?”襲人道:“為什么不放呢? ……我去了,仍舊又有好的了,不是沒了我就使不得的?!睂氂衤犃诉@些話,竟是有去的理,無留的理,心里越發(fā)急了?!瓕氂衤犃?思忖半晌,乃說道:“依你說來說去,是去定了?”襲人道:“去定了。”寶玉聽了,自思道:“誰知這樣一個人,這樣薄情無義呢?”乃嘆道:“早知道都是要去的,我就不該弄了來! 臨了剩我一個孤鬼兒!”說著,便賭氣上床睡了。

用情識,用道理(包括各種心靈雞湯),來幫助自己修行,一般是必經(jīng)的途徑。所以賈母指定襲人侍奉寶玉、規(guī)勸寶玉。

但是,對于情識,也不妨有所反思。那東西究竟嗎?

不究竟。

所以,情識終究是“薄情無義”的,跟解脫隔層皮。想到這里,賈寶玉不禁煩悶,“便賭氣上床睡了”。

寶玉忙笑道:“你說,那幾件? 我都依你。好姐姐,好親姐姐!別說兩三件,就是兩三百件我也依的。只求你們看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的! 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fēng)一吹就散了的時候兒,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憑你們愛那里去那里去就完了?!奔钡囊u人忙握他的嘴,道:“好爺! 我正為勸你這些個。更說的狠了!”寶玉忙說道:“再不說這話了。”襲人道:“這是頭一件要改的。”

對于雞湯,舍不舍得撤掉,這里是個考驗。

考驗的結(jié)果,舍不得。

寶玉的理想,“只求你們看守著我”云云,比喻修行人的一種常見妄想。通過眼前這些情識作用,積累功夫,將來再解脫意根(“化成一股輕煙,風(fēng)一吹就散了”),就行了(“就完了”),這種想法,說來也似乎沒有問題,但問題是,《紅樓夢》是禪書,立足的是禪宗。禪宗的命根子在哪? 在頓。禪宗不否定漸修,但是,見地上不明白,漸修修了半天,修無量劫,就像一個人走路,不看路,也不知道路線,光用腳,走幾十里、走一萬里,走到哪里了知道嗎?

襲人一聽寶玉陳述了漸修的誤區(qū),馬上提醒,你還在寄希望于將來? 寶玉趕緊認錯。

明白了,當(dāng)下承擔(dān)。不明白,那就慢慢來,修福報練膽量?!段饔斡洝返?回,開篇有首詞,叫《蘇武慢》,很有意思,文采也相當(dāng)了得:

試問禪關(guān),參求無數(shù),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 曹溪路險,鷲嶺云深,此處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那時節(jié),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有人認為《西游記》是吳承恩寫的。是不是他寫的,不知道,不過《西游記》的這種透脫、文采,不是個中人,恐怕寫不出來。

他描述了漸修的常見誤區(qū)(他沒說是誤區(qū),咱們勉強貼個標簽),磨磚頭以為能成鏡子,攢白雪以為能作糧食,玩了多少年,一旦明白,笑一笑而已。靈山會上,佛祖拈花,大迦葉微笑,一切盡在不言中。我們可以解釋說,過去無量劫的漸修,才有了今天的豁然明白;也可以解釋說,過去無量劫的漸修,都是走彎路白花工夫;也可以有別的解釋。都是語言上的解釋而已。

襲人道:“第二件,你真愛念書也罷,假愛也罷,只在老爺跟前,或在別人跟前,你別只管嘴里混批,只作出個愛念書的樣兒來,也叫老爺少生點兒氣,在人跟前也好說嘴。老爺心里想著:我家代代念書,只從有了你,不承望不但不愛念書,已經(jīng)他心里又氣又惱了,而且背前面后混批評。凡讀書上進的人,你就起個外號兒,叫人家‘祿蠹爺;又說:‘只除了什么明明德外就沒書了,都是前人自己混編纂出來的。爺這些話,你怎么怨得老爺不氣? 不時時刻刻的要打你呢?”

自勉,不輕視世俗的人和學(xué)問,學(xué)會謙虛、韜光養(yǎng)晦。

剛學(xué)佛的人(還有一些學(xué)了很久的?) ,容易有自大心態(tài)。我學(xué)佛了,其他的學(xué)問都不值一提了,那些人不學(xué)佛,地獄種子啊!

這種不平等的心態(tài),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更用功地學(xué)佛,這是不平等的妙用,另一方面,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該平等了,老是那么幼稚怎么行呢。

不光是學(xué)佛的這樣,迷上任何一門慧學(xué),都容易這樣。要不然,怎么叫“迷上”呢? 有些人可能迷一輩子,還不知道自己死守的某個學(xué)派,原來跟其他學(xué)派是平等的,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摸的部位不一樣而已。大哲維特根斯坦一輩子相當(dāng)傳奇,他說,對于不可知的東西,咱們應(yīng)該沉默。

寶玉“小時候兒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信口胡說”,隨便罵人家“祿蠹”,又說古來除了“明明德”外就沒書了,這都叫厚誣古人、惡謗今人,所以襲人勸他改正。

罵人“祿蠹”,人家都不對,真的嗎? 恰恰是自己還守著“對”的東西,看人家不對,才會這么說。那么,到底誰有問題呢?

這個習(xí)氣,根源于自命清高。等他在“清”的一面死了心,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人家的“濁”。

這時候,還沒有死這份心,所以只是襲人灌的雞湯而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雖然不能徹底改掉,但至少會在言行上有所調(diào)整,所以襲人規(guī)勸的理由,是“叫老爺少生點兒氣,在人跟前也好說嘴”。

襲人道:“再不許謗僧毀道的了。還有更要緊的一件事:再不許弄花兒,弄粉兒,偷著吃人嘴上擦的胭脂和那個愛紅的毛病兒了?!睂氂竦?“都改,都改。再有什么,快說罷。”……黛玉一回眼,看見寶玉左邊腮上有鈕扣大小的一塊血跡,便欠身湊近前來,以手撫之細看,道:“這又是誰的指甲劃破了?”寶玉倒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劃的,只怕是剛才替他們淘澄胭脂膏子濺上了一點兒。”

不是修行人嗎,怎么說寶玉“謗僧毀道”呢? 這里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據(jù)說宋朝以后,尤其是明清時期,佛教界和道教界存在一定的亂象,對于自身的形象,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曾國藩祖父家傳的訓(xùn)誡,有三不信,其中第一個不信,就是“僧巫”,另兩個依次是風(fēng)水先生和江湖郎中,可見那時的情形。二是,正因為是修行人,所以也容易犯“同行相輕”的毛病,覺得那些專門修行的出家人,可能還不如自己厲害,這當(dāng)然是自己的心不平等,而不是人家有什么問題。修行是自修自心,惡意誹謗別人就是自己顛倒,所以襲人提醒寶玉“再不許謗僧毀道的了”。

偷吃女孩子的“胭脂”,“愛紅”,比喻男女方面不能慎獨。襲人剛提醒,寶玉還是犯了。曾國藩臨死的時候,給兒子們留下了四條遺訓(xùn),第一條,就是“慎獨則心安”。他說:“自修之道,莫難于養(yǎng)心;養(yǎng)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nèi)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zhì)鬼神。人無一內(nèi)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熳銓捚?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wù)也。”

寶玉總沒聽見這些話,只聞見一股幽香,卻是從黛玉袖中發(fā)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寶玉一把便將黛玉的衣袖拉住,要瞧瞧籠著何物。

雞湯一喝,氣血充足。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出來了,這就是黛玉袖子里的“幽香”。找是找不到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大洼县| 梅河口市| 仙桃市| 昌江| 平利县| 晋中市| 介休市| 阿合奇县| 大兴区| 德昌县| 古丈县| 昌黎县| 萨嘎县| 襄樊市| 华宁县| 平安县| 探索| 桃园市| 汶川县| 连江县| 辽阳市| 敦煌市| 蓬莱市| 建平县| 普洱| 临沭县| 徐汇区| 湄潭县| 霍城县| 昆明市| 揭阳市| 綦江县| 泾阳县| 交口县| 重庆市| 玉溪市| 长白| 嘉善县| 瑞金市|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