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乃蠻部可汗太后嫌棄蒙古人“臭”嗎

13世紀初,先后征服了札答闌部、塔塔爾部、克烈部、乃蠻部等草原大部落的鐵木真,躊躇滿志,他站在蒙古高原上,規劃著草原族群的政治方向。

與乃蠻部的戰爭非常慘烈,有些出乎鐵木真的意料。

乃蠻人是蒙古化的突厥人,或者突厥化的蒙古人種落之一,是蒙古高原上人口最多的一個部落聯盟,其駐牧地在今蒙古國杭愛山,以及斜跨中、俄、哈、蒙古的阿爾泰山一帶,西南方向是文化發達的回鶻人。乃蠻人多為游牧者,也有少量農耕人口,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形態機構,設有掌印官等官職。在金朝中前期,乃蠻人從屬于西遼王朝。

在金朝和西遼都走向衰落,蒙古人逐漸崛起的12世紀后半葉,乃蠻人有了一定的獨立自主意識,凝聚了被鐵木真消滅的蔑兒乞部、塔塔爾部的殘部,以杭愛山為根據地,進行軍事斗爭準備。

在那個交通、通信極度不發達的年代,信息的傳遞主要通過口口相傳。因此,信息的準確性常常打了折扣。

比如,鐵木真的軍力那時在蒙古高原已經無可匹敵,他們還沒有與乃蠻人進行過正面交鋒。乃蠻人的塔陽汗拜不花所聽到的,基本都是他愛聽的——鐵木真的軍隊其實沒那么厲害,他們其實害怕乃蠻人,等等。

實際上,那時的鐵木真,已經打造了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悍軍隊。他除了讓幾個兒子對軍隊進行近乎嚴苛的軍事訓練,還建立了科學的軍事指揮體系,比如有清晰的十人長、百夫長、千人長等。他嚴肅軍紀,制定了非常嚴格的“連坐”制度,一個十人作戰小分隊中有一人臨陣后退或脫逃,其余九人會被就地正法。

《史集》和《蒙古秘史》等典籍中列舉了這些千戶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經歷以及各千戶的組成情況,包括七十八位功臣、十位駙馬,其中三位駙馬共領有十千戶。因此,當時實際分封的只有八十八人,這就是蒙古汗國歷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

千戶制的建立,標志著蒙古高原古老的部落聯盟體系和氏族制的最后瓦解,他們開始進入一種軍事、政治、經濟三位一體的奴隸與封建相結合的制度,這也為鐵木真未來建立有效的統治體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鐵木真獎罰嚴明。他規定,只要獲得戰功,所有人均可獲得財富。當然,這里說的財富,就是對被征服者毫不留情的劫掠。

后人總結鐵木真迅速獲得成功的理由,蒙古馬的優勢被列為一項。

蒙古馬是蒙古高原上特有的一種馬匹,個頭很矮,其貌不揚,但具有其他品種馬匹望塵莫及的耐力。蒙古馬連續奔跑的時間可以達到其他品種馬匹的數倍,食草量很低,對草的質量也沒有很高要求。相對而言,蒙古馬具有較高的智商,在戰斗中與騎馬者的匹配度極高,善于做出各種“高難動作”,幫助騎者獲勝。蒙古馬還耐低溫,可以承受-40℃的低溫,能夠在北亞大陸作戰。

大家都擁有蒙古馬,但與蒙古高原上其他部落不同的是,鐵木真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對蒙古馬的使用機制。每個騎兵都配備五匹蒙古馬,日常由專門的后勤保障隊伍進行養護,戰事一開,保證騎兵在一匹戰馬“累癱”后,立即換騎另一匹枕戈待旦的戰馬。因此,很多部落在與鐵木真的部隊交戰時,往往是人還沒事,但坐騎已經累死了,或者想跑而馬已經沒了氣力,只好束手就擒。

鐵木真專門設立“扯兒必”(把總)來管理馬匹、軍械和糧草,這在當時的草原上是非常先進的,為遠征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遼金時期,部落領袖一般都在“斡兒朵”(宮帳或大帳)設有“那可兒”。那可兒是親兵兼做雜役的身邊人,帶有濃厚的父權制色彩,發展到鐵木真時期,已然成為封建制的宮廷軍事官僚集團,名字定為“怯薛”,其成員稱“怯薛歹”。

鐵木真給予怯薛很多特權。比如,怯薛出門與千戶發生糾紛,無論對錯,均是千戶之責。因為怯薛都從萬戶、千戶、百戶那顏(蒙古語意為“官人”)子弟及隨從中擇優選拔,分四班宿衛大汗。怯薛人員除了宿衛,也分任大汗(皇帝)的冠服、弓矢、食飲、文史、車馬、廬帳、府庫、醫藥、卜祝等事,主要有昔寶赤(鷹人)、必阇赤(文書)、札里赤(書寫圣旨者)、寶兒赤(廚師)、云都赤(帶刀者)、玉典赤(門衛)、速古兒赤(尚供衣服者)、玉烈赤(裁縫)、燭剌赤(掌燈火者)忽兒赤(奏樂者)、八剌哈赤(守城者)、阿塔赤(牧軍馬者)、帖麥赤(牧駱駝者)、火你赤(牧羊者)等,一概世襲。后來,鐵木真分封的諸王,亦各有怯薛,當然規模比鐵木真的怯薛要小得多。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怯薛歹多成為近侍大官,后話不贅。

即將進攻乃蠻人時,鐵木真的怯薛軍達一萬人。這樣一支精兵,在當時蒙古高原上無人能敵。

鐵木真的強大,還在于他建立了一支“兼職”的斥候隊伍。斥候,就是今天的“偵察兵”。

作為傳統游牧地的蒙古高原,畜牧類產品自然無比豐富,但其他生活必需品都要通過貿易或者搶劫才能得到。當然,貿易和交換是常態。與多數人對待商賈的態度不同,鐵木真并不簡單地把他們看作“剝削者”或者奸詐之徒,而是努力與商人交好,從他們那里得到自己不知道而又想得到的信息和情報。

這些商人就是鐵木真的兼職“偵察兵”,他們隨時向鐵木真反饋乃蠻人和塔陽汗的情況。1204年夏天,當鐵木真連續從多位中亞商人那里得知乃蠻人疏于戒備時,立即采納其弟弟別勒古臺的意見,決定趁塔陽汗不備,出兵進攻。

戰斗非常慘烈,打了一整天,最終塔陽汗身受重傷而亡,其子屈出律(又譯“古出魯克”)帶領少量隨從,越過阿爾泰山,投靠其叔叔不亦魯黑。鐵木真的安答札木合,看到情況不妙,早早就逃掉了。

次年,鐵木真越金山[16]而向南,消滅不亦魯黑的勢力。屈出律再次逃脫,向東南逃至畏吾兒北境別失八里[17],再南越天山,到達苦叉[18],于1208年至垂河[19]流域的虎思斡耳朵,投奔西遼。西遼末帝直魯古收容了屈出律,并嫁以公主,屈出律成為西遼駙馬。

鐵木真滅乃蠻部的進程中,還有一個小故事。

鐵木真的第二斡兒朵中,有一位妃子叫古兒別速,《元史》中稱為“哈兒八真皇后”,《新元史》中則稱為“古兒八速皇后”。古兒別速原為乃蠻部汗王亦難察必勒格的寵妃。按照游牧人的傳統,父親死后,其后妃可以嫁給兒子。亦難察必勒格死后,塔陽汗和不亦魯黑為爭奪古兒別速,導致兄弟分道揚鑣。古兒別速終為塔陽汗所得。

塔陽汗昏庸無能,不理政事,乃蠻部的大權盡落于古兒別速。

當初,在知道鐵木真進攻時,古兒別速曾輕蔑地說:“蒙古人衣著臟污,身有臭味。”這話傳到了鐵木真的耳朵里。

乃蠻軍隊被鐵木真滅掉后,古兒別速被俘,鐵木真對她說:“你不是說蒙古人有臭味嗎?現在怎么又過來啦?”說罷,他將她留在帳中加以寵幸。

鐵木真甚是欣賞古兒別速的美色,承諾道:“只要你用心侍奉我,又不惹是生非,我是不會拋棄你的,還會封你當皇后?!?

古兒別速死心塌地侍奉鐵木真,也真的備受寵愛,被封為皇后,其宮帳位于第二斡兒朵,排名第二,地位僅次于第二斡兒朵的主后忽蘭皇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鹤壁市| 三河市| 藁城市| 浙江省| 天门市| 玉田县| 嫩江县| 金溪县| 安远县| 福泉市| 丘北县| 大名县| 东台市| 玉环县| 上栗县| 鸡泽县| 乐安县| 五莲县| 吉水县| 金坛市| 杭锦后旗| 巍山| 呼和浩特市| 甘南县| 遂昌县| 洛浦县| 珠海市| 张家口市| 名山县| 阳泉市| 垦利县| 葫芦岛市| 安仁县| 开原市| 旺苍县| 汽车| 湘潭县| 潞城市| 巨野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