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兵講黃帝內經前傳
- 徐文兵
- 1044字
- 2020-07-08 18:10:32
第八章:盡量把一切落實在白紙黑字上
我們先天的感悟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表達的,只能靠心領神會。但對大多數人來講,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那就只能落實到白紙黑字上。所以無論是交易也好,制定契約也好,或者是記載某些事也好,都需要文字的記載。
經文:
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
1.先天的感悟只能靠心領神會
“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這句話是說,在伏羲之前,人們還在用結繩記事;我個人認為,這個不大可能。為什么?因為文明不可能在中國只存續了八千年。
書是什么意思?是書寫的意思。在古代,有幾種書寫的媒介,比如竹簡、木片、龜甲、牛的肩胛骨,上面記錄的文字我們通稱為甲骨文。
“書契”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先天的感悟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表達的,只能靠心領神會。但對大多數人來講,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那就只能落實到白紙黑字上。所以無論是交易也好,制定契約也好,或者是記載某些事也好,都需要文字的記載。所以書是從符號到文字的進化、發展。“契”()是什么?現在人們不常見契了,我們用同一張紙寫了一份合同,然后把這張紙撕為兩半,一人拿一半,最后大家能對在一起就叫契合,這是古代制定合同的一個方法。契約、契合都是從這里來的。還有符契,符就是虎符。
書契的出現表示了文字、文件、書籍的出現,也象征著人類走向一種新的文明。
2.嫁娶制度有助于社會穩定
“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
在遠古,人們嫁娶之前是一種什么狀態?據考據表明,就是一種群婚、群居的狀態。而嫁娶制度的建立,首先表明了父系社會的建立。
母系社會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會關系比較混亂、復雜。女嫁男娶,才建立起一種姻親的關系(現在人們想結婚,覺得兩個人感情好就行了,其實這是不行的。你的家族對你有影響;家族不同意,即使你嫁了、娶了,這輩子過得也不行)。
延伸閱讀 │ 姑表親叫親,娘家人叫戚
我們經常說親戚,其實姑表親我們叫親,娘家人我們叫戚,所以古代皇后、王妃這種外戚的勢力都比較大。古人說:“親不如戚。”因為親人有繼承權的問題、家產分割的問題。不像外戚,外甥打燈籠——照舅(照舊),舅舅和外甥的關系好得不得了,因為不涉及具體利益的分配。所以這種嫁娶制度從父系社會開始,逐漸成為社會穩定的一種因素,聯姻成為鞏固氏族內部團結和加強凝聚力的方式。

姜寨母系氏族村遺址
“以儷皮為禮”,這句是說不是野蠻地去搶別人的新娘,這是強盜、不地道的方法;真正的嫁娶之道是要下聘禮的——經過雙方同意,至少雙方家族同意,要“以儷皮為禮”。“儷皮”是什么東西?據考證,儷皮是鹿皮,所以聘禮是兩張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