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禽蛋禽肉加工技術作者名: 薛效賢本章字數: 1249字更新時間: 2020-07-21 15:44:21
(二)改良劑
改良劑用以改善制品的持水性及原有的風味,增加出品率,防止制品中脂肪的酸敗,維持電解質平衡,增加制品穩定性,用以穩定果蔬的天然色素、軟化果蔬堅韌的外皮、改良面粉品質的物質。其品種有磷酸鹽、淀粉、大豆分離蛋白、卡拉膠、酪蛋白、小麥面筋等。
1.磷酸鹽
常見的磷酸鹽有焦磷酸鈉、磷酸三鈉、三聚磷酸鈉和六偏磷酸鈉等。
磷酸鹽對鮮肉或者腌制品在加熱過程中起到增加保水能力的作用,能結合肌肉蛋白質的鈣、鎂離子。蛋白質的羧基被解離出來,由于羧基間負電荷的相互排斥作用使蛋白質結構松弛,提高了肉的保水性。在較低的濃度下就具有較高的離子強度,使處于凝膠狀態的球狀蛋白質的溶解度顯著增加,提高肉的保水性,增加出品率,還對提高黏著力、彈性和賦形性等均有作用。但在肉品加工中,用量過大時會導致產品風味惡化、組織粗糙、色澤不良。
2.淀粉
淀粉有可溶性淀粉、交聯淀粉等變性淀粉,它們是由天然淀粉經過化學試劑或酶處理而使其物理性質發生改變,以適應特定需要而制成的淀粉。變性淀粉不僅能耐熱、耐酸堿,還有良好的機械性能,是肉類工業良好的增稠劑和塑形劑。其用量為原料的3%~20%,用量過多,會影響制品的黏著性、彈性和風味。
3.大豆分離蛋白
常用大豆分離蛋白有粉末狀大豆蛋白、纖維大豆蛋白和粒狀大豆蛋白。粉末狀大豆分離蛋白有良好的保水性。當濃度為12%,加熱溫度超過60℃時,黏度急烈上升,加熱至80~90℃時,靜置冷卻,就會形成光滑的沙狀膠質。這種特性,使大豆分離蛋白進入肉組織時,能改善肉的質地。此外,大豆蛋白還有很好的乳化性。
粒狀及纖維大豆蛋白的特性與粉狀大豆蛋白不同,都具有強熱性的組織結構。具有保水性、保油性和肉粒感。其中纖維狀大豆蛋白,特別對防止燒煮收縮有很大效果,用在漢堡牛肉餡餅中效果很好。
4.卡拉膠
卡拉膠是天然膠之中唯一具有蛋白質反應性的膠質。它能與蛋白質形成均一的凝膠,主要成分為易形成多糖凝膠的半乳糖、脫水半乳糖,分子中心含硫酸根,多以鈣、鈉、銨等離子鹽的形式存在,可保持自重量10~20倍的水分。
卡拉膠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巨大的網絡結構,可保持制品中的大量水分,減少肉沙的流失,并具有良好的彈性、韌性,還具有很好的乳化效果,穩定脂肪,表現出很低的離油值,從而提高制品的出品率。另外,卡拉膠能防止鹽溶性蛋白及肌動蛋白的損失,抑制鮮味成分的流出。
5.酪蛋白
酪蛋白具有明顯的酸性,等電點為4.6,它能與肉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凝膠,從而提高肉的保水性。如與卵蛋白、血漿并用效果更好。酪蛋白在形成穩定的凝膠時,可吸收自身重量5~10倍水分。用于肉制品時,可增加制品的黏著性和保水性,改進產品質量,提高出品率。
6.小麥面筋
小麥面筋具有膠樣的結合性質,可以與肉結合,蒸煮后,其顏色比肉中添加的面粉深,還會產生膜狀或組織樣的類似結締組織連接物質。在結合碎肉時,裂縫幾乎看不出來,就像蒸煮豬肉本身的顏色。另外,在肉品特別是一些高檔制品加工中,也有使用雞蛋、蛋白、脫脂乳粉、血清粉、卵磷脂和黃豆粉(蛋白)等作增稠劑、乳化劑和穩定劑,既能增稠又能乳化、保水,但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