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訓格言全鑒
- (清)康熙撰 王翠菊 范英梅評注
- 442字
- 2020-07-21 15:36:06
赤子之心 人生真性
訓曰: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者,乃人生之真性,即上古之淳樸①處也。我朝滿洲制度亦然。滿洲故制,看來雖似鄙陋②,其一種真誠處又豈易得者哉!我等讀書,宜達書中之理,窮究古人立言之意也。
【注釋】
①淳樸:敦厚,質樸。形容人忠厚誠懇,樸素老實。
②鄙陋:粗俗淺薄。
【譯文】
訓言說:孟子說:“所謂德行高尚的人,是指那些擁有嬰兒般童真的人。”嬰兒的童真之心,是人生本來就具有的真性,這也就是上古人淳樸的地方。我大清皇朝的滿洲制度也是如此。滿洲原有的制度,雖然看起來好像粗鄙簡陋,但它所具有的真誠之處又哪里那么容易得到呢!我們讀書的目的,應當以通曉書中的道理、窮究古人之所以立言的真意為標準。
【解讀】
《莊子·漁父》云:“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康熙借孟子之言所說的“真性”,雖與莊子所言的“真”有所不同,但都體現了古人淳樸的一面。這種率真的本性與淳樸,歷來為人們所稱許。在當今,要想使民風淳樸,我們更需要這種率真的本性,來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