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庭訓格言全鑒
  • (清)康熙撰 王翠菊 范英梅評注
  • 1368字
  • 2020-07-21 15:36:00

圣賢之書 萬物之理

訓曰:圣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盡千古之遠。世之讀書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處乎一室之間,而欲悉天下之理,非書曷以致之?書之在天下,五經而下,若傳若史,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與物,固無一事之不具,亦無一理之不該。學者誠即事而求之,則可以通三才,而兼備乎萬事萬物之理矣。雖然書不貴多而貴精,學必由博而致約,果能精而約之,以貫其多與博,合其大而極于無余,會其全而備于有用。圣賢之道,豈外是哉!

韋編三絕(選自《孔子圣跡圖》)

訓曰:古圣人所道之言即經,所行之事即史,開卷即有益于身。爾等平日誦讀及教子弟,惟以經史為要。夫吟詩作賦,雖文人之事,然熟讀經史,自然次第能之。幼學斷不可令看小說。小說之事,皆敷演而成,無實在之處,令人觀之,或信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說者譬喻、指點之本心哉!是皆訓子要道,爾等其切記之。

【注釋】

①六合:指天地及東南西北四方。泛指天下或整個宇宙。

②曷:何,什么。

③該:古同“賅”。包括、包容;完備。

④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

⑤敷演而成:陳述而加以發揮。

【譯文】

訓言說:圣賢之書所記載的,都是天地、古今、萬事萬物的道理,能夠通過這些書懂得一些道理,那么這些道理則會有實用價值。由一個細微道理,可以包括天地四方無限的廣大;從一天短暫的時間,可以了解千百年歷史長河的永恒。世上的讀書之人出生于百代之后,而要想知道百代之前的事情;居住在一間狹窄的小屋里,而要想熟悉天下的道理,沒有書如何能夠做到呢?天下的書籍,五經之外,比如傳記、史書,諸子百家,上達于天,下至于地,中間人與事物等,原本事事具備,沒有一個道理不包括。學習的人如果真能事事都向書中尋求答案,就可以通曉三才,同時兼掌握萬事萬物所蘊含的道理。雖然讀書并不以多為貴,而是以精為貴,但學習也必須由廣博而達到簡約,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精而且簡約,同時融會貫通多與博,聚合其大以至于窮盡無余,匯集其全為今后的運用做準備,圣賢所要弘揚的道理,難道還會有別的嗎?

訓言說:古代圣人所說的言語就是經,所做的事就是史。翻開書卷來讀就會對自身大有益處。你們平時誦讀和教育自己的子弟,只能以經史典籍為主要內容。吟詩作賦雖然是文人的事情,但如能熟讀經史,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做到。幼兒啟蒙時期,千萬不要讓他們看小說。小說中所寫之事,都是敷演而成的,很難有實在的地方,以至于使人讀了之后,竟然信以為真。而有些不成器的子弟,竟然效法小說中的人物去行事。他們哪里知道寫小說者以譬喻來指斥、影射社會的真正用心啊!這都是教育子弟的重要方法。你們一定要牢記這些。

【解讀】

古代所謂的圣賢之人,大都德行高尚、學識淵博。因而他們所著的書,包含了天地之間、古今萬物的深刻道理。而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德行與修養,讀圣賢書可以說是一條最重要的途徑。康熙對于圣賢之書的重視,為后人立身明道指明了道路。我們當今的社會實踐也證明,讀什么樣的書,決定了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品位和人生,其道德水準和涵養能達到一個什么層次。也就是說,不是什么書都可以讀,好的書會給人好的熏陶和滋養,而那些離經叛道的書反而會使人誤入歧途。所以,對于我們當代人來說,圣賢之書永遠不會過時,依然可以為我們所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长汀县| 巴塘县| 宝丰县| 平泉县| 黔西| 大渡口区| 上饶市| 兰州市| 浏阳市| 广河县| 尉犁县| 乌兰察布市| 远安县| 理塘县| 明光市| 望奎县| 左云县| 鹰潭市| 古丈县| 中江县| 县级市| 宕昌县| 曲水县| 沙河市| 古交市| 定南县| 温州市| 安溪县| 顺平县| 周至县| 元朗区| 巴马| 刚察县| 中西区| 秭归县| 宁都县| 奇台县| 五台县| 重庆市|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