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客戶,也要有點兒技巧
我們都知道,銷售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文化,不是簡單的買賣,它是建立在人們消費思維上的一種心理策略。銷售員要想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既要有高質量的產品,又要有巧妙的產品介紹方式。其中,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聰明的銷售員就善于抓住客戶的好奇心,這是優秀的銷售員應該具備的能力和技巧,當然,要達到這一目的。除了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外,還要揣摩客戶的好奇心理,進行仔細的編排,這其實是一門巧妙的藝術,是需要花費力氣,下一番苦功的。
姚建是一名家用小電器推銷員,由于他出色的口才,所以他的銷售業績很好。他曾經有這樣一次推銷經歷:
那天,他準備向某準客戶推銷一款1280元的吸塵器。
他按響了門鈴,等他道明了來意后,客戶當場就拒絕了他:“我是不會購買這種又貴又沒用的東西的,請你走吧。”客戶態度如此堅決,讓姚建碰了一鼻子灰,但姚建想,絕不能放棄,一定有方法可以讓客戶接受自己的產品。
第二天一大早,姚建又來了。這次,客戶的態度還是和昨天一樣,一看到來推銷的姚建,他還是堅決地說:“我昨天不是說過了嗎?我是不會買你的東西的。”這次,姚建并沒有急著介紹自己的產品,而是從口袋中掏出一張一元的鈔票,當著客戶的面把它撕碎,對客戶說:“你心疼嗎?”客戶吃驚地看著他,心想,這人真是瘋子,姚建沒等客戶回答就離開了。
第三天早上,姚建又在同一時間來到客戶家,客戶開門后,姚建又掏出一張一元的鈔票,當著他的面把它撕碎。然后問:“你心疼嗎?”
客戶說:“我不心疼。這又不是我的錢,你要是愿意的話,可以繼續撕。”
姚建說:“我撕的不是我的錢,而是你的錢。”
客戶很奇怪:“怎么會是我的錢呢?”
姚建并沒有馬上回答客戶,而是停頓了一會兒,這時,客戶急了:“你倒是說啊。”
此時,姚建才緩緩地說:“您自打結婚起,住在這房子里,是不是已經有20年了,如果這20年,你使用的是我的吸塵器,每天就可以節省1元,一年360元,20年就7200元,不等于就撕掉了7200元嗎?你今天還是沒有用它,所以又撕掉了1元。”
客戶被他的話說服了,立刻購買了姚建的產品。
案例中,家用小電器推銷員姚建之所以能轉敗為勝,就在于他設置了一個懸念,喚起了客戶的興趣和好奇心。如果銷售員可以利用懸念來喚起客戶的好奇心,從而引發客戶的注意和興趣,然后從中推銷產品或觀念,就可以迅速轉入面談階段。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視覺和聽覺都共同作用于客戶會比僅僅付諸聽覺要有效8倍。優秀的銷售員都明白,在5分鐘內所表演的內容,會比10分鐘內所說明的內容還要多。
銷售心理支招
那么,具體來說,銷售員該怎樣激發客戶的好奇心,又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1.設置懸念
銷售員可以運用各種類型的懸念方法,但這種方法必須是有道理可循或有事實依據的,不能憑空捏造一些奇談怪論來吸引客戶。懸念的針對目標是客戶,銷售員的方法不能只是自己覺得好奇,而忽略了客戶的心理感受。
另外,為客戶制造懸念,也要見好就收,不要無節制地讓客戶猜疑。一旦客戶失去了興趣,那么,我們精心設置的懸念也就不起作用了,甚至讓客戶覺得你故弄玄虛,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2.方法要新奇
一句古老的生意格言是:“先嘗后買,方知好歹。”這句生意經的精髓是:要讓客戶認識產品,就必須把產品的優點展示在客戶面前,讓客戶親自體會到產品的優點。銷售員通過新奇的手段,激發客戶的好奇心,無疑是加深客戶對產品特性了解的一個好方法。
3.要注意與客戶的交流
如果銷售員只顧自己操作,而不去注意客戶的反應是銷售的大忌。如果在演示過程中客戶提出疑問,這說明他能夠跟上你的思維,這時銷售員要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重點演示或重復展示,不能在演示中留下疑問不去解決。如果客戶對你的演示表現漠然,你就不要急于表演下去,而是應該巧妙地利用一些反問與設問,想辦法讓客戶參與進來。或者在示范時請客戶幫點小忙,或借用客戶方便而不貴重的用具,等等。總之在演示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忘記與客戶的交流。
拜訪中,銷售員要想方設法引起客戶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并讓客戶有探究問題答案的強烈愿望,當銷售員再從客戶的好奇心轉向產品的性能時,就達到了宣傳和推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