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你說話孩子就不聽
- 郭春光 王珍珍
- 1298字
- 2020-07-17 13:55:15
對孩子好好說話,避免尖酸刻薄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只要孩子一犯了錯誤,父母就會對孩子嚴厲地訓斥,尤其是若孩子因無視父母的提醒而犯錯,父母更是會對孩子惡語相向,如果氣昏了頭,還會挖苦諷刺孩子,甚至給孩子貼上標簽。作為旁觀者,當看到有的父母對孩子完全不講究方式方法時,我們能看到問題所在;但是,正如古人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父母看得清楚別人,卻看不清楚自己。此時此刻,我們不妨反思,作為父母,我們是否曾對孩子嚴厲呵斥;而在幾十年前,作為孩子,我們是否也得到了父母同樣的對待?
對于這兩個相互關聯的問題進行回答,很多父母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也許,是幾十年來的傳承,使得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不知不覺間沿襲了父母的教育方式,但是,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真的很有必要反思:對孩子大喊大叫真的有用嗎?一味地爭吵吼叫,非但不會起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反而會導致親子關系被破壞、父母與子女之間隔閡加深,也使得家庭教育更加無法繼續下去。
有一天,媽媽正急著上班呢,樂樂也要去補課。在臨出門之前,樂樂向媽媽要錢吃午飯,媽媽身上恰好沒有零錢,便對樂樂說:“樂樂,你先用自己的錢買午飯,晚上回來媽媽給你報銷。”晚上,媽媽正好加班,到家之后就把要給樂樂報銷午飯錢的事情忘記了。
幾天之后,樂樂小心翼翼提醒媽媽:“媽媽,你還欠著我的錢呢!”媽媽覺得很可笑:“我怎么還欠著你的錢了呢?”樂樂說:“你忘記啦,前幾天我要去補課,你讓我先用自己的錢吃午飯,然后你報銷。”媽媽一下子想起來事情的原委,忍不住訓斥樂樂:“你這個小兔崽子,吃著我的、喝著我的,合著是個白眼狼啊!你吃午飯,讓我給你錢,我沒錢給,你用自己的錢填飽自己的肚子,還追著我報銷。”樂樂很委屈,嘀咕道:“是你說要給我報銷的啊!”媽媽說:“我是說給你報銷,你好意思嗎?我養你這么多年要花多少錢,那你也給我報銷了唄!”樂樂無奈,說:“算了吧,我不要你報銷了,行了吧!”后來,媽媽再和樂樂說什么,樂樂總是一副愛搭不理的態度。
在這個事例中,媽媽承諾要給樂樂報銷午飯的錢,結果忘記了。后來樂樂和媽媽要錢,媽媽還對樂樂挖苦諷刺。從道理的角度分析,媽媽做的是錯的。媽媽既然已經答應給樂樂報銷,就要“照章辦事”,而不能非但不給樂樂報銷,反而抱怨自己為了養育樂樂付出多少,這完全是混淆概念的行為,也會給樂樂留下不好的印象。
很多父母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貼標簽,殊不知,一旦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孩子很容易因為自尊心受到傷害而自暴自棄。其實,不僅是親子關系,即使是普通的人際關系,也應該盡量正確和諧融洽交流。作為父母,我們千萬要避免一邊愛著孩子,一邊口無遮攔地對孩子說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否則,當形成錯誤的溝通習慣,孩子就會不把父母當回事,更會導致親子關系惡化。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批評孩子之前要控制好情緒,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從具體錯誤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而不要因為小小的錯誤就對孩子全盤否定。否則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激發孩子的負面情緒,導致孩子也對父母惡語相向,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導致親子關系惡化,導致孩子情緒激動,心理上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