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簡單又高效的記憶法
- 趙亮
- 1908字
- 2020-07-17 13:55:28
第三節 圖像——關聯——強化
第一步圖像,就是把我們左腦非常抽象的信息轉化成右腦形象的信息。抽象信息包括數字、文字、字母、符號等,其實數字、文字、字母也應該稱之為符號,所有的符號就是為了代表某一個事物的意義,而這些事物中有的可能很形象,有的可能很抽象,這些符號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理解上的抽象意義。還是舉例說明,當我們去回憶很久很久以前經歷的一些事情,比如去某一個地方旅游,你穿了一條牛仔褲和一件黑色外套,手里拿著一部相機,站在一座石橋上,前面是一條繁華的街道,旁邊有賣裝飾品的,也有賣臭豆腐的,臭豆腐攤的旁邊有一條狗直流口水……這樣一幅畫面,如果是你親身經歷過的,過了很久你去回憶它,首先讓你想到的肯定是腦海里留存的這樣一幅畫面,畫面里就有我剛才用文字敘述的這些東西,甚至一些細節你都可以回憶得非常清楚,但是你絕對不會回憶起剛才描述的這些文字。所以,文字符號類只是為了輔助我們理解信息,而記憶信息需要通過圖像。為了深切地體會,各位讀者可以回憶一下,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背誦課文,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一篇文章我們反復讀、反復背,最后把整篇文章背過了,而我們在最后老師檢查背誦的時候仿佛能看到課本上的文字,就感覺書上的文字在我們的腦海里印了下來,我們并不是在背,而是就著腦海里能看到的文字在讀。這樣的情況也是把文字的樣子記了下來,最終還是圖像。所以,如果是非常簡單的信息,我們就可以把所有的信息都轉化成固定的圖像來代替,這叫固定編碼。使用固定編碼的信息,不需要你有多少理解在里面,你只要按照方法把編碼記下來就可以了。我們世界腦力錦標賽十大項目當中,絕大部分項目都不需要你去理解,只需要按照我們固定的流程把圖像記下來即可,但這個流程需要你進行千錘百煉。對于內容比較復雜、變化量比較大的信息,比如中文文章,我們也可以通過圖像去記,但是還需要加入我們的理解,兩者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記憶效果。
第二步:關聯。關聯的目的是為了讓信息更加完整。對于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來講,給你一串沒有規律的數字,你可能記不下來,用一下方法把它們轉化成圖像,信息已經變得容易記憶,但是不代表已經可以完整地記憶。即使你有了第一步,把數字轉化成了圖像,但如果這些圖像是散亂的,沒有任何規律,也是不能準確地記住的。所以在圖像的基礎上,我們要進行第二步,關聯,就是把我們要記的信息之間建立一個聯系,能按照我們要記憶的順序或者目的把它們完整地記下來。舉例說明最簡單的信息,點性信息中一個問題對應一個答案,簡單來講,就是一個詞語對應另外一個詞語。比如山東的簡稱是魯,湖南的簡稱是湘,海南的簡稱是瓊等,我們要記住的,不單單是這幾個簡稱,還要把簡稱對應的省份準確記憶。如果我們按照第一步把魯、湘、瓊都轉化成圖像,我們還是沒有記住每一個簡稱對應哪一個省份,所以第二步,我們要把簡稱和相應的省份關聯在一起,看到山東能想到魯,說到湖南能想到湘。而對于線性信息,這一點尤其是在考試當中更加重要。我們應該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對某一個學科進行了一定的復習,但是復習得并沒有那么熟練,在考試時恰巧考到一道背誦過的簡答題,明知道這道題目有5個答案,但是在作答時只寫出了三四個,總有一兩個想不起來,更可恨的是走出考場打開課本一看立馬就有印象。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原因是我們雖然對每一條答案都進行了背誦,但是答案與答案之間是沒有聯系的,而且有一些題目,它們的答案還長得挺像,這時就會出現遺漏或者混淆。但如果我們把每一個答案建立一定的關聯,把所有的答案像鐵鏈一樣,環環相扣,聯系在一起,那么只要回憶起其中一條答案,我們就可以順藤摸瓜,把其他的答案也回憶出來。
第三步:強化。簡單來講,就是復習。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對信息記憶得更加清晰。沒有記憶法時,需要進行大量的復習來鞏固我們學習的知識,運用記憶方法后,也需要進行復習和鞏固。人的記憶非常有意思,有一些東西可能只需要一瞬間經歷,就可以成為我們終生記憶的信息,一輩子都不會忘掉,而有一些信息,你會發現記了好多遍,還是會忘記。而且我們要承認的是,學校里的學科知識一瞬間就能形成終生記憶的不多。即使運用記憶方法,哪怕是世界記憶冠軍也不能做到對任何一個信息只記一遍就終生不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運用圖像記憶方法記住的信息,遺忘的速度相對于枯燥的死記硬背來講是比較慢的,如果再加上科學的復習方式,就會讓信息在我們大腦里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
總結我們記憶的流程,就是當你看到一個信息之后,運用一些手段把這個信息轉化成圖像,然后把圖像與圖像之間按照我們的記憶需求關聯在一起,最后復習鞏固我們記憶的內容,最終這個信息基本上就可以在我們的腦海里里牢牢地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