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穩定,只有自己能給
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樣一段不明覺厲的話:生活是一個獵場。獵物的一生充滿焦慮,被動等待,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而獵人選擇主動沖擊,創造美好生活,定義自己的未來。那么,你,是獵人還是獵物?
選擇做獵人還是成為別人的一個獵物?曾經我以為這并不是能夠完全由自己決定的一件事情,畢竟很多人拼盡全力能夠爭取到的或許只是別人不屑一顧的。但是當我有了拼盡全力去爭取的一次體驗之后,我改變了這種想法,開始明白人生的真諦。
可以說,創業以后,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女孩子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呢?對我說出這句話的人總共有兩個。
一個是與我從未謀面卻在微信群里有很多次愉快交流的鄰居。我甚至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卻因為相同的話題在同一個鄰居群里有過很多次觀念的交流。那一次,是我創業沒多久,他來關照我的小生意,我向他描述我的理想和想要爭取的結果。那時候的我,可以說正被一股創業的激情和對未來美好想象的憧憬之情拉動著,整個人都沐浴在自信和必勝的光環之下,我興奮而又熱切地向他表達我的想法,認為他一定能夠理解我。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他卻對我說了一句:“女孩子干嘛要那么拼呢?”聽到他這句話以后,我愣了一下,老實說,我想過被拒絕,想過被誤解,卻從未想過會有人從性別這件事情上對我產生質疑。于是,我開始思考他為什么會這么說。想到他的工作單位,再聯想到他的家庭背景,隨即我就明白了他的觀念來源,也就釋然了他對我的“定位”。這名鄰居在我們單位后面的管委會里面上班,屬于體制內的編制人員,家中的父母長輩大多也都是在體制內工作的人。我雖然對他們的具體工作內容不甚了解,但是憑借著多年的生活經驗和父母從小對我“考取公務員為榮”的期盼,我也能夠理解在體制內工作的便利與舒適。想到這里,我沒有反駁,只是回復了一個微笑的表情。生在溫室里的小花,沒有見識過外面的風雨,又怎么會明白歷經風雨的洗禮過后,越發堅強的人生所帶來的樂趣呢?
另一個對我說這句話的人是我的表姐,她從大學畢業以后就沒有正經工作過。最長的一份工作持續了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最短的一份工作大概也就做了個把星期。姨媽曾經費盡心思地將她安排進學校做代理音樂老師,等待表姐考取到相應的證書以后再尋機會轉正,拿上一個“鐵飯碗”。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不知是表姐不夠努力還是機遇不對,連續3年,表姐一直都沒有通過最基礎的資格考試。最終,姨媽的安排也只好放棄了。表姐也就一門心思嫁作人妻,相夫教子。工作上的事情就是看心情開始,隨心情終結。這些年,每每見面的時候,我總是能聽到她忙著做這個做那個的消息。每當聽到她開始一項事業的時候,我總是替她開心并希望她能夠有所成就。然而最終的結果卻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久而久之,我便對她的言語不再輕信,每次聽聽就好。
老實說,我曾經很羨慕表姐這種優渥的家庭和不用為生計、為發展前途而發愁的人生。畢竟,良好的經濟條件意味著人生有更多的選擇,也意味著有更多的空間。由此,創業苦悶、失意的時候,我甚至會想,為什么不是我擁有這種資源呢?因為我堅定地認為,假如是我擁有了這種資源,我一定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因此,當表姐對我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我沒有絲毫的驚訝,這符合她對自我的定位和目標。于是,我實話實說:“既然沒有傘,下雨天,我就只能加快速度跑步啦。”表姐沒有回復,我們也便結束了對話。半個多小時以后,我看到表姐開心地在朋友圈里曬著剛拿到手的名牌包包,順手為她點了個贊。
人生有很多種不同,不同的家庭條件和生長環境造就了我們不同的氣質與人生。盡管有很多我們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但是人生的大部分走向還是取決于我們的主觀能動,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因此,學會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學會為自己爭取想要的生活,而不是隨波逐流,逆來順受,破罐破摔。
我生長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一直都希望我能夠從事一份穩定的“鐵飯碗”工作,因為在他們一貫的了解和認知里,世界還是原來他們年輕時的模樣。或許,父母的本意都是善良并且單純的,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一世平安,永生歡笑。于是,他們竭盡所能地為我們鋪設或者預想好了他們認為最萬無一失、最穩妥保險的人生道路,然后殷切地希望我們能夠按照他們的設定毫無偏差地幸福快樂下去。只是,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實在太快,實在太大,快到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大到突破了他們的認知。我們能夠依賴父母給予的教育方式,卻不能一直躺在他們給到的高度上并認為這就是天空的頂。否則只會讓我們越來越被落下,越來越被約束。就像井底的青蛙,從來沒有看到過外面的世界,又怎么會認識到自己的狹隘呢?因此,親愛的寶貝,請你相信,站得越高,看得越遠。而想要站得越來越高,并不是只能依仗一個顯赫的家庭和經濟實力足夠強大的父母。確實,如果能夠擁有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這是你的幸運所在,但如果沒有,也沒有必要垂頭喪氣、妄自菲薄。我們還是能夠依靠自己走得越來越遠,站得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