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偶題
節物[1]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2]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3]。
【注釋】
【譯文】
【賞析】
到了春末,“一春花月夢”行將告終,詩人作為癡心兒女中的一員,對此應該還是略有不舍的。但轉念一想,四時更替是天地自然,況且夏天有夏天的好,于是詩人心里也就坦然接受這種變化了。在這短短的四句之中,秦觀成功地描寫了這番心境上的轉折,在藝術上可謂是極為成功的。至于秦觀本人在面對世間種種變遷時是否會想起自己的這首詩,從后見之明來看,恐怕未必。正因此,我們似可反推,其實秦觀仍然是更喜歡春日、繁花,此時看似曠達的文字,更多是自我安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