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經營管理理念與經營創新

一、經營管理理念

經營思想是貫穿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的指導思想,它是由一系列觀念與觀點構成的,是對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關系的認識和態度的總和。

(一)市場觀念

市場是企業的生存空間和表演舞臺。市場觀念是企業經營思想的中心。市場觀念是逐步發展的。它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生產中心型,其特點是以產定銷,賣方市場,買方風險;第二階段為消費中心型,其特點是以銷定產,買方市場,賣方風險;第三階段為動態均衡型,其特點是滿足顧客需要與創造顧客需要相互作用,形成雙重的市場運行軌跡。

(二)用戶觀念

市場與消費者是抽象的概念。用戶是市場與消費者的具體組成部分,實施購買行為的消費者是企業的直接服務對象。企業研究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目的是為了贏得用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用戶或多或少地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經營。用戶觀念首先要求企業學會站在用戶的立場想問題,按照“假如我是用戶”的標準處理問題;想用戶之所想,樹立“用戶至上”的觀點,把用戶的需求和用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戶觀念要求企業樹立先要用戶后要利潤的思想,只要能贏得用戶,即使是暫時虧損的個別服務或訂貨也可承接;用戶觀念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為用戶提供最適宜的產品和最佳服務,使用戶從產品的使用和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得到直接的經濟利益。

(三)競爭觀念

每個企業都應樹立質量觀念、服務觀念以及以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參與競爭的觀念。競爭觀念包括要敢于競爭,也包括要善于競爭。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競爭一定要以高于自己的對手為方法,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和開辟新市場為目標。歸根結底,競爭是企業素質和經營結構與手段的競爭。企業素質集中表現在人才、技術、管理三個方面。有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就會生產出一流的產品,創造出一流的經營方式,既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又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四)創新觀念

企業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創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思想創新等。簡單來說,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體制創新可以使企業的日常運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時也可以擺脫一些舊體制的弊端;領導者思想創新能夠保障企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員工思想創新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員工的創造性,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創新觀念還包括創造新的經營方式。當然創新要有最基本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有一批勇于探索、富于創造精神的人才。創新要面向廣闊的領域,而最廣闊的領域就是他人尚未涉足的行業。

(五)開發觀念

開發觀念要求經營者要善于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企業有哪些資源呢?企業的資源包括以下八個方面的內容:

①資金;

②物質資源(包括設備與材料);

③人力資源;

④空間資源(主要是市場);

⑤時間資源;

⑥技術資源;

⑦信息資源;

⑧管理資源。

資金的開發表現為擴大資金的來源和科學地進行資本運營;物質資源的開發表現為設備的有效利用、設備改造與更新,以及新材料的綜合利用;人力資源的開發表現為人的智力與能力的開發;空間資源的開發表現為對舊市場的滲透、對新市場的開拓及市場占有率的提高;時間資源的開發表現為時間的廣度利用和強度利用;技術資源的開發表現為新產品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信息資源的開發表現為市場信息與科學技術信息的收集、加工、篩選與存儲;管理資源的開發表現為管理專家的訓練以及管理組織和管理技術的改進等。

(六)效益觀念

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效益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投入與產出之間關系的經營思想。企業可被視為一個資源轉換器,以一定的資源投入,經過內部的轉移技術,轉換出社會和市場所需要的產品。經濟效益是產出和投入之比,這個比率越大,經濟效益就越高。效益觀念的本質就是以較少的投入(資金、人、財、物)帶來較大的產出(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強化成本意識,把提高經濟效益放在企業中心地位。因此,企業的效益觀念涉及處理好投入、轉化和產出的綜合平衡,解決好投入、轉換的經濟高效和產品的適銷對路等問題。

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要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七)社會觀念(生態觀念)

社會觀念是企業處理與自身發展有關的各項關系的經營思想。現代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企業之所以能存在,就在于能對社會作出某些貢獻。除了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外,企業還負有諸如對國家、生態環境、文化教育事業、社區發展、就業、職工福利和個人發展等方面的責任。社會觀念的本質,就是謀求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企業的發展為社會作出了貢獻,社會的發展又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所以也稱為生態平衡觀念。推而廣之,生態觀念就是指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觀念。

(八)民主觀念

民主觀念是企業領導在決策時,處理與下屬以及職工關系的經營思想。決策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問題,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要科學化、民主化。企業的廣大職工中蘊藏著豐富巨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企業領導者如何把這種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出來,并予以加工提煉,是民主觀念的核心。

二、經營創新

(一)經營創新的特征

經營創新是實現企業戰略的保證與手段,是統帥企業一切經營活動與營銷工作的靈魂。創新是一個在市場上創造和產生新的客戶價值的過程。經營創新,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新的理念來實施新產品、新渠道、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組織架構等多方面的策略來為客戶和企業創造新的價值。經營創新的本質是要為客戶與企業解決問題、要能夠有助于提升客戶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來源。經營創新,就是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進行變革,運用創造性思維,探索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需求和采用新制度、新方法的過程。

經營創新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經營創新所強調的并不只是改變內容,如新產品、新制度等,還包括對創新精神和變革精神的實踐,是促成實現新事物的過程。

(2)經營創新依賴于企業中的人的能力與素質。經營創新的初始階段通常只是一種思想,甚至只是人的一種靈感或直覺,還要依賴創新者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才能逐漸成熟,形成創新成果。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實踐精神的人才是企業經營創新的基本力量和因素。

(3)經營創新是企業管理能力的綜合體現。管理者擔負著經營創新的重大責任,他要能夠將創新培養成企業精神,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環境與氣氛,以激發、引導并實現有效的創新。

(4)經營創新包括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的創新與變革。

(二)創新經營的主要內容

1.組織與制度創新

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等不應是一成不變的,必須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充滿活力的企業首先在于其組織管理制度的不斷創新,通過主動變革來提高組織的應變能力和管理效率。

2.經營目標與戰略創新

企業經營目標與經營戰略也要謀求與外部環境的動態適應,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變革。從實現經營變化的趨勢看,經營目標從單一的利潤目標向多元化的經濟、社會目標發展,從商品經營方式向資本經營方式轉變,以及相應的具體目標和經營戰略的調整與變化,將日益成為企業經營創新的重要內容。

3.產品與技術創新

企業要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與科技的迅速發展,就必須不斷地進行產品與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研制新材料、新技術;創造新的市場機會和消費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的產品與技術的創新能力就是企業的一種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所在。

4.經營方式與策略、手段創新

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及開拓新市場,企業必須經常對現有的經營、服務方式與策略手段進行總結,研究分析其單項或結構缺陷,從顧客那里尋找新的、變化了的需求,不斷革新,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地尋求滿足顧客需求的新方式、新手段。

(三)經營創新的條件

1.創新型的領導者

創新型領導者的必備業務有:具備預見技能,對經常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能夠做到深謀遠慮;具備想象技能,運用說服和樹立榜樣方式誘導下屬按領導者或整個組織的意圖行事;具備價值綜合技能,把員工在經濟、安全、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結合起來,使大家擁有共同的動機、價值觀和目標;具備授權技能,樂意并且有效地與下屬分享權利;具備自知或反省技能,既明了自己的需求與目標,也了解下屬的需求與目標。

2.創新性人才

一般認為成功的創新者大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思想活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對新事物反應敏銳,也可以說是一些“追求夢想”的人。第二,果敢堅毅,富于冒險精神。他們偏愛挑戰性的工作,不怕失敗和挫折,能夠堅持不懈地追求目標和成就,是一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第三,滿腔熱情,充滿獻身精神。他們干勁十足,能夠全力以赴地投入探索與試驗,對工作的執著常常使人們將他們視為“工作狂”。第四,突出自己,富有競爭精神。他們喜歡自行其是,厭惡循規蹈矩,或者說是一些“蔑視直接的命令,刻板式的計劃、程序,酷愛按自己的構想辦事”的人。

3.創新的環境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鼓勵職工發揚主人翁精神;放松控制,鼓勵創新;容忍失敗,鼓勵試驗和冒險;建立各種鼓勵創新的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大田县| 通道| 泸水县| 平塘县| 德惠市| 武胜县| 永清县| 涟水县| 乌鲁木齐市| 紫阳县| 静宁县| 渑池县| 喀喇| 瓦房店市| 五家渠市| 卢龙县| 上高县| 烟台市| 邮箱| 广安市| 洛南县| 威信县| 象州县| 桐城市| 郴州市| 古交市| 桂东县| 博爱县| 洛宁县| 灵武市| 凤山县| 柯坪县| 贺兰县| 乌拉特中旗| 安宁市| 荥阳市| 高台县| 信宜市| 安徽省|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