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列師寫的陳列書
- 席與琳
- 948字
- 2020-07-10 18:33:45
陳列遇到質疑時該怎么辦
幾乎每一個陳列師都遇到過這種劇情,辛辛苦苦做完的陳列,被事后諸葛亮各種挑剔、各種吐槽、各種不滿意,每到這時,除了心里翻江倒海以外,最想說的肯定就是那句經典臺詞“嫌我做得不好,你自己做呀!”。
其實大可不用這樣激憤,衡量陳列做得好與不好的標準是陳列規范和陳列指引,只要陳列符合陳列規范,就算干得漂亮,至于路人和外行的指責,就全當是耳旁風罷了!
如果所在的品牌沒有陳列規范和指引怎么辦呢?本人還真有不少學生遇到過這種情況,由于沒有標準可依,于是各路牛鬼蛇神就都上身了,滿嘴跑火車加胡說八道,這不好、那不對,那不好這不對的,到處都是毛病。此時千萬不要慌張,等他們都發作完了之后,你只要氣定神閑地說出:“我能做的陳列就是這樣的,你們說的那種陳列我不會做,如果非要讓我按你們說的那樣去做,那就請你們先把這個店的陳列完整地做一遍,示范一下給我看!”此話一出,不懂裝懂的人瞬間就都安靜了。
對付這些胡亂指責的總原則就是,誰找你麻煩你就把麻煩給回誰,這招很好用。因為他們不懂陳列更不會做陳列,他們就只會耍嘴!
究其根本,其實很多時候無端指責的目的是想把銷售不好的原因推卸給其他部門,在他們看來銷售不好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陳列部做的陳列不好”“培訓部做的培訓不好”“產品部定的貨品不好”“市場部選店的位置不好”“工程部設計的店不好”“商場的客流不好”“老天爺給的天氣不好”……
總之就一句話,只要銷售不好就都是其他部門不好,其他人不好,銷售自己最好,他永遠沒毛病,他是一個“各部門不好”的受害者,這些無端指責者推卸責任的能力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本人在工作中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通常用一個科學的方法可以應對,這劑特效藥就是“陳列數據”。數據清楚地顯示陳列前后的各種對比數值,數據就是最好的語言,數據并沒有顯示陳列之后致使銷售下降,反而大部分時候數據都是上升的,這樣他們也就啞口無言了。
陳列數據的藥效也要看工作環境,在意識清楚、制度明確的品牌里,特效藥的效果就會很顯著,公司上下都會遵循數據行事,胡攪蠻纏的無理指責者也沒有生存空間。但是,在那種上級既不專業又不講理的環境里,陳列數據這個特效藥的藥效也就大打折扣了。面對毫不講理的人,有句話道是“只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此時保護好自己是最佳良策。
